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

時間:2022-11-06 03:07:19

導語: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

摘要: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根據國內外形勢的最新發展變化而提出的,是我國國家安全觀與時俱進的新發展??傮w國家安全觀在強調構建完整的國家安全體系的基礎上,更加關注非傳統安全。技術性貿易措施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要提高對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的認識;充分利用技術性貿易措施保障國家安全;扎實推進我國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體系建設。

關鍵詞:總體國家安全觀;技術性貿易;措施

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是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安全理論的重大創新,是新形勢下維護和塑造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的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時代意義、實踐意義。當今,我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國內外因素的交織作用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國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以為核心的黨中央以統攬全局的戰略思維和寬廣的世界眼光深刻把握國家安全問題,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擘畫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整體布局,實現了對傳統國家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深化和拓展了我們黨關于國家安全問題的理論視野和實踐領域,是我國國家安全理論的最新成果,標志著我們黨對國家安全問題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1]在總體國家安全觀中,對于非傳統安全領域給予了高度關注,而技術性貿易措施作為非傳統安全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世界各國廣泛應用技術性貿易措施保障國家安全。筆者通過在總體國家安全觀視角下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研究,闡述了技術性貿易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提出了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的建議。

一、國家安全面臨新挑戰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自身的狀態和國家發展的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遷??傮w國家安全觀創造性地提出了富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價值觀念、工作思路與機制路徑,謀求的正是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2]伴隨復雜多變的國際安全局勢和日益頻繁多樣的國際貿易活動,各類非傳統安全威脅為國家安全治理帶來新挑戰:一是通過非法出入境而引發的“生化戰”和“恐怖活動”威脅國家政治安全。二是貿易戰和質量安全成為經濟安全“新殺手”。三是“基因戰”和“疫病疫情”極易造成社會嚴重恐慌;四是“垃圾戰”和“生物入侵”頻頻引發生態危機。五是“價值戰”和“文化滲透”持續危害文明根基。

二、技術性貿易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

技術性貿易措施是一國或區域組織以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類及動植物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等為由而采取的技術措施。技術性貿易措施主要包括世界貿易組織(WTO)《技術性貿易壁壘(TBT)協定》所指的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及《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SPS)協定》所指的動植物檢疫和食品安全措施,既涵蓋工業領域,也涵蓋農食領域。[3]技術性貿易措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技術性貿易措施具有合理性。即通過制定各類技術性貿易措施來達到阻止不合格產品入境、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控制疫病疫情的傳入等目的,在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類或動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技術進步起著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國家為保護本國利益,以保護消費者和環境等為名,采取嚴厲苛刻的技術準入要求、代價高昂的檢測方法等手段,對國際貿易進行限制,保護本國市場,繼而引發貿易摩擦。同時,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直接涉及疫病疫情傳入傳出、有毒有害物質擴散、環境保護、外貿發展等重大問題,因此也是維護國家非傳統安全的重要保障。(一)技術性貿易措施是保障國民健康安全的重要工具。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力度加大,進口呈快速增長趨勢,大量國外產品在改善民生的同時,也對國民安全和健康帶來了許多隱患。針對國內外重大疫病疫情及其他影響產品安全的事件頻發的情況,我國及時采取包括技術性貿易措施在內的綜合防控手段,以控制進口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如禁止進出口、加大抽檢比例、增加檢測項目等措施,實現了“零傳入”的目標,保證我國人民的生命健康,維護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秩序。同時,針對汽車、消費品等風險較大的工業品,采取重點進出口商品質量分析和風險預警,完善企業分類管理、誠信評價以及產品召回等檢驗監管制度,初步確立以全面風險管理為核心的檢驗監管工作體系。(二)技術性貿易措施是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隨著國際貿易高速發展和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各類外來物種頻頻入侵,對我國農業生產安全、自然生態平衡構成嚴重威脅。調查顯示,我國是全球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元,治理投入難以估算。[4]目前,我國通過風險評估、境外預檢、口岸檢疫、境內監測等多種手段,構建起全方位的外來有害生物防控體系。此外,針對進口的廢物原料中摻雜大量垃圾、嚴重污染我國環境的情況,2017年我國調整了可進口的廢物目錄,禁止進口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共計4大類24種固體廢物,有效降低了進口廢物原料中夾帶有毒有害物質的風險,為維護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三)技術性貿易措施是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國內外突發事件頻發,如2009年H1N1甲型流感、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和2020年肺炎疫情等。在應對突發事件所采取的措施中,許多涉及技術性貿易措施,如關閉口岸、取消航班、加強健康檢查、禁止進出口、增加檢測項目等。針對日本核泄漏事故,至少有25個國家和地區對進口日本農產品和加工食品采取了限制。美國2001年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后,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技術性貿易措施,如食品通報法規、港口安全計劃等,確保其國家安全。因此,技術性貿易措施是直接關系到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生態安全等國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國際競爭力和維護國家基本安全的有力手段。(四)技術性貿易措施是保證國家產業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技術性貿易措施具有名義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復雜性、手段上的隱蔽性、使用上的靈活性、實施上的針對性等特點,近年來被許多國家采用,給我國外貿帶來重大損失。2002年,歐盟的“氯霉素壁壘”導致我國價值8億美元的動物源性食品出口受阻。2007年,數千萬件中國產玩具因鉛含量超標等安全問題被召回。2016年,歐盟向WTO通報,擬于2020年全面禁止全氟辛酸及其鹽、關聯物質的生產和銷售,預計將對我國紡織服裝、紙制品、皮革制品、塑膠制品乃至電子電器產品等出口產業造成巨大沖擊,僅紡織行業受影響的產值就將達250億元。經過對我國出口企業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調查,技術性貿易措施已成為影響我國出口繼匯率、關稅后的第三大影響因素,每年損失額逐年加大。[5]因此,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綜合利用各種手段,跨越和打破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成為服務企業、促進出口的重要任務。

三、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的建議

(一)提高對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的認識。技術性貿易措施在保障國家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和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技術性貿易措施越發重要。建議將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工作納入國家安全戰略,逐步建立起與總體國家安全觀相適應、與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相吻合、與國際規則相銜接、與構筑口岸公共安全目標相一致的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針對外貿發展、食品安全、生態環境、傳染性疾病等與技術性貿易措施密切相關的非傳統安全因素,及時跟蹤、分析、研判,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二)充分利用技術性貿易措施保障國家安全。技術性貿易措施涉及面廣,要找準定位,把好尺度,最大限度發揮好技術性貿易措施在保障國家安全中的作用。對不同領域安全需要,針對性采取綜合措施。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著重通過加強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等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市場準入體系,對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特定物項、關鍵技術進行審查監督,預防、降低、化解安全風險。在維護生態安全方面,嚴格口岸檢疫把關,加強國門安全保障,嚴禁有毒有害、高污染、高能耗等物質流入。在維護科技安全方面,著重通過積極發揮國際合作資源優勢,推動我國自主可控戰略高新技術和重要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的國際規則和標準制修訂工作,搶占國際技術標準戰略制高點。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著重加強進口大宗資源性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的把關,防止國外不合格農產品進入我國。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方面,著重強化重大疫病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在防止恐怖主義威脅方面,完善口岸核生化因子監測、妥善處置輻射突發事件、加強核與輻射監管。(三)扎實推進我國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體系建設。完善技術法規體系,進一步明確技術法規文件的內涵,梳理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理順技術法規的制修訂和機制,建立健全科學的規制效益評估制度,以產品安全、人民健康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等為重點,形成覆蓋全面、科學先進的技術法規體系。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和實施監督管理的同時,應當為企業提供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通報咨詢、培訓指導等公益性服務。針對市場主體能完成的技術改造和市場準入專項研究等,采取市場自動調節,避免行政干預和微觀干預經濟活動抑制市場主體作用的發揮。突出強化競爭政策和產業政策對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的引導,對市場無法有效配置資源的關鍵領域和公共領域,重點部署研究工作,并突出加強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如加快推進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等領域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提高我國產品安全和環保節能水平等。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收集、分析機制,推進我國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通報、評議、對外交涉機制,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及快速反應機制,切實保護國家安全和利。[6]

參考文獻:

[1]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深刻理解和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N].人民日報,2020-04-15(9).

[2]王菲易,黃勝強.海關、口岸安全與國家安全—關檢融合后海關安全準入職能的內涵與趨勢研究[J].海關與經貿研究,2019(3):1-16.

[3]易海清.完善我國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的建議[J].中國檢驗檢疫,2012(11):47-48.

[4]田曦,柴悅.特別貿易關注視角下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2019(3):41-55.

[5]伍穗龍.技術性貿易壁壘最新態勢與我國的應對策略[J].中國流通經濟,2016(3):122-128.

[6]張宇君.創新驅動戰略強化技術性貿易措施[J].中國檢驗檢疫,2015(11):74-75.

作者:白媛媛 單位:青島海關隸屬黃島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