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規模養殖牛疫病種類探索

時間:2022-05-21 09:43:44

導語:適度規模養殖牛疫病種類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適度規模養殖牛疫病種類探索

摘要:畜牧業的發展在提高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個人收入水平上發揮重要的作用,其中牛肉因其肉質鮮美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養牛業的發展勢頭也越來越好,不少鄉鎮地區的農戶們開始發展養牛業,越來越多適度規模養殖場開始崛起。但是養殖中的疫病流行問題比較常見,嚴重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獲得。該文主要論述適度規模養殖中牛疫病種類及防治。

關鍵詞:適度規模養殖;牛疫?。环乐?/p>

目前牛養殖技術和疫病防治水平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牛疫病發生的種類越來越多,因此養殖戶在養殖中也面臨較大的防治難度,有些養殖戶經驗主義較強,沒有學習科學的養殖方式,也沒有重視起疫病的防治工作,導致養殖場的經濟效益不高,因此有必要重視起牛疫病的防治工作,保障適度規模養殖場的健康發展。

1牛疫病種類

1.1傳染病

傳染病是一種經常發生且危害較大的疫病,在各種規模的養殖場中都極易流行,常見的牛傳染疫病有口蹄疫、結核病及布氏桿菌病等,隨著牛養殖密度的提高及養殖種類的增多,一些傳染病也發生變異,治療難度極大增加,單純的藥物治療效果收效甚微,需要養殖戶能重視起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1.2普通病

牛適度規模養殖過程比較多發的疾病還有中毒、胃腸、營養代謝病、感冒等一些普通疾病,其治療難度不高,但是耽誤治療時機會導致病程延長、病情加重,進而使牛的機體發育不良,抵抗力下降而引起其他繼發疾病。

1.3產科病

牛產科病比較常見,一方面,由于飼養方式不當,使部分母牛出現產科病,影響其繁殖性能,雖然目前人工授精比較常見,但是一些養殖場仍然會使用傳統的配種方式,極易出現生殖器官損傷、細菌感染傷口等問題,使牛產科病的發生概率增大。另一方面,部分養殖場開始采用冷凍牛精液人工配種技術,但受限于部分凍改技術人員操作不規范,極易造成一些損傷[1]。

1.4寄生蟲病

牛類寄生蟲病類型眾多,牛常發的寄生蟲病有線蟲、絳蟲、吸蟲等,寄生蟲通常會在大量繁殖時給牛群造成為哈愛,因此一些適度規模的養殖場養殖密度比較大,易爆發寄生蟲病,再加上養殖戶沒有重視起牛只的體內外驅蟲工作,因此造成寄生蟲病的流行。

2治療方式

2.1??谔阋?/p>

牛口蹄疫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患病的牛只會出現體溫升高、水腫、皮膚潰爛、紅腫等癥狀,該病常在春季大規模流行,治療時應遵循如下規則。

2.2牛傳染性胸膜肺炎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種傳染病,主要是通過接住感染,患病的牛只會出現體溫急劇升高,可達40~42℃,前肢張開、呼吸困難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病牛會出現心臟衰竭等癥狀,直至死亡。具體的治療方式如下。第一,使用500mL糖鹽水配以4支氫化可的松、青鏈霉素8~10支,每天以此用藥,連續使用5d即可。第二,使用150g魚腥草,50g金銀花,40g陳皮,35g貝母,30g桂枝、半夏、桑白皮、五味子、黃芩,25g葶藶子、木香,20g甘草,將以上藥物溫火煎汁,每天用藥1次,連續用藥3~5d即可取得顯著療效。2.3胎衣不下牛胎衣不下是指牛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時間內將胎膜完全排出體外的一種產科病,該病可用野桐麻湯進行治療,將新鮮的野桐麻根部皮剝去外面的老殼后加入1000~2000mL的清水用文火煮15min,冷卻去渣后一次性灌服給病牛,經過6h左右,病牛胎衣逐漸自行脫落。

3預防措施

3.1加強飼養管理

加強牛疫病的防控工作需要加強飼養管理工作,第一,建立優良的養殖環境,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采用舍飼的方式,每個牛舍中會有多頭牛一起生活,給傳染病的大規模流行提供條件,因此建立優良的養殖環境,要確保牛舍通風、透光、溫濕度條件適宜,還需要主要在冬季做好保溫,夏季做好透風,減少疾病的發生。第二,合理配制牛只的飼料,嚴格按照牛只的生長階段與營養需要合理搭配飼料,根據季節的不同隔離供給飼料等,最大程度上滿足牛對蛋白質、維生素、各種微量元素的需要,進一步提高牛只的抵抗能力。

3.2強化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的開展可極大減少病原、細菌的繁殖,因此養殖戶要強化消毒工作,在養殖場的進出口設置毒設施并配備專業的消毒間,對進出養殖場的車輛、消毒人員等進行嚴格的消毒,在實際工作中應保證消毒工作的全面性,對養殖場內部的各個角落及養殖場附近的環境都進行消毒處理,盡可能減少細菌的滋生[2]。

3.3做好驅蟲工作

做好驅蟲工作可極大降低寄生蟲發病的概率,第一,注重牛舍的衛生,及時清理牛舍內的糞便,并清洗牛的食槽、飲水槽等用具。第二,在夏、秋季節做好滅蚊蠅工作等。

3.4堅持自繁自養、全進全出制度

適度規模養殖場要想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需要緊密聯合市場,因此需要按照市場的需要不斷引進新的品種,目前大多數養殖場會引進一些國外優良品種并通過雜交技術進行繁殖,這也給病菌的引進提供機會,因此養殖戶應堅持自繁自養、全進全出制度,防止出現細菌交叉感染的問題。如果必須要引進新的品種則需要做好檢疫工作并做好一段時間的隔離飼養,確認健康后再混入健康的牛群;當一批牛群飼養結束轉出時應對牛舍進行徹底清掃,消毒晾曬后再引入新的牛群。

3.5規范使用保健品

很多病毒性的牛傳染病并沒有有效的藥物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因此大多是在牛犢不同的飼養階段選擇使用病原菌敏感藥物降低其發病概率,此外,還可使用一些保健品進行各種疾病的預防,這些保健品通常是指一些中成藥制劑、生化制劑等,但是其會在牛的體內造成一定的藥物殘留,因此養殖戶要嚴格按照保健藥品的休眠期還有劑量科學實用,嚴禁使用不合格的藥物。

3.6加強檢疫工作

檢疫是目前動物防疫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第一,對養殖場引進的牛犢進行檢疫,保證牛犢的健康。第二,集合養殖當地的疫病發生特點進行檢疫工作,檢疫時間通常在每年春季與秋季時進行,檢疫中一旦發現病體牛需要及時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且要及時封鎖養殖場乃至周邊養殖場,并對其進行全面的檢測[3]。

3.7定期免疫接種

免疫接種能對大多數疫病起到預防作用,因此養殖戶要加強與基層獸醫站的聯系,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定期進行免疫接種工作,通常每種疫病需要接種不少于1種的疫苗,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疫病的接種順序及接種間隔時間,通常接種疫苗的間隔時間為30d左右。在免疫接種工作開展中,養殖戶要嚴格按照疫苗說明書所規定的內容合理使用疫苗,做好應急預案,以便及時處理疫苗接種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等。

4結束語

加強牛疫病的防治工作是確保適度規模養殖場健康發展的根本舉措,養殖戶在養殖中應加強學習,深入了解牛疫病的種類及其發生特點,并且加強與基層獸醫站的聯系,一旦發現疫情要及時上報,降低牛疫病發生對養殖場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扎兒.牛疫病發生特點及防控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4):32-33.

[2]宋富國,向信宇.規?;i牛養殖常見疫病及防治[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2):28-29.

[3]姜麗偉.疫病防治在牛適度規模養殖中的運用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8(5):131.

作者:朱光能 單位: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渡鄉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