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出口貿易的競爭力

時間:2022-12-10 04:28:22

導語:當代出口貿易的競爭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出口貿易的競爭力

本文作者:馬榮工作單位:淮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安徽省2010年出口總額為118.6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0.8%。相比較,一些貿易強省(地區)比如廣東省所占比重為24%,北京為17%,而江蘇為14%,可見安徽省整體出口貿易水平不高,出口商品占全國比重較低,出口商品競爭力比較弱。從人均貿易額來看,2010年安徽省人均貿易額為356美元,而全國人均貿易額為2219美元,安徽省人均貿易額為全國人均貿易額的16%,大大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0年,安徽省外貿出口額為118.6億美元,人均出口額為173美元,而全國人均出口額為1177美元,安徽省人均出口額僅為全國人均出口額的14.7%,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貿易競爭力指數即TC指數,若指數為正值,表明該類商品為凈進口,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若指數為負值,表明該類商品為凈進口,不具國際競爭力。若指數為零,表明此類商品為產業內貿易,競爭力與國際水平相當。從TC指數上看,在初級產品中,0類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基本上都大于0,說明0類產品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是也應該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0類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表現出遞減的趨勢,由2000年的0.90遞減到2010年的0.27,說明0類產品作為安徽省傳統優勢出口項目,正在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國際競爭力在逐漸減弱。第1類產品貿易競爭力指數波動較大,在最近兩年中出現了微弱的競爭優勢。而第2類產品的TC指數每年均小于0,而且近5年均在0.90以上,說明安徽省在第2類產品上進口數額較大,不具備國際競爭力。第3類產品在2000~2002年間,貿易競爭力指數雖然小于0,但是數額較小,說明安徽省在第3類產品上表現出微弱的劣勢。但是從2003年開始,貿易競爭力指數接近于-1,表現出極大的競爭劣勢。第4類產品在大部分年份處于絕對的競爭劣勢,但是在2007~2009年中,則表現出一定的競爭優勢。在工業制成品中,第5類和第6類產品每年的競爭力指數都大于0,第5類產品2000~2010年平均競爭力指數為0.39,第6類產品平均競爭力指數為0.60,說明安徽省在第6類產品上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力。而在第7類產品中2005年之前貿易競爭力指數小于0,競爭處于劣勢,而在2005年之后,貿易競爭力指數則大于0,說明安徽省第7類產品的競爭優勢在逐漸提升。第8類產品平均貿易競爭力是0.77,表現出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安徽省貿易競爭力較強的產品是SITC0類,SITC6類和SITC8類。其中,0類是初級產品。2010年安徽省出口工業產品中的第6類中,軟木及木制品(家具除外)的TC指數達到0.94,表現出極強的競爭力。紙及紙板、紙漿、紙及紙板制品的TC指數為0.81,競爭力也比較強,紡紗、織物、制成品及有關產品的TC指數為0.78,競爭力也較強。而在SITC2類、SITC3類不具備國際競爭力,說明安徽省在原料方面是凈進口地區。從產業間分工來說,安徽省的競爭力優勢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的產品比如服裝、鞋襪、家具等,而勞動密集型產品雖然在短期內能夠給安徽省帶來競爭優勢,但是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這類產品的優勢會越來越不明顯。從產業鏈分工來看,安徽省處于產業鏈的低端。

安徽省的出口貿易方式主要以一般貿易為主,2010年安徽省一般貿易出口額占總出口額比重為75%,比全國一般貿易出口占全部出口最高的年份還要高出近30個百分點。但是也造成了安徽省外貿出口對外貿扶植政策的依賴性較強,對國際市場的變化較為敏感,容易受到國家政策和國際市場的影響。工業制成品提升速度慢,仍以傳統商品出口為主目前安徽省出口競爭力最強的還是木制品、造紙業和紡織業,屬于加工工序簡單、附加值低的行業。在出口上,依然是以量取勝,屬于粗放式數量增長型出口。從安徽省出口商品結構上看,初級產品出口比例徘徊在10%左右,而浙江省這一比例一直低于10%。在工業制成品出口中,2010年安徽省機電產品出口比例是39%,浙江省是43.8%,而北京地區的機電產品出口比例高達61%,可見安徽省在機電產品出口方面與其他省份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安徽省出口商品結構不盡合理,工業制成品出口提升速度較慢,機電產品、高新產品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份額較低,國際市場競爭力弱。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方面,安徽省的出口比例是16.2%,北京市則高達34.9%,全國高新技術出口平均比例為31.2%??梢姡诟咝录夹g產品出口方面,安徽省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也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OECD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出口比重平均40%以上,與發達國家相比,安徽省的在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方面競爭劣勢非常明顯。安徽省出口貿易在貨物貿易方面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而服務貿易則相對落后。2010年安徽省服務貿易額為24億美元,占全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的0.1%。安徽省服務貿易量較小,在安徽省出口中所占份額較輕。而且安徽省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仍然是以勞務輸出、對外工程承包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而一些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密集度的服務業出口競爭力較弱。安徽省在服裝、家具、鞋襪、紡織、旅行用品、車輛及運輸設備等商品上具有較強的出口競爭力。以服裝出口為例,服裝出口的TC指數已達到0.997,表現出很強的競爭優勢。但是作為服裝出口的大省,安徽省卻沒有一個國際性的服裝品牌。出口產業由于缺乏知名品牌,使安徽省出口企業和出口產品形象一直處于低端行列。2.8企業競爭力安徽省目前還沒有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企業。在《財富》雜志公布的2010年世界企業500強中,安徽省沒有一家企業入圍。安徽省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管理水平不高,產業規模較小,品牌影響不夠,在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上和國際企業還存在較大差距。以2011年安徽省最大的企業集團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其營業收入為6805958萬元,與世界排名第一的沃爾瑪相比,僅為沃爾瑪年營業額的4%。在企業研發投入方面,安徽省企業研發費用投入明顯不足,許多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不到1%,嚴重制約安徽省企業科技水平的提升。從出口市場份額來看,2010年安徽省對亞洲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36.8%,對歐洲市場出口份額是23%。對亞洲的出口額有所下降,對歐洲、北美市場的出口份額有所上升,說明安徽省出口正在向多元化目標邁進,多元化出口方向可以提高外貿出口抗風險能力,在發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時,能夠更有效的規避國際經濟局勢對外貿出口的影響。安徽省外貿產業市場集中度較低,企業競爭力不強。2011年度中國民營企業出口百強排名中,安徽省出口企業僅有一個企業入榜。在2011年度中國國有企業出口百強排名中,安徽省出口企業也只有3個企業入榜??梢?,安徽省出口貿易企業規模較小,市場集中度較低。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出口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從安徽省出口企業的外部環境上來看,中國建立在低技術含量、及產業層次的粗放型出口方式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而安徽省出口產品更是以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低技術產品為主,因此,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對安徽省的出口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在安徽省農產品出口、技術產品出口方面,就經常受到國外綠色壁壘和技術壁壘的制約,嚴重影響了安徽省傳統優勢項目的出口。

發揮傳統出口產業比較優勢安徽省作為一個人口大省,勞動力成本低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比較優勢所在。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助于安徽省解決就業、提高居民收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此,安徽省在目前應該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發揮比較優勢,擴大安徽省出口貿易額。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提升安徽省的貿易結構,發揮安徽省貿易后發優勢。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夠提升本產業的出口貿易競爭力,而且還可以帶動周邊產業的成長發展,帶來產業結構發展的良性循環。因此,安徽省應該加強政策扶植和引導,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出口。大力發展加工深度高、附加值高的產業高附加值的產業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能夠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安徽省可以通過設立研發中心、設計中心等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加工深度;通過打造國際著名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品競爭力,避免低層次惡性競爭;通過加速積累人力資本,提高產業的知識資本積累和知識管理水平。對具備潛在國際競爭優勢的高附加值重點產業從稅收、金融、銀行信貸、政府采購等方面實行跨政府部門扶持政策和協調指導,是提升安徽省產業附加值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