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理論一帶一路發展趨勢
時間:2022-07-05 11:23:23
導語:國際貿易理論一帶一路發展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國際貿易理論出現的背景進行分析,其主要受到了國際貿易實踐活動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個國家加強了和外界的溝通和聯系。其會根據國家所制定的經濟發展規劃,結合整個經濟發展態勢,開展相關對外經濟貿易活動。從其影響來看,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出現和形成,有效加強了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和貿易交流,對其文化的傳播、國家地位的穩定性增長和世界經濟的平穩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引言
兩千多年前,在歐亞大陸開通以后,我國便增強了和其他亞歐非等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在多年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了廣為人知的“絲綢之路”。在此背景下,專家學者在進行了深度研究之后,為了進一步擴大國際貿易所獲得的經濟效益,根據實踐中取得的經驗,提出了國際貿易理論。從其影響來看,該理論的有效運用可以針對性解釋國際貿易所產生的原因、貿易流向以及貿易利益分配等相關性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形態又出現了新變化。若想進一步提升國際貿易經濟水平,則需要站在新時代背景下,從經濟發展整體規劃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調整經濟發展中所出現的各種不足和相關性問題,從而更好的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地位。由此可見:研究國際貿易理論視角下的“一帶一路”發展規劃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2科技革命和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一帶一路”的發展
2.1“一帶一路”提出是全球經濟與貿易增長格局演變的客觀要求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結構和全球化生產格局便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動。具體來看,主要可以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國際間分工合作的縱深向發展特征較為明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經濟發展形態都是某個產品在一個地區或國家內部完成。而在全球化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則需要多個地區進行相互聯動,形成較為系統性的產業鏈結構。在該發展模式中,也有效增強了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聯系、互動與交流。從另一方面來看,國際貿易多元化發展的特征極為明顯,各個國家為了進一步拓展其經濟效益,多是會推動產業鏈結構進行深度調整和變革。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依賴性明顯增強。從國際貿易中心角度進行分析,其已經有較為傳統的商品貿易形式轉變為了中間產品競爭形式。結合相關調查數據可以發現:2010年以來,全球貿易中的中間產品和服務性貿易已經占據了60%以上,為世界經濟的穩定性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2“一帶一路”提出契合了國際貿易業態與方式發展新趨勢
伴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國際貿易發展形態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結合相關實踐經驗進行總結之后,對于現有的國際貿易理論進行了再次深度拓展。得益于國家相關發展戰略的支持和大力引導,我國互聯網技術已經取得了諸多較為明顯的成就。將其和傳統貿易方式進行融合性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現有經濟發展形態。從互聯網金融特點來看,需要充分發揮出云服務、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優勢,對于現有信息化技術進行變動和調整。從該方面特點來看,這不僅融合了經濟發展趨勢和潮流,還為我國未來發展規劃的調整指明了方向。針對在國際貿易活動中所出現的各種信息不對稱、時空阻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進行及時調整,從而緩解傳統經濟模式中在時間、空間方面的限制性問題。利用互聯網連接的方式,還可以彰顯出國際經濟貿易的公開性特點。
3“一帶一路”豐富和發展了國際貿易理論
3.1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創新合作模式
結合對國際分工理論中所出現的相關言論分析后可以得知:受到國際分共合作的影響,其會對商品發展結構、地域分布特點等相關性內容產生一定影響。在整個世界市場中,各個國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但在具體分工合作中彼此還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如果其中某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結構出現了變化或調整,將會對整個分工體系上的其他國家也產生一定影響。在“一帶一路”規劃中,其中所涉及到的國家主體相對較多,但大部分都是具備一定經濟基礎的發展中國家。因此,從自然資源角度進行分析,其表現為較為明顯的互動性、多元性特點,各個國家具備了較大的合作共贏潛力。在全球化經濟快速發展、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個國家的經濟形態、產業結構等也需要進行相應變動和調整?!耙粠б宦贰币约捌渌車膰叶夹枰浞终J識到該方面特點對其所產生的影響,充分發揮出現有資本的優勢,對其展開針對性調整,以便更好的適應經濟發展新規劃。在此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其所產生的影響。結合當地發展規劃,對現有基礎設施進行不斷完善,形成“海、陸、空、網”多維度的絲綢之路,突破傳統國家之間的行政藩籬。從其影響來看,堅定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創造更為廣闊的市場,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對于沿線其他國家而言,也方便了他們的貿易溝通、往來和相互合作。同時,其貿易往來的便利性特征越來越明顯,將會有效減少國家間貿易的壁壘,形成更為廣闊的產業園區。利用互聯網平臺的積極作用,深度推動電子商務貿易的發展,實現國家間的互利共贏。
3.2創新貿易業態,培育新的貿易增長點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極大促進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穩定性發展。結合相關調查和數據顯示可以發現:我國在2010年的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總額便已經達到了1.3億元,占據貿易進出額達到了6.4%。在2012年時,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總額便已經達到了2.3億元,占據貿易進出額達到了9%,該比值和創作的經濟價值更是在近年來呈現出了飛速上漲的態勢,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其引起高度重視。結合整個國家未來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形態等相關性因素,對其進行全面化調查、分析和研究,從而創造出更大價值?!耙粠б宦贰弊畛跤晌覈岢?,沿線國家在積極響應了號召之后,其經濟效益越來越突出。若想在今后的經濟發展規劃更好的彰顯出新式經濟的優勢,則需要利用沿線相關性資源進行深度挖掘。發揮出數字貿易模式的積極作用,推動跨境支付、電子認證、在線交易等相關性業務的拓展性發展。同時,在經濟發展形態變革的背景下,國際貿易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推動沿線國家率先轉型發展,提升下游群體的經濟力量。發展中國家與廣大中小企業能否平等參與下一代貿易,成為以跨境電子商務為代表的E國際貿易和數字貿易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從而培育形成新的貿易增長點。
3.3構建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共贏之路
從世界經濟整體發展形態來看,其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革。雖然整體效益仍在穩定性增長,但也面臨著諸多阻礙。從國際分工合作角度進行分析,其拓展性業務難以順利開展,便會導致國際貿易在具體交易活動中出現諸多問題。需要沿線國家經濟專家和學者以及政府領導人員等對其展開全面化分析和調查,提升經濟效益。從其特點來看,在今后全球貿易中,其便利性、自由性特征較為明顯。從該角度進行分析,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需要針對傳統經濟貿易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打破傳統貿易壁壘的存在,推動國際貿易的縱深化發展。利用國家貿易的積極作用,推動各項社會資源、技術資源、產品以及相關生產要素等的自由流動,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各國輸出本國在資源與產品上較為富裕,換回本國相對稀缺的商品,這便會平衡和改善各國商品、產業結構以及總量。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充分認識到國際貿易的發展對經濟結構的變動所產生的影響。結合整體發展趨勢和未來主要潮流,對現階段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展開全面化分析和調查,從而更好的推動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去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理論趨向[J].市場研究,2020(04):35-37.
【2】鄭茜.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視角下“一帶一路”國際貿易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9.
【3】顏少君.國際貿易理論視角下的“一帶一路”[J].中國經貿導刊(中),2019(04):7-10.
【4】張南燕.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視角下的“一帶一路”戰略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2016.
作者:劉亞楠 單位:鄭州財經學院
- 上一篇:國際貿易現狀問題及應對策略
- 下一篇:服務貿易對非熟練工人工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