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規模養殖促進農墾養殖發展

時間:2022-09-06 04:15:43

導語:實施規模養殖促進農墾養殖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規模養殖促進農墾養殖發展

寧夏農墾是一個以農林牧漁業和服務業經濟為主的墾區,其生產總值占到了墾區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笆晃濉蹦?,墾區畜牧業產值達到4.83億元,其中奶牛和生豬產值4.18億元,占到75.7%;奶牛存欄近3萬頭,年產鮮牛奶近10萬噸;生豬存欄3.8萬頭,出欄5.2萬頭,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個,形成了種、養、加一體化的產業化發展格局,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實現“職工增收、企業增效、引領示范能力增強”目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堅持農牧結合、草畜一體化經營的方向

農牧結合、草畜一體化,是推進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理念。寧夏農墾依托多年形成的物質裝備條件和養殖成功經驗,一場一特,因場施策,在平吉堡奶牛場和靈武農場確立了“農業圍繞畜牧業發展、畜牧業圍繞畜產品加工業發展、畜產品加工圍繞市場發展”的“三轉”方針。一是在農業上調整種植結構,配套建設了5萬畝青貯、5萬畝苜蓿、27萬畝玉米等飼草料基地,市場運作,各算各賬、各取各利,以質定價、優質優價,做到了“三個保證”(保證飼草料質量、保證種植戶收益、保證農業公司效益),并從合同簽訂、品種選擇、田間管理、收獲期確定、收獲機械配套等方面保證質量、全程服務。二是在畜牧業發展上,企業、個人一起上,實施“出戶入園”和“規范化養殖、機械化擠奶”,推行“統一布局規劃、統一設施建設、統一飼養管理規范、統一飼草料配送、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機械化擠奶”等六個統一和“分戶飼養、分戶核算”的經營模式,充分調動了企業和職工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三是在培育加工企業上,緊緊圍繞畜牧業發展,培育了賀蘭山奶業公司、靈農畜牧發展公司、賀蘭山茂盛草業公司等3個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其中賀蘭山茂盛草業公司苜蓿草留床面積5萬畝,年產優質牧草6萬噸,帶動輻射寧南山區牧草基地10萬畝,2010年成為全國第二大優質牧草生產營銷企業。

二、堅持園區化養殖、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模式

堅持園區化養殖、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是加速牧畜業發展的有效舉措。

一是不斷壯大國有養殖規模,促進企業增效。墾區10個國有或國有控參股奶牛場、2個種豬場,都實現了優質、安全和高產、高效,都是農業企業中效益較好的單位。2010年,10個規模奶牛場飼養奶牛近8000頭,其中成母牛4266頭,實現利潤1980萬元,平均每頭成母牛創利4600多元,最高的達到8100元;賀蘭山奶業公司利潤突破1500萬元。由于奶產業帶來的高效益,使平吉堡奶牛場經濟效益一直處于墾區前列,有力帶動了場鎮乳香花苑宜居小區、10個奶牛園區、近千座設施溫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等各項事業的發展,率先被評為自治區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

二是鼓勵支持職工大力發展畜牧養殖促進職工增收。職工養殖奶牛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邁入新世紀后進入了快速發展期。目前職工飼養奶牛近2萬頭,占全墾區奶牛存欄的2/3以上,成為了促進職工增收的重要渠道。為適應職工自營奶牛業的發展需要,平吉堡奶牛場建成了寧夏第一個奶牛養殖園區,實行統一的園區標準化管理和規?;洜I。由于質量安全有保證、技術服務有跟進、飼料供應有基地,所生產的牛奶收購價格每斤高出平均市價幾毛錢,從而吸引廣大散養戶主動“出戶入園”、向園區集中。在短短幾年里由農場、乳品企業、社會經紀人投資建設的奶牛養殖園區就達到了16個,全墾區奶牛入園率達到了96%。墾區園區式的奶牛養殖模式,大大增強了職工養殖奶牛的積極性,為寧夏發展壯大乳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得到了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區加以推廣。在生豬產業上,按照“良種繁育、社會飼養、集中加工、連鎖經營”的思路,鼓勵職工發展生豬養殖,規劃建設了工廠化的養豬小區,配套了水、電、路等設施,使墾區生豬飼養量達到8.6萬頭,年出欄5.19萬頭。許多養殖大戶成為了墾區致富帶頭人,帶領職工群眾搞養殖、搞服務,建樓房、買小車,為建設和諧富裕新農墾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三是大力推行股份制經營,促進機制轉換。寧夏墾區的奶牛養殖模式有國有經營模式、國有控(參)股模式、奶牛養殖園區化模式、個人自辦奶牛場模式等多種模式,它們都為畜牧業發展發揮了應有作用。當前墾區正在積極深化改革、轉換機制,逐漸向合作社模式、股份制模式轉變,以適應現代養殖業的發展。平吉堡奶牛場圍繞奶產業發展,組建了10個股份制公司,6個股份制奶牛場、2個股份制草業公司、1個股份制飼料場、1個股份制乳品加工廠,各股份制企業按現代企業制度規范運行,相互競爭占市場,相互學習補長短,相互連接求發展,不但促進了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搞活了畜牧業發展的經營機制,而且還為今后畜牧業發展提供良種良法、飼養技術、人才培訓等有力支撐。

三、堅持走標準化養殖、規?;洜I的路子

寧夏農墾在規模養殖場中積極推行標準化管理,不斷提高技術標準、管理標準、設施標準和設備標準,畜牧業生產水平和盈利能力快速提升,多項指標名列全區乃至全國前位。一是用標準化管理提升奶牛養殖水平。平吉堡奶牛場是全國首批“現代化奶牛場”,先后制定了以優質、高產、高效為核心內容的56個奶牛管理標準,并在全墾區推廣應用,成為寧夏第一家推行標準化管理的農業企業。通過不斷改善奶牛場軟件、硬件設施,大力推廣標準化管理,平吉堡奶牛場奶牛單產逐年攀升,2006年單產水平為7600公斤,2007年達到了8400公斤,2008年達到8541公斤,2009年達到8600公斤,2010年突破10000公斤,整體實現了“一年上一個臺階、五年邁出一大步”的目標,并被評為自治區“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目前,墾區奶牛平均單產高出全區平均水平56%,引領示范作用十分明顯。二是用先進實用技術和裝備提升奶牛養殖現代化水平。先進畜牧機械的使用,為企業標準化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寧夏農墾10個規模奶牛場、16個奶牛養殖園區已經全面實現了機械化擠奶,10個規模牛場和自營養殖園區實現了TMR全混合日糧配送,畜牧業機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墾區擁有200多臺件苜蓿收獲機械,4臺大型克拉斯青貯收割機為適時收割優質粗飼料提供了保證。每臺大型克拉斯青貯收割機每天可收割青貯200多畝,可按照生產需要調控收割粗細度、控制收獲季節,大大提高了青貯飼料的質量。同時,寧夏農墾堅持“以奶牛為中心、以經濟效益為目標”的理念,積極改善奶牛場基礎設施條件,修建配套奶牛臥床、遮陰棚、電風扇、牧草大棚、保溫水槽等,對奶牛運動場進行經常鋪墊、旋耕,為奶牛營造舒適環境;奶牛性控繁殖技術、奶牛良種化工程、DHI技術、TMR飼養技術等奶牛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的實施和應用,促進了奶牛養殖現代化進程。三是用創牌評優提升行業引領示范能力。寧夏農墾高度重視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切實履行農墾對現代農業的引領示范職能。一方面大力推行高產高效養殖模式示范、高新技術應用推廣示范、奶牛良種繁育示范、產學研科技攻關與推廣示范、企業文化創建示范、機械化養殖模式示范、產業化經營示范、標準化管理示范,不但每年組織墾區養殖人員觀摩學習,還多批次地接待區內外、國內外同行、領導、專家的考察交流,在觀摩中普及技術、在交流中提升水平。另一方面,寧夏農墾組織企業積極參加各類高規格的創牌評優活動,引導企業對標管理、爭創一流。平吉堡奶牛場先后獲得農業部“現代化奶牛示范場”、自治區“農業標準化先進單位”、“寧夏改革開放30年行業功勛獎”、“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狀”、自治區“科技創新先進單位”、“招商引資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自治區領導張毅書記、王正偉主席等都對農墾奶產業、草產業給予了高度評價,要求全區畜牧行業向農墾學習、向農墾看齊。

四、堅持開展產學研聯合和奶牛高產攻關

近年來,寧夏農墾為適應畜牧業發展環境的變化,不斷完善管理標準和修訂技術規程,用工業化理念管理發展畜牧業,堅持養殖場每天檢測分析、子分公司每周匯總分析、實業公司每月綜合分析、集團公司每季度調度分析制度,從各個環節特別是技術上保證畜產品和乳品質量安全。墾區加強與大中院校和科研部門的合作,設立了寧夏大學、寧夏農科院、自治區畜牧工作站、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等產學研基地;創建了寧夏奶??萍佳芯克㈧`農豬研究所,常年開展技術指導和推廣服務工作;聯合實施了“奶牛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應用性控技術快繁高產奶牛技術研究與示范”、“奶牛秸稈飼料綜合利用”、“奶牛衣原體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等科技項目,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墾區3名技術人員獲得六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主推了全混合日糧飼養(TMR)、奶牛性能測定(DHI)、性控快繁、優質青貯收獲加工調制、優質苜蓿收獲儲存、奶牛乳房炎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同時,寧夏農墾把高產創建活動作為集成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的重要載體,切實加強良種良法配套、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和疫病防控,不斷示范帶動墾區奶牛、生豬增產增效。2008年寧夏農墾兩個規模奶牛場和兩個豬場參加了全國農墾高產攻關創建,平吉堡奶牛一場單產達到9234公斤,奶牛三場單產達到8400公斤,位居創建小組第一、第二;生豬高產攻關每頭母豬年出欄肥豬由14頭提高到16頭。2009年以來,寧夏農墾在全墾區9個規模奶牛場和2個規模豬場全面開展高產攻關創建,連續獲得好的成績:2010年7344頭奶牛參加高產攻關,成母牛平均單產8871公斤,最高達到10050公斤,能繁母豬年出欄肥豬數達到18.8頭。

五、堅持做大做強、不斷推進產業升級

“十二五”期間,寧夏農墾將把壯大畜牧養殖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推進。

一是加快推進奶牛、生豬、肉牛為主的畜牧養殖業規模擴張和產業升級。按照墾區“432111”(發展40萬畝優質糧食、30萬畝葡萄、20萬畝水產、10萬畝外向型設施蔬菜、10萬頭奶肉牛、10萬頭生豬)產業倍增計劃,寧夏農墾將整合項目資金,利用企業發債資金,在墾區10個農場新建、擴建奶牛場18個,延伸拓展奶牛養殖基地。通過良種引進、品種改良、性控快繁等方式,鼓勵國有、股份制、民營多種經營共同發展,將奶牛養殖規模發展到8萬頭。生豬生產采取“公司+農戶+帶基地”的產業發展模式,公司做好品種、飼料、技術服務和加工銷售,養殖環節主要由合作社完成,保證養殖環節的技術服務和投入品質量。

二是做大龍頭企業,提升產業帶動能力。以賀蘭山茂盛草業公司現有品牌、市場、技術為依托,加快優質牧草基地建設,在墾區建設牧草基地10萬畝,輻射帶動15萬畝,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優質牧草基地,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保證;加快推進年屠宰20萬頭標準化肉聯廠建設,今年建成投產;制定發展乳品加工規劃,逐步壯大乳品龍頭,不斷提升產業帶動能力。

三是大力推行標準化管理,提升職工養殖園區。引導支持小型奶牛養殖戶探索兼并、重組、入托、入股等形式,進行標準化改造,促進標準化體系建設;規范奶牛合作社、奶牛協會等產業組織,促進奶牛業健康發展;鼓勵有條件的養殖大戶創辦規模牧場,在土地、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傾斜扶持,提升職工養殖水平。四是切實加強畜牧生產各環節監管,保證食品安全。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堅持“養健康奶牛、產優質牛奶”,將大型規模奶牛場、奶牛園區和部分散養戶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加強管理、督查,加強動物防疫工作,推進奶站標準化建設、規范生鮮乳生產經營秩序,從源頭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深入開展生鮮乳違禁物品專項整治,保證產品質量,確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