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經濟管理現狀及建議

時間:2022-01-20 10:31:05

導語:新農村經濟管理現狀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經濟管理現狀及建議

摘要:現階段,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領導重視度不夠、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人員執政能力差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針對此,領導重視,加強管理;合理規劃,完善體制;產業化經營,整體帶動發展等對策建議,對于提升農村經濟管理水平是大有裨益,要點性知識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農村經濟;管理;建議

1前言

農村經濟是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好壞可作為衡量綜合國力的標準之一。現階段,國內經濟發展水平整體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上帶動著農村經濟的現代化發展。而順應時展趨勢,尋找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農村經濟管理模式,確保農村經濟上層次、上水平就顯得至關重要。

2新農村經濟管理現狀

現階段,與新農村建設規劃的速度水平相比,農村經濟管理尚未提升到應有的水平,更沒有適應新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情況,這與經濟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有著直接的關系。為此,確保農村經濟快速穩定發展,我們必要認清問題癥結所在,針對性提出解決策略。

2.1領導重視度不夠

我國中央領導機構對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視是可以從其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等看出來的,這些規章制度對農村經濟管理的規定都非常的明確,但是,這些文件到達了地方并沒有引起基層領導干部的足夠重視,所以導致了執行力度較差等問題的出現,自然農村經濟管理就不見效果。這種問題的產生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基層領導的思想還是停留在老的狀態中,并沒有把自己放置在為人民服務的位置上,同時,由于他們的文化素質在整體上看來還是比較差的,所以對經濟管理工作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以及要求,從而造成了很多的經濟管理制度的執行能力較差。

2.2管理體制不健全

當前,在農村經濟管理中還沒有完全確立和形成一種完全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管理觀念以及管理體制,農村管理制度中現有的管理格局以及管理體制同現在快速發展的農村社會、變動速度不斷加快的農村社會結構、農民多元化以及利益結構不斷復雜化的變化發展等要求不相適應。所以,這種經濟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就導致了很多的經濟管理活動沒有執行的依據,給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經濟管理活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同時,從農村經濟在機制管理上也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尤其是在協調相互之間利益關系、維護農民利益、農民訴求的表達等矛盾與糾紛的處理機制等存在的缺陷比較明顯。

2.3管理人員執政能力差

目前,農村經濟管理人員執行力差,現有水平上有待更進一步提高。總體情況而言,知識結構單一、執行能力差,尚不能適應多元經濟發展對農村經濟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同時,桎梏的舊思想,很大程度上都不能適應新時期農業經濟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3新農村經濟管理發展建議

3.1領導重視,加強管理

加強新農村建設經濟管理水平,各基層領導必須要給于足夠的重視,認識到農村經濟規范化管理對地方經濟及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意義。并就相應的工作進行必要的部署,提升農村經濟管理的規范化程。同時,注意加強涉經濟管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以現代化的眼光和科學化的態度,對待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此外,注意與基層民眾的聯系,確保全員監督、明主監督,切實保證民戶的經濟利益。

3.2合理規劃,完善體制

進行合理的規劃,是新農村經濟建設的基礎。而最終保障性工作的落實,則依賴于完善的管理體制。由此,新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核心,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管理方式的轉變,進行必要性的制度創新和體制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競爭體質的管理體制和管理理念。本著這樣的初衷,要求我們要勇于探索,改革創新,尋找新的途徑、新的方式、新的方法。在完善管理體制方面,一要轉變經濟發展理念,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實現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而轉型經濟結構,目前最重要的還在于農村勞動生產力的合理轉移,有效利用現有的農村資源。二要拓展農業產業鏈條,做到農產品深層次加工、拓寬農產品市場、多元化銷售途徑等,最終實現農業產業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三要注意科技元素的滲入,注意提升民眾的綜合素質,提高農作安全生產的保障,增強農村經濟的市場競爭力。

3.3產業化經營,整體帶動發展

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中,加工業發展可作為衡量勢力的重要標尺。由此,針對農業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加強農業經濟的管理水平,爭取國家政策扶持的基礎上,應積極發展農村加工業。結合地緣優勢,重點遴選加工基地,培育龍頭企業。同時,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內農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比如:針對農作種源需求不足的問題,重點培育涉種子龍頭型企業,政策及稅收方面給于優惠,積極引導,有效規劃,以此為軸心帶動周邊經濟的整體發展。

4結論

總之,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經濟的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了新農村建設的進度和質量。而順應時展趨勢,尋找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農村經濟管理模式,確保農村經濟上層次、上水平至關重要。而領導重視度不夠、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人員執政能力差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針對此,文章提出了領導重視,加強管理;合理規劃,完善體制;產業化經營,整體帶動發展等對策建議,以供參考和借鑒。

作者:邰賀春 單位:海倫市海倫鎮經濟管理中心

參考文獻

[1]張新紅.淺談“一免三補”后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2(,9):56-56.

[2]武衛敬.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淺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2):69-70.

[3]孫輝.淺析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路[J].中國農業信息,2012,(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