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行貿易業的發展探索

時間:2022-12-12 02:32:16

導語:A行貿易業的發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A行貿易業的發展探索

本文作者:虞英子工作單位:上海農商銀行

A行國際業務從最初的匯入匯出結算,到打包、押匯、信用證等基礎融資產品,再到保函、福費延、海外代付、跨境人民幣結算等,貿易金融業務貫穿企業整個產銷鏈,產品的種類和覆蓋面接近大行,為業務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我們需要從客戶體驗和需求角度出發,進一步增強產品的可操作性,提高處理效率。在對中小貿易融資客戶作持續跟蹤后發現,A行在客戶滿意度、優化服務手段上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1.創新從優化服務開始?,F階段A行可以通過優化會計結算、賬務處理等配套服務,來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和客戶滿意度。比如,開戶流程的簡化。A行外幣賬戶開戶與本幣賬戶開戶所需提供的資料不盡相同,只是增加了外匯登記證或進出口經營者備案表等資料,本外幣開戶卻需要跑兩個網點(二級支行和一級支行國際業務部),企業重復提供資料、銀行則重復審核及重復錄入印鑒卡,在強調本外幣一體化營銷的當下,是否可以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簡化操作流程,提高運作效率。再如,目前外匯結算收費憑證、中間業務收費憑證尚不能通過電子回單箱自助打印,不少外匯客戶對此提出疑慮,建議加以改進和完善。此外,保證金賬戶的設置是否可以靈活便于操作。以開證為例,為了避免客戶信用風險造成銀行墊款的風險,根據客戶的信譽狀況、財政狀況、進口業務狀況等因素,客戶必須存入相應比例的保證金。2011年以來進出口企業由于成本壓力上升,一些業務量大且發生頻率高的企業出于綜合成本控制的考慮,向A行提出對保證金賬戶資金做保本理財,以提升綜合收益?,F階段我們可以做的僅是對保證金賬戶按定期利息,確保年化收益率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然定期計息的保證金賬戶根據賬戶設置要求,一個賬戶存入一筆保證金,無法續存。企業由于開證和押匯頻率較高,甚至同一時點累積產生了10多個保證金賬戶,A行對定期保證金賬戶計息仍依賴人工操作,這對銀企雙方均加大了管理難度。如將定期計息的保證金賬戶實施動態管理,即一項業務品種只需開立一個保證金賬戶,業務發生時根據金額比例凍結相應保證金,業務結束后解凍,并根據客戶要求釋放或繼續留存賬戶為后續業務提供擔保,根據實際存入期限由系統自動計息。一則避免了人工計算可能出現差錯,再則也優化和便利了銀企雙方的管理,可以大大提高銀行的運作效率。2.加快國際業務電子平臺建設。目前A行國際結算和貿易融資客戶僅能在柜臺辦理業務,且本幣業務在二級支行辦理,而外幣業務則要去一級分支行辦理,往往一筆業務客戶要跑兩個地方。隨著業務發展進程的加速和客戶規模的增長,建議先將一些簡單的申請、查詢工作通過網上銀行提交和處理,從布實現業務申請在銀企間快速、安全傳遞。如利用網上銀行查詢國際結算業務的辦理狀態,客戶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國外來證、到單、付款、收匯最新結算業務信息。3.完善內控建設,實現流程管理。完善業務處理流程是強化內控管理的重要保障。從目前貿易融資業務操作的流程看,運用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管理中形成的成熟模式和經驗對貿易融資業務進行管理,確實可以有效防范風險。但貿易融資業務相較本幣業務更復雜、靈活度更大,一味將本幣業務的管理模式植入國際業務,并不能真正涵蓋國際業務各個領域。如貿易融資業務須跟單操作,跟蹤每一筆業務的物流、資金流,因而更細化和具體。以開信用證為例,客戶經理受理企業申請,落實擔保措施,線內外發起業務,逐級完成審批,開出信用證。但對信用證開出以后的追蹤和監管,目前尚無具體明確要求。建議將開出的信用證文本、信用證項下來單、付款、贖單等信息,導入信貸系統,便于客戶經理查詢和營理,以掌握企業第一手信息,從而減少向一級分以行查詢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控制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

眾所周知,風險控制是商業銀行運作的核心問題。強化對貿易金融業務操作流程和授信體系的規范化管理,是商業銀行控制貿易金融業務風險的關鍵環節。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僅需要豐富的創新產品做支撐,更重要的是需要轉變觀念,轉變過去過于注重客戶主體準入標準的風險控制理念,重視過程控制和交易風險管理,從流程上控制風險,使貿易融資解決方案更加靈活、更加貼近市場需求,牢牢把握住貿易融資風險管理的核心,并加強對分支行業務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認真貫徹全行統一的風險偏好,所有貿易融資產品須遵循統一的規章制度和統一的標準尺度,對于超權限受理業務實行嚴格的核準制度,使貿易融資在迅速發展的同時,風險得以有效控制。在貿易資產規模急速擴張的同時,不良率也要牢牢控制在可控的風險范圍水平之內。

建設專業隊伍、重視人才培養

銀行間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隊伍建設的差距。A行要快速穩健地推進貿易金融業務,就必須有一支能力強、業務精的從業隊伍,尤其是基層客戶經理隊伍。前期,A行引進了許多高學歷的專業性人才,以及具有經營管理潛能的復合型人才,他們為A行貿易金融業務體系的構建、產品開發、制度建設貢獻了智慧?,F在更迫切需要一批客戶基礎好、熟悉市場、營銷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一線客戶經理團隊。首先要擴大基礎培訓的覆蓋面,注意重營銷策略和技巧的傳授,提供宏觀經濟和外部市場環境分析;其次,加強實務培訓,組織同業學習交流,知已知彼,使營銷更具針對性。此外,為適應業務發展,會計部門需加強業務研究和人員培訓,降低差錯比例,促進結算業務健康發展。風險管理部門則需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優化擔保方式,降低保證金比例,進一步增強授信產品競爭力。最后,基層支行要充分認識到貿易金融業務的重要意義,各級干部員工要建立對外匯業務的敏感度,要把外幣業務發展放在本幣業務同等重要的位置。尤其客戶經理在選擇客戶時適當關注對方是否有外匯業務,對有業務的客戶可以在貸款規模和資金配備方面給予優先支持。總行和一級支行也要加強尋二級支行的指導,配選專業性強、熟悉產品的產品經理協助客戶經理,開展組全營銷,形成合力,上下聯動,共同推進A行貿易金融業務的又好又快發展。人,會達到客觀有利于他人的社會效果;而這種互利的結局正是斯密等古典經濟學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所以,利己與利他相統一的互利主義,是古典經濟人更深層次的倫理內蘊。而機會均等、效率制勝的經濟公平觀則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穆勒在其著作《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若干應用》一書中闡明的。他所倡導的經濟公平觀關注的是起點公平和機會公平----“任何人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不要求結果公平;在起點公平和機會公平的前提下,每個人依靠自己努力和經營效率來取勝,在自由競爭中取勝。據此,穆勒建議對遺產征收高額遺產稅,以便使大家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靠自身的努力而不是靠別人的恩惠來致富。

理性的經濟人實質是對不正當謀利方式的一種糾偏,但在資本主義社會,金錢“具有一種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的價值,即偶像的價值”,拜金主義者認為生活的目的就是裝滿自己的錢袋,“活著就是為了賺錢,除了快快發財,不知道還有別的幸福;除了金錢的損失,也不知道還有別的痛苦”。正如馬克斯•韋伯評述的那樣:“17世紀這個偉大宗教時代遺留給其后的功利主義時代的,首先是一種驚人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偽善的獲取金錢之心…只要道德品行白璧無瑕而且在財富的使用上無可指摘,資產階級實業家就可以隨心所欲地追求金錢利益,同時感到這是必須完成的一項義務?!薄矮@利的欲望,對營利、金錢的追求,這本身與資本主義并不相干…可以說,塵世中的一切國家、一切時代的所有的人,不管其實現這種欲望的客觀可能性如何,全都具有這種欲望…但資本主義確實等同于靠持續的、理性的、資本主義方式的企業活動來追求利潤并且是不斷再生的利潤?!笨v觀西方文化傳統發展的脈絡,我們可以顯而易見地把握到在財富問題上一個基本思想即是:西方文化傳統“重個人輕整體”,承認以財富為標準、以個人私有為本位的商品關系及其契約聯合的社會機體,和在其中彼此斗爭所形成的發財致富的少數個人。因此,可以說,“崇尚財富”、“經濟理性”、“個人本位”、“金錢至上”、“功利主義”、“合理利己主義”等均成為從不同角度勾勒西方人財富觀方方面面的準確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