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研究

時間:2022-11-05 09:53:43

導語:強化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強化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研究

摘要:召開以來,黨和政府制定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將提高農村經濟作為當前經濟建設的首要任務,同時強調改變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水準,讓他們享受到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對我國綜合國力影響重大。因此通過改進傳統經營管理方式,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對于進一步發展經濟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主要通過對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及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重點闡述在新農村建設中強化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的問題和對策,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與經濟經營管理質量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問題及對策

經濟經營管理在我國農村經濟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明顯,在很大程度上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進程。通過對鄉村振興中背景下經濟經營管理存在問題的深入研究,給出改善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的相關對策建議,能夠切實加快農村產業化進程,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概述

新農村建設在政策方面而言,是我國加強農民生產,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決策。在開展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通過增強農民醫療保險等方面,保證農民的經濟利益。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還要對傳統的生產模式進行改革,通過引進新的技術加強安全管理、科學栽培,提高農副產品的安全可靠性。通過合理規劃土地進行開發利用,切實改善農民生活水平。農村經濟經營管理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需要不斷完善相關規章制度,通過切實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制定符合實際的發展任務。通過制定合理的經營預算,加強財務管理。另外,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應該時刻關注民生問題,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人才培養,降低農民的生存壓力。同時還應該重視對國家制定的新農村規章政策的培訓與學習,通過加強農村干部的科學管理,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有序進行。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經濟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規章管理制度不完善

鑒于客觀條件以及相關技術原因,我國在新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方面相對于發達國家還有非常大的差距。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產品質量與產量的改善。城市化建設在改變我國綜合國力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不平衡性。近年來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大量人才在城市發展中獲取更多的機會,因此從事農業經濟以及農村生產方面的人才嚴重匱乏。導致農業生產方面的先進技術得不到及時有效推廣,嚴重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二)農村專業人才較匱乏

在本質上講,農村經濟的經營管理涉及到的內容更多,相互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因此對于從事經濟管理方面的人才要求非常高。但由于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農村中的人才大量流失,更多的選擇去城市發展。當前我國農村中還存在一個重要現象,就是農村勞動力嚴重缺乏,由于城市發展為農民工提供了更好地發展平臺,青壯年勞動力更多的選擇到城市發展,導致農村勞力的大量流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農村生產效率,嚴重時還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地資源浪費。長此以往,新的技術得不到及時有效推廣,勞動力難以保證,我國的糧食供應也將出現一定的問題,最終阻礙我國新農村的建設進度。

(三)管理監督工作不到位

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技術人才,導致相關的監督管理制度難以建立。通常情況下,在繁重的工作環境下,容易出現身兼數職的情況,導致農村的資產以及集資等問題的運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嚴重時還會造成貪污腐敗現象。我國農村經濟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從事農業生產及經營活動。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我國在農業生產方面的機械設備不斷完善,但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特定的環境,也就是農作物的種植應該集中,這與當前的種植情況嚴重矛盾,導致我國的農業生產水平難以突破。

(四)農村經營收入不穩定

部分農村地區經營管理工作人員相比于其它經濟管理工作相關人員來說收入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并沒有在農村經營管理的全部預算中納入工資、經費等內容,這種情況下就使得農村經營管理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得過且過,這種資金收入的不穩定,影響了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

(五)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

農村地理位置相對較為偏僻,環境相對于城市來說較差,加之工作人員人數不多,交通不方便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落后,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較差,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積極性,經營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不高,也影響了經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加強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政策學習,保證隊伍先進性

做好新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黨的政策的貫徹落實工作,通過切實學習結合實際形成制度體系。通過政策帶動群眾從事勞動生產,根本上維護農民的利益。通過不斷加強政策學習,為區域經濟管理工作注入新鮮活力。

(二)積極引入現代知識與技術

新農村形勢下的發展應該不斷融入現代化知識,加快集體建設用地等制度的步伐,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政策,保證有效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通過還應該加快農業科技的發展,以科技為保證,通過先進技術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相關機構應該做到切實負責,技術支持及相應措施對農村產業結構進行調整,推動農業經濟的多元化發展,保障農民的經濟利益。

(三)不斷探索農民增收途徑

鄉村振興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農民收入實現共同富裕。因此通過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增加農民的收入渠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首先應該改善當前的生產情況,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還應該運用產業化模式,對農村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做好細致加工工作,為農村發展創造更優質的就業機會,進一步縮小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最后,通過政策上的傾斜,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務農,改善農村勞動力現狀,具體要積極開展政府補貼制度,通過城市支持農村、反哺農村,真正實現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目的,確保農民獲益。

(四)重視生態保護,確保農業生產穩定發展

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還應該重視生態保護,確保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具體應該對農業生產中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節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等。在農業生產中還應該倡導循環經濟發展理念,通過發展生態農業,做好農業生產與產業之間的協調發展。同時還應該大力發展水利建設,通過農田的基本建設,有效抗對洪澇、干旱等情況的發生,通過創建完善的生態環境,確保農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五)貫徹落實法規政策,提高執法能力

在我國農業經濟經營管理過程中,也應該重視法規的效率以及貫徹落實情況。通過建立健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相關規章制度,規范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第一、應該建立完善的制度力度,通過落實責任機制,完善監督執法制度,保證各司其職;第二、完善各類規章制度,做好有關農村經濟相關制度的學習宣傳以及貫徹落實工作,切實發揮出法規的作用;第三、應該建立完整的信息傳遞體系,相關部門應該通過設計監察機構,及時協調農業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確保農村經濟管理健康發展。

(六)重視農村經濟的產業化經營

產業化經營是對農村生產加工等一系列流程的統稱,通過產業化發展可以在農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對于留住技術性人才,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扶持具有重要意義。產業化發展還能對農村經濟進行更加合理的規劃建設,從而進一步縮小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距。

(七)深入基層,做好調研工作

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還應該積極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分析農業生產中存在的新的問題和各類狀況,積極探索解決方式。相關部門應該積極深入基層,做好調研工作,切實掌握阻礙農村發展進程的因素,通過研究分析,給出解決方案,確保國家政策的真正貫徹落實,帶動農村經濟的快速向前。通過種種有效的措施,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改善農民條件、提高農民生活水準,實現新農村建設。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農村發展背景下,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在不斷改革創新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只有通過對相關政策的學習和落實、積極引進先進管理理念、借助相關部門的協調能力,才能保證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敏.如何做好現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J].山西農經,2018(01).

[2]王民富.加強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J].黑龍江糧食,2017(07).

[3]左文麗.新農村建設強化農村經濟經營管理[J].南方農業,2016(09).

[4]王迎春.農村經濟經營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6(05).

作者:薛琳 單位:沈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