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研究
時間:2022-02-25 08:24:08
導語: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實地調研,結合現有文獻,分析山東省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的現狀與成就、現存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
在以信息化為主要特征的21世紀,農村、農業和農民均被席卷入這場史無前例的信息化浪潮中。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業農村信息化工作,先后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和《“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等政策和措施。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是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整體水平的重要評判依據和組成部分,有利于促進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全方位建設,有利于加快科技與農業、產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村農業信息化的融合,縮小城鄉差距、整合城鄉資源,加快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目標。山東是我國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農村農業信息化試點省份。我國黨和政府選擇山東率先開展全國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是期望山東省探索出一條與新時代相符,既有山東特色又能影響和輻射其他省市區的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道路。新形勢下山東省農村農業信息化實踐過程,尤其是服務能力建設的成就和問題,在全國范圍內具有較強代表性和經驗性意義。探索采取何種有效措施解決現有問題,思考如何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服務水平,對山東乃至全國都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研究結果來源于筆者2018年4~6月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鮑山、郭店、遙墻、荷花路和王舍人等街道、城鄉結合部和農村的實地考察和調研為基礎,并結合省內外現有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的學術成果、新聞報道和政府公報。
一、現狀與成就
山東是我國農業大省和強省,農業產業經營和標準化生產水平較高,全省大型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多、產值高、農業、組織化和規?;潭容^高。山東省是農村廣播電視、固定電話和互聯網基本實現了村村通。2009年,山東省被國家科技部、中組部、工信部共同確定為全國第一個國家農村農業信息化試點省份。2013年11月27日,國家主席在視察山東省農科院時,聽取了山東省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的機制、模式和成就的匯報,提出了“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論點。近10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工作,主要做了以下事情,取得了以下六大成就:第一,建成了齊魯三農網、山東省農村農業數據中心,為全省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提供全面服務。第二,建設了山東省十大農業產業專業信息服務系統,涵蓋了蔬菜、果樹、畜牧、家禽、漁業、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林木花卉、農資配送、農產品物流等領域。第三,建成了互聯網、移動網絡和IPTV三網融合高速信息服務傳輸通道,增加了農戶與農業專家之間的互動方式和渠道。第四,基本建成了山東省農村基層(站點)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在全省30多個縣(市)共建設了2000多個示范性專業信息服務站點,組建了省、市、縣、鄉四級專家服務隊伍。第五,推進科技信息服務示范工程、農村電子商務示范工程、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等三個重大示范工程建設。第六,探索農村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服務模式,以市場為基礎和運營方式,整合通信運營商和專業化信息服務公司的資源和力量,共同參與全省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工作。
二、現存問題
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山東全省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的整體水平有了較大提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對此應當予以肯定,但必須看到并承認,由于主觀與客觀、歷史與現實、人為與天然、經濟水平、地理位置、思想觀念等諸多原因,山東省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還存在以下問題,需要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一)政府和市場職責有待進一步厘清,政府缺乏主動性。在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中,政府和市場各自的職責和作用有待進一步厘清,政府與農民互動、外部力量推動與農民自動參與信息化建設的有機結合做得不夠。各地市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的形成基礎和機制發展不平衡,服務的整體水平還不高。部分地方政府在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等、要、靠”的被動思想,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與青島、煙臺、威海等省內經濟發達地區相比,菏澤、聊城等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的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無論在思想認識、服務質量、服務水平、服務方式和渠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二)基礎設施、資源開發利用、服務隊伍建設運營效率有待加強。山東省部分地市在農村信息化建設主體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利用、服務隊伍建設、運營效率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優化。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的評價與建設存在關注服務本身而忽視農民滿意度的傾向。在整個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中,政府力量大于市場力量,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依然存在,重工程前期建設,輕工程中期和后期的維護和監管。(三)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加強。與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甚至江蘇、浙江和廣東等國內其他經濟和技術相對發達省份相比,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新在山東省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建設所發揮的作用有限,與農業相關的核心技術難題仍然沒有解決,更談不上推廣和應用,缺乏國家級和國際級農業信息技術領軍人物和專業人才,致使相關科研成果難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這與山東省在最近5~10年經濟社會發展從全國領先,到落后于江蘇、浙江、廣東等傳統發達地區和貴州、河南等傳統欠發達地區的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有關。在互聯網及其相關技術迅猛發展,互聯網+概念和實踐風靡全國乃至全球之際,山東省的互聯網技術研發、市場化推廣應用水平相對落后,不可避免地波及和影響到我省農村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的水平和質量。(四)市場服務和監管之間的關系沒有完全理順,智能化、網絡化和數據化在農業信息服務體系中作用需要加強。由于所處位置、考慮問題的方式和角度、利益訴求等方面的原因,全省各級政府管理機構和人員配置,難以掌握并滿足全省農村農業信息化發展的真實需要。政府與社會資本之間如何開展有效合作,如何打造可持續的市場化商業模式,仍然沒有完全解決。(五)山東省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的融合、農村電子商務的應用、農業政務信息化、農業農村信息服務的便捷性和普及性、信息化發展支撐基礎等方面存在一定問題?;鶎愚r業信息化服務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離真正實現生產信息化、經營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務信息化還有較大距離。農業信息服務內容和方式的準確性、全面性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不足,有的地方脫離了農村的實際情況,沒有真正理解和把握農民的利益和訴求。
三、對策與建議
(一)進一步厘清農村信息化服務建設各利益相關方和參與方的作用、職責和地位。各級政府要在農村信息化建設中起政策主導作用,掌控和駕馭整個建設過程的方向性、長期性和戰略性事務,但要避免卷入過多的具體事務。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要從技術和信息角度服務于農村信息化建設。相關企業要充分利用和推廣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發現并滿足相關市場需求,培育和開拓市場。農民合作組織等第三方機構和農民本身,也要認識到農村農業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學會按照市場規律和規則來接受相關信息服務和技術指導,提升參與農村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進一步認識到在農村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和提升過程中,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共建、共享、共管”原則,組織政府、科研院所、企業、農民合作組織和農民的資源和力量,探索多元化農村信息化投入機制,共同出資、共享收益,整合農村農業信息資源、提升農村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力度和水平。要培養規范的農村信息化服務人才,加強規劃和管理,提升各參與方的信息化意識和服務意識,建設高效的信息化服務運行機制。促進農村信息化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建立政府、科研院所、企業、農民合作組織和農民之間的雙向和多向交流渠道,構建利益共同體,加強各方交流與溝通,增進彼此信任,最終建立農村信息化服務隊伍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三)處理好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的目標、示范、考核、獎勵之間的關系。將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市縣建設和考核落到實處,減少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要著眼于建設和提升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的本身,而非為了某些頭銜和獎勵來吸引公眾眼球和上級主管領導和部門的注意,真正為了農民的需求和農村的發展著想,不能讓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成為某些單位和個人實現個人利益和目標的工具和跳板。要建立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各參與方的工作、管理、技術、評價等標準體系,為今后的資源投入與配置提供決策基礎。(四)要將服務設施、服務隊伍、信息資源、社會環境等資源基礎轉化為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形成激勵機制、制約機制和保障機制。提升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內容的全面性、準確性、針對性、有效性以及農民對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過程的滿意度的方便性、及時性、經濟性、安全性。(五)提升山東省農村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認識和發展思路。山東全省已經認識并接受了過去10年,山東已經由全國領先省份滑落到與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的差距越來越大,在信息技術和發展思路等方面已經落后于貴州和河南等歷史上落后于山東的省份的新形勢和新現實的背景之下,來深化和細化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的速度和質量、宏觀戰略與微觀策略。在2018年中國進入新時代的歷史背景下,山東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農民合作組織、其他第三方機構、農民本身應該放下姿態、調整心態,謙虛地學習國內外在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尤其是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科學制定、真正落實各項新的和(或)后續政策和措施。
【參考文獻】
[1]王方.山東:農業信息化服務走向精準化[N].中國科學報,2015-01-28(6)
[2]熊春林.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3
作者:郭棟梁 王文博 鄔元娟 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 上一篇:房地產企業資金管理與風險控制
- 下一篇:灌區渠系工程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