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概論”課程項目化開發與建設

時間:2022-06-16 08:28:09

導語:“國際貿易概論”課程項目化開發與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貿易概論”課程項目化開發與建設

摘要:“國際貿易概論”是高職國際商務專業群的專業基礎課程,筆者發現很多高職院校在該課程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存在教材內容陳舊、教學活動重理論輕實踐、考核方式比較單一等問題,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乏善可陳,對此筆者結合去年的訪學所得,對該課程的教學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國際貿易概論;課程建設;項目化教學

隨著現代化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國際貿易已經獲得了較快發展,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更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新需求,必須要對高職國際商務專業課程進行改革。而“國際貿易概論”作為專業基礎課程,更要促進其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對“國際貿易概論”的課程教學實施合理化改革。

1“國際貿易概論”課程改革的思路

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還是按照學科體系組織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傾向于純理論的介紹,理論學習相對比較枯燥,而當下95后的學生是動漫、手機伴著成長的一代,他們喜歡看圖片,越來越不喜歡純理論的學習,其次他們會對其實用性提出質疑,認為所學的理論與今后的實際工作關聯不大,因此學生在學習中難免會產生一些抵觸情緒。如果再運用單一的講授法來教學,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很低,同時認識不到該課程的實用性,自然也就容易失去學習該課程的意愿,結果就造成老師講得滔滔不絕、很多學生卻昏昏欲睡的局面,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筆者打算按照理實一體的思路來整合課程內容,把課程內容分成四個單元,基本上是按照一個外貿企業如何從國內走向國際的邏輯關系來重組教學內容。具體來說,即從分析一個外貿企業的經營能力出發,然后討論其進出口所涉及的貿易政策與措施,接著再討論該企業進行海外投資等所要面臨的問題,最后討論企業所面臨的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問題,按照這一邏輯關系來開發與設計四個單元合適的教學項目,并能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真正實現項目化教學,最終按照項目化教學的要求來落實課程的考核評價。

2“國際貿易概論”課程改革的建議

2.1按照新思路來整合教學內容

設想以上海地區的相關外貿產品業務作為研究背景,并以某外向型的企業經營活動為導向,針對國際貿易理論課程中的各個章節進行有機整合,一般情況下可以設計出四個單元,具體來說包括基礎理論單元、政策與措施單元、國際投資單元和國際經濟合作單元。(1)基礎理論單元,堅持夠用原則,注重行業特點的合理化分析?;A理論改革有利于相關外貿人員對國際貿易大勢有個相對準確的了解,然后借助貿易分類與貿易統計的方式明確其外貿能力,主要涉及貿易規模情況、貿易商品情況以及貿易伙伴情況等,以上是外貿業務開展的第一個步驟,同時也是最為關鍵的步驟,屬于單證員、外貿業務員以及報關員職業考試的重要內容;(2)政策與措施單元,重在分析國際貿易開展的政策以及措施。該單元內容是企業向國外市場進軍的首要分析內容。由于,每個國家在貿易政策以及貿易措施方面的變化速度是相對較快的,往往會隨著形勢的變化進行調整,因此本單元的學習有利于相關業務人員學會怎樣進行貿易;(3)國際投資單元,強調對外貿企業進軍世界市場過程中的相關途徑。綜合考慮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際貿易發展變化相對較快的特點,外貿工作人員應對國際貿易動態有一個及時且準確的把握,明確國際貿易方向。因此,該單元可以幫助企業在國際經營投資工作過程中做出正確選擇,例如海外直接投資方式、引進技術方式等,有利于培養國際貿易的相關業務人員應用國際貿易環境改變的能力;(4)國際經濟合作單元,側重于研究我國外向型相關企業在進入到世界市場之后,想要做大以及做強,就應該與世界上各個大國相互交流溝通、攜手合作。該單元有助于業務人員懂得在國際貿易業務過程中必須遵循國際貿易慣例,遵守規范化的WTO規則,幫助業務人員增強處理國際貿易業務糾紛等貿易問題所具備的能力。

2.2改進教學模式

為了實現最好的教學效果,相關研究人員必須要對課程內容根據新思路實施整合,然后在新教學模式前提下實施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項目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運用相應的項目或者是任務來引入新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掌握知識,做到融會貫通。在實訓項目的設計上突出訓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每個項目再通過設計多項驅動任務來實現能力訓練目標,這么做的好處就是希望能夠讓學生學習課程內容時不再感覺一般理論課經常發生的“純理論堆砌”現象,而是把理論與實踐牢牢結合,能夠真正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2.3按照新標準來考核評價

根據本課程性質和課程培養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將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國際貿易理論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國際貿易領域中出現的各種現實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在課程考核方式上將改變傳統單一的閉卷理論考試形式來確定學生成績的做法,采用課堂知識考試、課程實訓、作業、專題分析報告或小論文、平時表現等多種考核形式的評價體系。平時成績主要以每課程項目完成的情況作為考核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主要內容,具體包括:完成項目的態度、項目報告質量、資料查閱情況、問題的解答、團隊合作、應變能力、表述能力、辯解能力、外語能力等。最終形成一套學??己伺c社會考核相結合、開卷考試與閉卷專試相結合、課程成績與能力證書相結合的多元化綜合考核體系。

2.4按照新角色來開展教學

面對95后的高職大學生,我們教師必須對目前的學情有非常清醒的認識:整體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強,探究能力差,邏輯推理能力不夠強,尤其現在學生的注意力由于受手機等網絡終端的影響能夠集中的時間越來越短,因此我們不能再沿用老的教學模式來開設這一專業基礎課程,否則肯定會影響該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相反,我們必須從課程內容、教學實施與課程考核等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研究,采用項目化教學來開設該課程,能夠使教師從知識、經驗的傳授者轉變為信息資源的引導者和指導者,學生也能夠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

3結語

通過對“國際貿易概論”課程的項目化開發與建設,將提高學生學習這一重要專業基礎課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適應我國快速發展的外貿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作者:樂飛紅 單位: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2]樂飛紅.高職“外貿跟單實務”課程項目化教學研究[J].科教文匯,2015,7(中):87-88.

[3]應力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2):36-38.

[4]徐國慶.項目課程開發的核心技術[J].職教論壇,2005(21).

[5]邊麗娜.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課程教學方法創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9):123-124.

[6]包翼.專題教學法在“國際貿易概論”課程中的應用[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7-9.

[7]潘飛霞,潘小琪.高職“國際貿易概論”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向導,2011(35):168.

[8]梁嘉慧.關于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課程教學模式的探討[J].科教文匯,2009(36):20-21.

[9]張振舉“.國際貿易概論”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世紀橋,2012(21):109-110.

[10]肖冰.高職院校專業概論課程改革的思考———以“國際貿易概論”為例[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