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工作存在問題探討

時間:2022-06-06 02:59:14

導語:農村水利工作存在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水利工作存在問題探討

現階段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系統中存在的問題

(1)農村水利工程部門技術設施嚴重缺乏業務水平低,缺少系統管理機制,農村群眾觀念認識偏少。一般由農村基層水利部門負責水利設計工作,相關人員對水利專業技術及實踐經驗不足,因此設計水平普遍偏低,水利設施建造的同時,尤其關注水利設施的功能需求,對建造的藝術美觀方面要求甚少,致使農村許多水利建筑完成后看起來笨重、保守,影響美觀。一旦水利建筑設施完工投入使用,許多群眾只是在需要時使用,平時沒有進行維護管理,所以水利工程設施如果出現問題,無人維修,逐漸損壞,最終損壞嚴重便停止使用。(2)監控措施不完善檢測手段太落后。大部分地方水利相關單位都不能提供完善的質量保障系統,尤其是對水利設施的質量問題不能及時監控改進。小規模工程施工質量的監控,僅限于專業人員目測,并根據主觀印象判斷。先進的水利設施檢測設備及儀器嚴重缺乏,專業知識豐富的檢測人才也不多,因此在質量監控檢測實施的同時沒有嚴謹的科學論斷。(3)引水工程引水量遠不及預期。我國農村水利工程并不能完全控制調節和放蓄水,這使得普遍的農村引水工程的引水量只打到了預期設計中的七成至八成左右,且無法保證足夠或及時的供水,無法做到適時適量的原則。農業用水供需不平衡,枯水期可能極端干旱,供不應求,洪水期則會造成大量水資源的浪費,大量的供水白白流入非農用土地之中,產生春天發生干旱、夏天發生洪澇、秋天發生缺水、冬天發生枯水的后果。另外,引水工程中存在缺乏必需的配套設施、管理水平低下、供電不足等問題降低了地下水的引水量,平均引水量只打到預期的58%。我國農村蓄水工程中以平原水庫為主,其蒸發量和滲漏量逐年上升,導致平原水庫利用率只有預期的二分之一,存在弊病和危險的水庫也大大增加了流域范圍內的防洪和清除淤泥的工作。(4)農村水利工程水平差異大,得到有效利用的水資源少,基礎設施亟待提高。在新疆,每667m2的農田的平均毛灌溉定額為628.7m3,北疆最少為500m3,東疆其次725m3,南疆最多750m3;包含農業用途在內的全疆渠系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系數僅達到0.43,南疆0.45,東疆0.50,北疆最高,但也只達到0.53。新疆水資源利用率最高的地區當屬天山北坡的經濟帶,該地區每667m2的平均毛灌溉定額為480m3,渠系的有效利用系數可以達到0.59。東疆地區的地下水年平均開采量達到8.6億m3,占全疆地下水總開采量的20.5%;天山北坡經濟帶即北疆地區地下水開采量高達21億m3,占全疆的總開采量的50.1%。由此可見,東疆和北疆的地下水開采程度已經超過當地生態的負荷,并導致區域性的地下水水量下降。過量開采地下水不僅破壞了生態平衡,更有可能帶來地質上的破壞。目前,新疆地區的區域性缺水和季節性缺水現象較為嚴重,當滿足p=75%的保證率時,全疆缺水54億m3,其中,東疆約占4.7%,北疆占40.7%,南疆的比例高達54.6%。(5)農田排水工程和管理體制不完善我國新疆灌溉區土壤鹽漬化的面積已經達到146.67萬平方公頃,占新疆所有耕地總面積的32.7%。新疆各地區的土壤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鹽漬化,伊犁河谷、塔城部分地區和阿勒泰地區程度較低,塔里木盆地西部灌溉區和天山南麓地區的鹽漬化最為嚴重,已經嚴重的影響到農業綜合生產力,降低了中、低產出農田的利用率,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影響到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成為了我國新疆地區農民最大的苦惱。并且,土地鹽漬化現象嚴重,主要是由以下幾點造成的:①排水系統普遍老化或荒廢。部分地區為了能夠快速發展當地農業及實施節水灌溉技術時,放棄已有的排水渠道的養護和使用,甚至填埋處理;②當地政府單純重視供配水,忽視排水工程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多數農村水利工程只注重農業灌溉和引水灌溉工程,而排除了排水工程;③灌區缺乏完善的水土質量監測體系。當地沒有設置監測制度,無法及時掌握和控制灌區土壤含鹽量的變化及規律,缺少對當地土地質量的基本了解,也沒有對土壤鹽分對農作物的影響的正確認識。

農村水利問題相關解決措施

1.制定新時期農村水利工作的戰略目標農村水利是我國水利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由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且擁有大量的農民和農用耕地。農村水利要承擔全疆總供水量的95%之多,因此,完善農村水利工作建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是推進新疆農畜牧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和城鎮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新疆當地的各級城鎮政府一定要對農村水利建設給予大力支持,并將農村水利工作實現變革、納入社會經濟早日提上日程,為農村水利的變革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同時,政府應該統籌規劃經濟發展與平衡生態二者之間的關系,不斷發展科技研究,完善管理體制,早日實現符合生態建設的農村水利工作的戰略目標和途徑。2.持續、穩定的增加農村水利工作的資金投入①爭取國家調度,優化資金配置。新疆當地應該抓住我國未來十年對水利工程投入大幅增加的給予,積極爭取國家調度的資金,優化配置重點灌區、大型灌區等不同灌區對資金的需要,完善配套設施和改造工程;提高小型灌區和牧區水利工作的資金投入及回報。②提高地方財政支持。新疆地區水利工作的問題還是需要當地政府作為主力部隊進行解決,這就要求地方政府嚴格落實2011年我國中央一號文件中所提到的“從土地出讓所得收益中提取10%用作農村水利工程建設、調整和擴大水資源費用征收標準、增加水利建設基金收入……”的政策。并以配套的方法管理水利工程建設資金籌措,保障資金及時、全額到賬,以此證明地方政府對農村水利工作的大力支持。③整合各個部分的涉水資金。當地政府可以制定相應的管理涉水資金的辦法,始終堅持“渠道不亂、各司其職、各領其功”的原則進行農田改造、土地開發、農業發展、扶貧政策、土地整理等需要使用資金的各個部分,堅持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提高整體效益為目標和標準,開展各項建設內容和工作。3.建立科學完善的農村水利工作的管理體系當地政府可以鼓勵部分地區嘗試運行水利管理體系,在試行階段發現和解決問題,為廣大地區普及完善的管理體系,建立健康的水權交易市場,以市場的規律制約市場。同時,優化農業用水、生態用水、生活用水三方面的資源配置,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最大化。除此之外,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村農產業種植的標準是提高糧食產量,并為農作物的種植生長配套一系列水利工程設備。合理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后,將農作物大致分為瓜果、苗木種植及花卉,農作物抗旱和灌溉要求隨之提高,所以應該根據農場種植情況,進行水利設備的配給,各家各戶的生產模式進行統籌規劃建設管理。在注重管理建設的同時,注重人員的水利建設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多組織技術培訓活動。

本文作者:鄭寬新工作單位:新疆阿克蘇農一師塔里木灌區水利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