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河道整治工程研究
時間:2022-10-18 03:05:39
導語:生態環境保護河道整治工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階段我國在治理河道過程中,沒有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基礎展開治理,導致河道治理并沒有很好的效果,河道治理整個過程復雜而漫長,需要在治理的同時考慮到很多的方面,而且直接關乎著生態環境的變化和人們的生活環境,想要讓河道治理真正的有所效果,就必須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進行,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河道治理才是當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延續。本文主要從傳統河道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基于生態環境下的河道治理方案,為我國的河道治理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河道治理
近些年來,我國的水利工程發展較為良好,受到了社會的很大關注,同時隨著水利工程的不斷發展河道治理工作也有所改善。在以前的河道治理過程中,人們缺少對于環境的保護,沒有重視河流生態系統,在河道整治的過程中大肆破壞環境,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這與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背道而馳。所以,要在此基礎上轉變傳統整治理念和方式,針對實際情況研究方案進行治理。
1河道整治存在的問題
1.1斷面整治存在的問題。河道自身的形狀除卻一部分是天然形成的以外,大多數都是經過河流不斷的沖擊形成的,其中河流斷面主要包括兩種形式,分別是深槽斷面和淺灘斷面。深㯾斷面的整治主要是清理河床上的淤泥,而本身深㯾能夠減弱水流的速度,起到緩沖的作用,這也就是深㯾多淤泥的原因,如果深㯾的淤泥過多就無法很好的起到緩沖作用,在深㯾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和水生物種,而在進行河道治理的時候,并沒有重視這方面的保護,嚴重的破壞了河道生態系統[1]。另外一種是淺灘斷面,其中存在的水生生物更加豐富,但是人們在進行治理時沒有重視對水生生物的保護,有的甚至直接將淺灘斷面改成了深㯾斷面,影響了生態環境。1.2河道形態整治的問題。在進行河道整治過程中,整治的內容常常會改變河道的形狀,這對于我國的航運系統有非常大的影響。在河道整治的過程中,通常使用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直接將河道的形態轉變成直線,直接破壞了河道的自然演變,并且像是鋼筋混凝土這類的材料會破壞河床,原本依附河道存在的生態系統,因為其形態的改變,導致無法進一步的發展,周邊的整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2]。1.3護岸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在我國的河道治理過程中,常見的一種防治河道變寬的方法就是進行建設護岸工程,在傳統的護岸工程中大多會使用能夠防止腐爛的材料將水和河岸進行隔離,這樣的方法能夠很好的阻止河岸上的土壤流失到河流中,防止河床不斷擴大,影響周邊環境。但是這樣的方法卻沒有考慮到河岸上的植物,為了能夠更好的達到防止土壤流失的效果,通常人們會將河道的岸邊全部用混凝土等材料進行隔離,所以河流中的水無法供給給河岸上的植物,植物本身對于水的需求量較大,這樣的方式導致很多的植物死亡,當最基礎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時候,直接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2.1斷面整治工程。針對深㯾和淺灘這兩種不一樣的斷面,需要在整治前合理設計適合的方案。在傳統河道整治深㯾斷面工作中,沒有考慮到深㯾斷面存在的水生生物,整治手段不符合實際情況,會直接對水生生物造成破壞,而且并沒有很好的處理好淤泥,還容易讓深㯾斷面深度不斷增大,影響河道整體結構,破壞河道原有河床。我們可以針對這種情況選擇分段清淤的方法,還有就是深㯾斷面中的泥沙流動性很強,當在遇到河道寬度較窄的深㯾斷面時,可以采用將清淤泥的船只固定在深㯾斷面上進行清理,這種方式叫定位清淤,對于通過對深㯾斷面清理出的淤泥,本身具有很高的養分,可以將其應用于農田或者是樹林中,促進生態環境的發展。對于淺灘斷面來說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減少清淤次數,在清淤的過程中也需要把握好清淤深度,避免淺灘斷面變成深㯾斷面,破壞河床[3]。2.2河道護岸工程。河道的護岸工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河流對河岸的沖刷,避免河岸土壤流失,在傳統的河道護岸工程中,使用的鋼筋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會對河岸造成破壞。我們可以改變河道護岸工程中的使用材料,選擇一些環保材料進行施工,這樣就能避免所建成的河道護岸工程對河岸造成破壞,另外還需要對河道護岸工程中的圍擋結構進行設計,比如在河道中間貫穿管道,在保證護岸工程完整的情況下,還能夠為河岸上的植物供給水分,保證植物生長,促進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4]。2.3形態整治過程。人們在進行河道形態整治中,通常為了方便快捷,直接將原有河道進行改變,去除河道中曲折性,將河道改為直線河道,這不僅破壞河道的形態,還直接影響河道周圍的生態系統,將本來依附于曲折河道而生長的植物進行破壞,甚至對于一些影響工程開展的植物直接砍伐,這樣雖然提高河道整治工程速度,但是卻沒有考慮到生態環境。所以,在基于生態環境保護下,進行河道整治就需要最大程度上保證河道的原有形態,在河道的原有形態基礎上進行治理,對于一些河流沖擊過大的地方,可以在這些地方建設圍擋墻體,減少河流對河道形態的破壞,讓河道保持原有形態[5]。這樣既能夠避免因為河流不斷沖擊破壞河道,還能夠保證河道的原有形態,而且對于河道周圍的生態環境不會有影響。
3結語
總的來說,在我國河道整治過程中,在河床、河岸和河道形狀上都存在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這就需要我們改變傳統整治方法,針對河道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在保證河道周圍生態環境的基礎下,最大程度上減少對河道的破壞。而且在這過程中我們需要意識到河道整治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從多個方面對河道整治工作進行優化,以此來保護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葛惠林.對基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河道整治工程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7):113.
[2]孫才斌.基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河道整治工程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4):138-139.
[3]馬瑞.基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河道整治工程探討[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24):60-62.
[4]曾慶凡,方錫清.關于河道整治及生態建設的探討[J].科學技術創新,2018(18):122-123.
[5]尚小宴,羅兆杰.基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河道整治工程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3):90.
作者:肖東梅 單位: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水利局
- 上一篇: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思考
- 下一篇:淺談休閑農業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