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設施助力環境治理體系建設

時間:2022-03-08 09:42:00

導語:環保設施助力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保設施助力環境治理體系建設

黨的報告提出要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連接著政府、企業、公眾等主體,是完善環境治理體系的有益探索。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不斷推進,一批批新的環保設施相繼建成,公眾對環保設施的印象尤其是垃圾焚燒設施等還存在著影響身體健康的“刻板印象”,讓公眾走進環保設施,通過專業人士的介紹,了解環保設施的運作情況、污染物排放水平,通過所見、所聞來消除公眾的疑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是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有效途徑。自原環境保護部與住房城鄉建設部開展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以來,浙江省不斷探索設施開放工作機制,逐步形成“生態環境部門引導推動、設施開放單位配合、環保社會組織合作”的工作格局,在面上做到各設區市全覆蓋,在點上因地制宜創特色,以設施開放工作為支點,提高企業環保工作透明度,撬動環保公眾參與和公眾監督,構建和諧的政企社關系,夯實新時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基礎。目前,浙江省共有74家單位列入生態環境部和住建部第一、二、三批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名單,2019年全年共開放4699次,累計參觀達108007人次,自行開放的四類設施、環保企業等單位達149家。

堅持點面結合,設施開放工作成效初顯

浙江省自2017年開始啟動設施開放工作以來,按照覆蓋面和創特色相統一的思路,在面上做到2019年實現全省11個設區市四類設施開放全覆蓋,在點上推典型,并推廣示范,努力將設施開放的經驗從“盆景”變成“風景”。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擴大設施開放受眾面。當前,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往往遠離城市的中心地帶,雖然開放工作已經全面啟動,但因位置偏遠、接待能力有限、開放時間限制等客觀因素,設施參觀的人數相對有限。為補齊線下活動短板,臺州市黃巖區摸索出線下參觀與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模式,線上以新浪、搜狐等第三方直播平臺為基礎,公眾通過視頻轉接、在線提問等形式參與設施開放活動。2019年黃巖區共開展設施開放活動33場次,其中直播活動3場次,線上觀看累計超130000人次,每次活動參與人數從50人增長至近50000人。注重體驗性參與,吸引青年學生參與。青年是未來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中堅力量,青年群體的環境意識和行動關系著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未來,發動青年參與環保是生態環境社會動員工作的重要內容。溫州市舉辦“美麗溫州•綠色WE來”系列活動,組織溫州高校青年環保志愿者參觀溫州市南片污水處理廠,大學生們在參觀環保設施時用鏡頭記錄參觀進程并制成了短視頻,將人氣高的環保短視頻上傳至溫州市生態環境局官方抖音平臺——“溫小?!?,用目前最流行的新媒體方式進行環保宣傳,目前“溫小?!倍兑籼柗劢z達到2.3萬人次。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場推出中國首條“跟著垃圾去旅游”環境教育旅游線路,圍繞品、學、游、樂、購五個環節,結合趣味性、體驗性的環境教育活動,尤其受到青年學生的歡迎。臺州市黃巖區還將中學生的第二課堂搬進環保企業,在污水處理廠上化學課,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受到師生的歡迎和好評。鼓勵環保組織共建,推進開放工作與社會聯動。溫州市依托市環保志愿者聯合會,發動環保社會組織與設施開放單位結對共建,借力社會環保組織、青年學生環保組織,為設施開放提供講解、活動組織等方面的服務,不斷提升公眾的體驗感。黃巖區生態環境分局聯合區環保志愿者協會,制作環保設施開放單位綠色地圖,走進社區、文化禮堂,開展環保設施公眾開放活動;“黃巖環?!蔽⑿殴娞栭_通設施開放預約功能模塊,由區環保志愿者協會具體負責運營;黃巖區環保志愿者協會在“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NGO基金”資助下,組織社會各界人士走進環保設施,助推開放活動。寶潔先鋒計劃浙江項目,通過組織高校學生環保社團走進環保設施單位,開展參觀走訪、問卷調查、校園內外傳播等活動,為宣傳環保重點工作、關注環保事件提供青年視角。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委托市環保聯合會深入社區、學校開展設施開放宣傳活動,吸引群眾以及學生參與。結合環境熱點,集中開展環保設施開放活動。在世界環境日、全國低碳日、浙江生態日等環境紀念日期間,浙江省11個設區市集中開展環保設施與城市污水處理設施開放活動,在環保“雙微”平臺上做好宣傳,營造人人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紹興市結合“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契機,市生態環境局策劃組織無廢城市綠色之旅——“它去哪兒了”公眾參與活動,由媒體主播帶領公眾走進當地的循環產業園、再生資源回收站等,讓公眾實地了解生活垃圾如何進行機械化分類和資源化處理,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化解“鄰避效應”,引導形成“鄰利效應”。衢州市將“低碳日”主題活動和新華社小記者“環保之旅”相結合,規劃設施參觀路線,定制參觀內容,組織近百名中小學生及熱心市民參觀了衢州5家環保設施單位,近距離參觀并系統了解工業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等環保知識。通過讓公眾親眼看、親耳聽、親手做,進一步激發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積極性。

深入查找問題,切實找準設施開放工作短板

自設施開放工作實施以來,各地對設施開放工作的認識深度不一,重視程度差異較大,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加以重視并妥善解決。部分設施開放單位積極性不高。目前,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以自愿為主,沒有統一的考核機制來管理各開放單位,開放工作的好差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開放單位對此項工作的認識程度和自覺性。部分設施單位在開放工作中處于應付狀態,流于形式,“走過場”式的參觀路線,枯燥無味的參觀內容,偏離了設施開放工作的預期目標。一些設施開放單位也以人手不夠、影響生產等理由來消極應付設施開放工作。部分設施開放單位開放能力不足。一些設施開放單位在廠房設計階段沒有考慮設施開放工作,沒有專門的參觀通道,也沒有足夠的安全防護用具;一些設施開放單位沒有專門的講解人員,缺少專門培訓,面對多批次、大批量的公眾前來參觀,缺少應對講解的經驗;一些設施開放單位本身在生產流程、現場管理等方面并不規范,很難實施公眾開放工作。設施開放公眾傳播還有待提高。從前期參觀人群的組成來分析,目前設施開放工作主要面向中小學生、兩代表一委員、以及組織來參觀學習團隊等特定群體,從年齡段上來說,存在著“一老一小”現象,中間層的年輕人不多。設施開放工作的傳播策劃能力不足,傳播形式不夠豐富,尤其是缺少吸引眼球的爆款,設施開放參觀活動的相關信息在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不夠。

完善對策舉措,不斷提升設施開放工作水平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環保設施開放工作在推進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增進社企互信、推動環??破諅鞑サ确矫姘l揮了積極的作用,受到了各方的認可,今后需要繼續發揮各方優勢、整合社會資源,拿出更加有針對性的舉措,不斷將設施開放工作做深做實,以實際成效服務于生態環境中心工作。建立設施開放統一管理平臺。摸清現有四類設施單位底數,整合現有各設施開放單位自行報名預約平臺,開發APP或者微信版(網頁版)全國設施開放工作公眾信息平臺,建立統一的結構化開放預約、展示、評價模塊,既方便公眾選擇,又方便管理部門對環保設施開放工作的調度管理,避免統計滯后和各地統計數據口徑不一致造成數據不準等弊端,同時也減輕環保部門和設施開放單位在數據統計方面的工作壓力。通過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縮短設施開放工作決策響應時間。加強設施開放單位能力建設。既要堅持效果優先、自愿為主原則,又要鼓勵應開盡開、能開則開。按照原環境保護部的開放指南要求,成熟一個開放一個,避免條件不成熟而草率開放。同時要指導未達開放標準的四類設施單位,克服主客觀困難,做好硬件和軟件提升,在現場管理、參觀通道、安全措施防護、安全教育、公眾講解等方面補好短板,提升能力,尤其要在現場管理和操作流程的規范性、環保達標的穩定性、公眾溝通的專業性方面下功夫,隨時做好面對公眾監督的準備,向社會展示守法企業公民的良好形象。不斷豐富設施開放形式。要拓展網絡直播、短視頻、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作為推進設施開放的輔助手段,不斷擴大設施開放工作的影響人群覆蓋面,不斷提高設施開放內容的視覺沖擊力,從而提高設施開放工作的社會影響力。根據參觀人群類型制定差別化的參觀形式和流程,避免單一、機械式的參觀流程和講解方式。如以學生為主體的參觀要注重體驗感和趣味性,著重于環境的教育科普和綠色生活方式的引導;針對周圍社區公眾參觀要注重環保設施流程和設施周邊環境影響的講解,側重化解“鄰避”問題。健全公眾意見反饋機制。要建立健全公眾互動機制,重視公眾意見和參觀體驗。要按照原環境保護部的開放指南要求,開展問卷調查和電話回訪制度收集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對設施單位在開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整理并及時整改,提高公眾參觀滿意度。每年年底,通過門戶網站、公眾開放信息平臺、企業大廳或者信息公開欄等平臺公開設施開放年度報告,形成公眾與設施開放單位積極互動的良性循環。建立設施開放工作獎勵機制。建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的專項獎勵基金,以設施開放的常態化、特色化及公眾評價為基礎,構建科學有效的設施開放評估指標體系,對設施開放工作進行第三方評估,對評估優秀的單位予以獎勵,通過先進示范作用,鼓勵后進單位做好設施開放工作。建立環保社會組織助力設施開放工作專項基金,鼓勵環保社會組織參與設施開放工作的組織報名、社會宣傳、志愿講解等工作,也為環保社會組織提供活動經費的支持。

作者:虞偉 陳潔 單位:浙江省環保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