高職國際貿易人才培養辦法
時間:2022-01-21 03:26:40
導語:高職國際貿易人才培養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后危機時代對國際貿易人才的新要求
我們通過向外貿企業開展用工問卷調查,發現企業對用人標準首先是對企業的忠誠、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和合作精神,然后才是尋找客戶、信用證處理等專業技能。在后危機時代中小企業對高職學校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還有以下一些新要求。1開拓市場的能力后危機時代歐美發達國家進口需求下降,中小企業要市場多元化,需要國際貿易從業人員具有很強的開拓市場能力,尤其是通過網絡尋找客戶,進行翔實的資信調查,很好辨析貿易機會和威脅,拓展企業新業務的能力。2風險管理的能力后危機時代,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國際貿易風險不斷加大,國際貿易從業人員需具備較強的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水平。在業務洽談和簽訂合同時,要充分考慮并規避匯率風險,盡可能爭取選擇利用人民幣結算和支付;選擇有利的貿易術語和結算方式達成交易,盡量減少結算風險;同時辦理出口信用保險等,以防范外商的信用風險。3應對貿易摩擦的能力后危機時代國際貿易摩擦增多,國際貿易從業人員要按規則行事,減少外國對華發起貿易爭端的機會,更多地將所學的知識加以整合,同時轉化為國際貿易活動中的職業能力。
二、后危機時代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
1更新教育觀念,創新高職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模式國際貿易教學需要適應后危機時代對國際貿易人才的新要求,構建培養學生的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商務英語復合能力的有效融合的課程結構;完善學科專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駕齊驅的雙證體系;同時,通過邀請企業專家講座、搭建院系課程網絡平臺、舉辦第二課堂等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與專業相關、相近的支撐性知識技能的培訓平臺;旨在培養專業與崗位無縫接軌的復合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2構建遞進課程體系,實施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按國際貿易業務流程劃分職業崗位,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務,歸納確定每個典型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要求,明確專業學習領域,構建遞進課程體系。結合單證員、跟單員、報關員、報檢員、業務員、國際貨代員等資格考證要求,在教學中引進企業真實的業務案例和單據,實施雙語教學、任務驅動、一體化教學等改革,確保學生通過學習不同課程,不僅獲得知識和技能,同時習得并養成很好的職業素養,培養較強的多崗就業能力和在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學生畢業以后的“新手→骨干→主管”的職業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3強化商務英語的學習高職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英語比不過也競爭不過本科的學生,但是可以在商務英語口語和聽力等方面加強訓練,提高學生的商務英語競爭力。電子商務時代,網絡貿易能力不言而喻。高職學生加強網絡貿易相關課程的學習,顯著提高其核心競爭力。4全方位的育人機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1)充分發揮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作用,全過程、全方位培養學生職業素養。通過“國際貿易縱橫”、“電子商務校園行”和英語活動月等系列活動,結合國際貿易熱點問題舉辦各種講座,以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熏陶學生的商務素養,增強學生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組織活動能力。(2)引進先進企業文化熏陶學生,以先進企業管理理念引導學生,實行導生制,“尊其師,信其道”,導師通過加強自身職業修養,用心施教,用自身行動感染學生,做好榜樣。發揮導師在商務素養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養成勤奮刻苦、積極進取的精神。(3)成立特長生工作室,創辦創業街,由學生組成的創業公司進行真實業務的經營運作,在經營中學會降低商業風險,在競爭中制定出自己的競爭戰略,并通過分析,對經營結果進行控制和調整。(4)組織各類商務競賽,學生分別扮演總經理以及生產、市場、財務、研發等部門的高級管理人員,對模擬公司每年的經營作出一系列決策,并與其他比賽的虛擬公司競爭。最大限度地模擬一個公司在國際化市場競爭條件下的真實運作狀況,涉及企業管理、金融、貿易、會計、期貨、投資、電子商務等眾多學科的知識點和技能。在競賽中全面鍛煉學生的商務素質。(5)加強與實務部門的聯系,創新實驗教學形式。加強與外貿企業、銀行結匯系統、海關、國際貨運公司、商檢部門等雙向聯系。聘請行業專家來學校講課,選送專業教師到實務部門掛職鍛煉,安排學生到相關單位實習,進而大大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作者:孫國忠單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小議國際貿易中信息化路徑
- 下一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問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