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國際貿易探討
時間:2022-06-04 09:16:40
導語:互聯網+國際貿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互聯網+的產業模式也逐漸深化,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與商業相關的知識逐漸被人們的認知。在國際交往中逐漸應用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國際貿易的形式日漸突出,虛擬化的交易市場是原有國際交往、貿易障礙得到突破,能夠強化國際間的交流,但國際貿易實務也有新的問題,需要科學的研究分析。
互聯網+的國際貿易實務問題分析
首先,國際貿易往來出現的新業務風險。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應用出現了很多新的風險,企業誠信風險、不同國家地區的法律風險。對于企業誠信風險,互聯網+背景下的國際貿易往來中,其誠信風險要明顯高于以往模式,主要是互聯網交易平臺具有一定的虛擬性,交易雙方在合作以及貿易往來時不會將全部真實信息提供給對方,由于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導致商家容易出現失信、違約的行為。對于不同國家地區的法律風險,由于不同國家、地區的經濟法、國際貿易法有不同規定和實施方法,交易雙方是處于兩個法律管制體系中的,交易過程中可能出現沖突,或者出現違法法律規定的行為。其次,國際貿易不平衡?;ヂ摼W日漸普及,但是由于起步晚,發展時間短,因此還被當做新科技,對于貧窮的國家以及地區而言,互聯網依舊是比較奢侈的。所以使用互聯網技術會使國際貿易的不平衡情況更加嚴重,發達國家優勢更加明顯,而發展中國家以及技術落后國家將面臨更多的風險和損失,使國際貿易優勢減少,甚至會受到排擠,導致其利益受到損害。
互聯網+的國際貿易實務發展策略
(一)積極創新經營理念與模式外貿企業需要順應時展,迎接挑戰,加強合作與競爭。對互聯網+國際貿易全面的認識,細化生產要素,優化貿易配置、經營管理以及貿易服務等,使經營理念得以創新,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實現全球化的貿易發展。注重發揮信息技術以及大數據優勢,使企業投資、生產、財務管理、績效考核、成本控制等實現自動化、數字化發展?;ヂ摼W+下,國際貿易逐漸變革,外貿企業需要提高重視,結合自身情況建立完善的互聯網+國際貿易的實務以及商務操作流程,保證能夠在互聯網+國際貿易中獲得先機。互聯網+的國際貿易能夠實現買賣雙方信息共享,對資源進行全球化噢誒之,保證生產者、消費者以及用戶全部都集中在互聯網平臺上,商品的流通更加便利,使國際貿易的中間組織結構被改變,減少中間商、商,實現直接貿易。這種貿易變革需要外貿企業加強科學研究,開發適銷的產品,實現精細化管理,并逐步建立全面、多層次、立體化的國際貿易形式。(二)強化信息化基礎設施,科學研究關鍵性技術依托網絡通信技術發展互聯網+國際貿易,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使數據傳輸速度加快、實現動態化信息監管,保證網絡安全。我國需要積極建設智能業務網絡、城鄉一體化寬帶網絡等,實現互聯網、電視網、電話網的一體化建設,積極開發研究多媒體技術、芯片技術、條形碼技術等,使互聯網+國際貿易的工作能夠快速推進。同時建立個人以及企業征信體系,形成統一的信用檔案庫,完善信用評價機制的建立。在互聯網+國際貿易發展中,要積極研究關鍵性技術,如安全管理、保密技術、CA認證及電子支付等,涉及防火墻、數字簽名、底層芯片技術以及操作系統等安全措施,建立國際貿易專用網絡,能夠順利與聯合國貿易信息網、貿易國家貿易專網等聯網,使互聯網+國際貿易有好的發展平臺和環境。(三)建立法律法規,加強國際合作對話完善立法,對互聯網貿易平臺建設、信息安全、網絡管理、財務結算、偷稅漏稅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規范,依據國際經濟法以及國際貿易規則,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立法經驗對我國的法律制度進行完善,避免出現偷稅漏稅等情況。并且嚴格管理外貿企業利用網絡漏洞,或設置虛假公司、虛報貿易利潤等方式避稅逃稅。強化網絡支付以及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使網絡交易更加安全、合法,并保密貿易者的信息,對于網絡犯罪嚴厲懲處。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對話,實現互聯網+國際貿易的有效銜接。(四)加強智能化監督,順利推進貿易活動依據互聯網+國際貿易的特點,需要政府積極轉變傳統的監管方法,使用現代化的監管手段,建立外貿企業信息監管系統、電子化的進出口貿易報檢報關報稅系統等,自動化的分析貿易產品的通關檢驗、海關統計、外匯核銷等。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國際貿易監控也需要逐步實現智能化,對國際貿易活動進行動態化、智能化的監管。如今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國際貿易也獲得了很好地發展,并對國家經濟增長做出了越來越大的貢獻?;ヂ摼W+國際貿易也逐漸受到各國的重視,外貿企業開始參與到互聯網+國際貿易中,把握住機遇,努力迎接挑戰,制定完善的互聯網+國際貿易實務發展策略,更好地在國際貿易形勢下獲得競爭優勢,進而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與利益。
作者:田夢 單位:沈陽工學院
- 上一篇:高速公路戶外廣告分析
- 下一篇:國際貿易財務風險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