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問題探討
時間:2022-08-08 04:48:59
導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產生有利于推動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吉林省積極響應號召,首先選擇了采用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方式來發展吉林省的農村,提高農業水平。近年來吉林省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建設和發展進展較快,一些注冊的農民合作社的數量有明顯增加趨勢,而且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形式發展多樣化,以農機、農作物疾病防治、化肥使用說明等為主體的新型組織的數量也急劇增多,其目的是形成農民自己的組織,并且農民能夠通過組織來幫助自己的農作物生產高效,雖然組織的數量在增多,但是由于吉林省各地區的農業發展優勢不同,所以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組建出現失衡狀態,這就是目前吉林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現狀。
二、吉林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農民對于農村合作組織發展的認識不足。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低導致其在市場經濟體制中處于弱勢群體的地位,同時農民也是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重要組成人員,農民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所以他們對于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理解不全面、不清晰,他們關注的焦點就是眼前利益,對于農村經濟組織給農民帶來的利益認識不到位,所以吉林省政府就要針對這一問題作出努力,想盡辦法來提高農民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認識。2.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缺少資金支持。農民在我國的整體經濟中的經濟實力是有限的,因為他們每一年的收入依靠的是土地產量,再就是出外打工,作為服務人員,所賺取的金錢數量也是屈指可數,除去他們的花銷,他們的流動資金少,在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建設過程中,雖然他們很想去發展自己的組織,壯大隊伍,但是由于他們的資金有限,使組織發展受限,所以說吉林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個時候農民就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政府的優惠政策可以給予他們資金的支持,幫助他們參與到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中來,發展自己的農民組織。3.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直接決定著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失敗,所以要想順利地在農村建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首先就應該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在組織中,農民既是參與者,也。是行動者,需要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去指引方向,如果管理者可以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那么就會減少農民走彎路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這也會增加利潤,反之則會出現一系列的麻煩和問題,因此可以說一個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至關重要,這也是吉林省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
三、吉林省農村經濟新型合作組織發展的策略
1.加強對農民的知識和技術的培養,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提供人才。農民是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直接受益人,也是執行者,所以他們的思想意識、競爭意識和科學文化知識以及農業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吉林省的農民文化素質普遍低,意識淡薄,所以要定期對他們進行知識的培訓,并走入農民群眾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指導以及知識交流等,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素質,為加強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2.做好宣傳工作,強化合作意識。要想做好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宣傳工作,就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吉林省政策應該首先做好指引工作,從思想上改變傳統的老思想,管理者要從農村的實際情況出發,發揮帶頭作用,強化合作組織的共贏觀念,完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運行方案,優化項目合作,不僅要農民提高思想認識,也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進來,獲得真正的利益。3.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良性發展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市場的導向作用,全面了解市場的信息,以便供農民使用,在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時候要依據市場需要進行調整,因為只有滿足市場的需求,才能促使農業機構最大化發揮優勢。4.吉林省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農產品和市場上其他產品相比,在管理、資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劣勢,所以這就需要政府的扶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是由農民在自愿互利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自我服務組織,它主要關注的是所有農民的最基本利益,所以,在促進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過程中,迫切需要政府制定一定的優惠政策。
四、結束語
吉林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過程中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只要大家不斷總結經驗,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以農民最基本的利益為出發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最根本目標,那么就可以進一步推進吉林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欒云 單位:洮南市職業教育中心
參考文獻:
[1]張松.中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保險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9.
[2]趙維清.我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問題探討[J].學習與探索,2004(1).
- 上一篇: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創新研究
- 下一篇:淺談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