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服務論文:新時代農民教育問題的思索

時間:2022-02-18 10:13:50

導語:農民服務論文:新時代農民教育問題的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服務論文:新時代農民教育問題的思索

本文作者:周靜工作單位:中共河南省直機關黨校

國外開展農民教育培訓的成功做法

在農民教育培訓方面,國外一些國家起步較早,其培訓教育在提高農民素質,推動農業現代化等方面積累了可資借鑒的經驗。(一)經費投入向農民教育傾斜許多國家從經費投入和政策方面向農民教育傾斜。比如,美國把農業作為研究與開發長期投資的重點領域之一,對農業科技的投入自1958年以來以8%的速度逐年增加。德國政府將農民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以各農業學校及培訓中心的培訓計劃為參考,根據財政政策下撥???。在瑞典,政府每年向農業大學撥付4億克朗的經費,保證農業設備處于先進地位。在農業技術普及培訓方面,日本政府承擔全部或部分國家和地方舉辦的試驗研究所需的經費。(二)以立法保證農民教育培訓開展國外不少國家都制定了有關農民教育培訓的法律法規,依法治農是各國促進農業發展的根本。比如,早在1862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了《莫雷爾法》,規定聯邦政府通過土地獎勵的辦法,為各州開辦“農工學院”或“贈地學院”提供資金,發展農藝和機械工藝技術教育。《莫雷爾法》及其相關補充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聯邦政府通過資金資助職業教育的做法,對于美國以后職業教育穩步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而英國1982年頒布的《農業培訓法》、法國1960年頒布的《農業教育指導法案》、德國1969年頒布的《職業教育法》、韓國1980年制定的《農漁民后繼者培養基本法》等,都推動了農民教育向規范化、制度化方向發展。(三)對培訓機構進行管理和監督國外對農民培訓教育工作一般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和負責。比如,法國的農民教育由農業部主管,美國由農業部推廣局負責,英國由農漁食品部農業培訓局負責,日本由農民研修所負責,韓國由政府的農村振興廳指導局和農民教育院負責,承擔對農民的專業技術和職業教育。法國通過農業師范學院,為農民教育培訓提供高水平師資。許多國家還有以個人、企業為主體的培訓組織。法國、丹麥、荷蘭、日本由農民協會或其它社會團體組織負責對農民和農業徒工進行培訓。英國各地區有大批由社會、團體和個人興辦的業余農業學校及短訓班,如農工夜校、農民夜校、農技訓練班、農業青年培訓學校等。墨西哥也有60多個官辦和私辦的機構,專門從事對農民的職業培訓。為了保證教育培訓的質量,許多國家建立了嚴格的考試和認證制度,只有考試合格才能獲得“綠色證書”,才有資格當農民。比如,英國的農民教育培訓有17種證書,法國有4種證書,意大利的證書有技術工人證書、技術能手證書等。嚴格的考試和認證制度的實施為農民教育培訓提供了統一的可操作的目標,也為監督評估提供了統一的標準。為了保證農民培訓機構的培訓質量,各國還通過對各培訓機構的考評確定政府補貼水平,對考評不合格者取消其培訓資格,并對教師素質設定了嚴格的準入標準。(四)教育方法靈活多樣比如,英國的農民教育與技術培訓以農業培訓網為主體力量,再輔以高校及科研咨詢機構,基本形成高、中、初三個不同層次的教育結構,這些層次相互銜接,可以適應不同層次人員的需要。法國的農民教育國家和私人一齊開辦,職業培訓不僅深入到田間地頭,還落實到農民家庭。在日本,培訓組織不僅通過函授講座對高中學生傳授農技知識,讓他們親自體驗農業經營,而且還舉辦農民夜校、農民補習學校、農民培訓班,對農家子女進行各種專門的教育和培訓。

對推進新型農民培訓教育工作的思考

根據我國農民教育培訓實際,借鑒國外培訓經驗,筆者認為,轉變思想觀念,加大組織領導力度,采取科學的教育培訓方式,對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有著重要的意義。(一)進一步加大組織領導力度一是要建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市、縣、鄉(鎮)黨委政府應從實際出發,分別制定長期、中期和當年工作規劃與目標,并將之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組織落實培訓項目,強化統籌,協調解決農業、科技、教育等部門的合作關系,并加強對培訓工作的督促檢查和績效考核,從而把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推向制度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二是要分類指導,加強監督。要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和各類科研院所的作用,啟動農民培訓示范縣、鄉建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師資合格、功能齊全、運轉協調的培訓基地,以滿足農民多層次、多方向、多目標的教育培訓需求。還要加強對培訓工作的監督檢查,以保證培訓工作的有效進行。(二)不斷加大對農民培訓資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要不斷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應將農民培訓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并根據實際需要逐年增加投入。要建立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專項扶持基金和基地,相關部門可按照業務水平、服務年限等條件分級確定補助金額,并將新型農民的教育補助范圍擴大到一些社會上學有所長的自學成才者,對他們免費進行分類培訓。二是要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要吸引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農民教育培訓事業,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農民培訓融資機制,對農民培訓資金要確保及時足額到位,并實行項目管理。比如,開設專戶、設立專賬、專人管理,資金封閉運行等,做到??顚S?,使資金發揮最大效用。(三)實施新型農民培訓工程一是加強對從事農業生產農民的培訓。招收涉農專業的畢業生以及社會上有一定農技特長的農業人才,以現代適用技術和實用技術培訓為主,加大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環保技術等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使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學了能用,用能致富。二是建立多元化培訓機制。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培訓機制,是現代社會教育培訓的必然要求,若此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對高素質建設者的要求??蛇\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的“陽光工程”等形式,增強農民轉移就業的能力。同時,培育勞務品牌和勞務輸出特色村,降低農民外出就業的成本。(四)依法發展農村教育事業要根據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民培訓的要求,加強農民培訓立法工作。建議研究制定類似《新型農民培養條例》這樣的法律法規,把農民培訓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還要加強有關農民培訓法律、法規的宣傳,加大執法和督導力度,確保農民培訓工作在法制保障下正常有序地開展。各級政府要把農村教育擺到整個教育發展的優先地位,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努力整合優化現有的農村教育資源,積極改善中小學校的辦學條件,逐步解決拖欠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和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證農村適齡青少年上得起學、念得起書,培養造就更多的未來的新型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