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探討

時間:2022-12-10 10:39:24

導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探討

摘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對海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進行分析,綜合實際狀況探討分析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體系的戰略選擇模式,基于社會、經濟以及海南省實際狀況,探究了海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體系的完善策略與手段。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體系;海南省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就是在特定的政策扶持引導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以及其他輔助工具,通過多樣化的培育方式提升農民的知識、技能以及現代觀念,轉變傳統的農業方式,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能力,為新農村建設與發展培育出具有較高科技文化素質能力、專業農業生產技能以及具有現代經營管理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可以為新農村的建設奠定基礎。

1海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體系戰略模式

1.1強化頂層設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體系在構建過程中,要重視政策與制度的頂層設計,提供有效的保障與支持?;谛滦吐殬I農民的實際需求,分析社會及文化需求、制度等因素,以我國新農村建設為基本導向,培育出具有專業能力、技術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將其作為改善農業經營主體的中堅力量,突破傳統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制約,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在政策的支持與扶持下,要推動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提升農民群體的社會環境以及社會氛圍,吸引具有專業的知識、科技能力的青年農民[1]。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生產、經營以及服務。1.2制定完善的培育制度。在政策扶持以及社會的幫助下,對社會資源進行整合,通過制度激勵等方式扶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體系的建設。加強政策制度創新與約束力量,解決土地、資金等要素對農業發展產生的約束與影響。要改善新型職業農民的成長以及發展環境,制定完善的新型職業農民扶持政策,通過優惠政策的扶持,在金融信貸、保險、財政等領域基于支持,綜合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不同階段,配套完善的扶持政策重點,在教育資源的配合之下,構建完善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實現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認證以及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標準的新型職業農民準入以及退出制度,保障職業農民的合法權益,通過優惠政策的扶持,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完善新型職業農民的社會保障服務制度,實現海南農業現代化發展。1.3推動農業生產,實現產業升級。農民具有一定的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體系的構建基礎,對此在實踐中要將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帶動產業積極性與創造性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根本動力。在實踐中,要調整發展思路,以人為本,以海南建設自由貿易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為契機,實現產業的創新與集成,改革聯動模式,為我國農業發展奠定基礎,實現傳統生產保障性農業轉變為競爭發展性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在實踐中,要構建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系統,實現精致化、精準化以及精品化發展,實現農業轉型升級發展,拓展農業功能與范圍,提升農業資源的產出率,形成具有海南熱帶特色的高產、高質、高效農業,提升農業競爭能力[2]。

2海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體系的完善策略與手段

2.1構建良好環境氛圍。1)構建完善的土地使用權市場化流轉機制以及穩定的土地使用權制度。完善現有的土地承包權制度,明確農民的產權地位,可以實現土地資源配置,提升土地的利用以及經營效率,有利于土地使用權價值的實現,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可以提升農村社會經濟效益,對于農村的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2)明確農村社會地位,基于充分的尊重。農民群體因為收入、文化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其社會地位較低,而通過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升農村經濟收入,構建完善的準入制度,給農民充分的尊重,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內容。3)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完善現有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綜合海南省的實際狀況,整合社會資源,強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的建設,堅持以省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為主體,拓寬其他公益性專業的培訓以及教育服務機構,相關部門以及機構要綜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要求,綜合職業農民的特征,制定完善的培訓方案與手段。4)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體系呈現多元化的建設模式,在實踐中必須要突破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模式,鼓勵勞動力的流動,充分凸顯人力資源的內在潛能,實現呈現人才的雙向發展以及流動。2.2完善現有新型職業農民服務體系。在不同的產業之間呈現著相互作用,在不同的產業融合以及扶持下,可以快速發展新農村建設,培育出新型職業農民[3]。對此,在實踐中,必須要強化公共服務機構建設,通過專業化的服務組織,整合社會力量,在其他服務主體共同作用下強化農業服務體系的建設,構建標準、科學、完善的農業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科研發展、農科教一體化新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實現常態化、規范化以及科學化的發展,對農業生產進行系統監控合理布局,實現動植物疫病的系統化監督,保障職能明確,構建功能齊全,運行高效的農產品質量監督系統。在拓展新型職業農民服務內容的同時,要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為農民政策學習、信息收集、營銷活動開展構建有效的服務平臺,提升農業服務效率與質量。綜合海南省的實際狀況,發展趨勢,整合全國以及全球農業品發展趨勢,將生態化、信息化農業發展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重點內容,實現農業生產的技術轉型,構建高效、經濟以及具有一定經濟效益的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構建良好的環境。2.3重視新型職業農民職業教育。培育新型的職業農民,要綜合海南省的實際發展狀況,對不同層次需求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通過針對性的教育設計,構建基于提升農民素質為主要目標的、標準化培訓模型。利用“三輪驅動”職業素質提升體系以及“三維定位”之間的職業路徑規劃培訓,提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質量,構建高素質、新理念以及新技術構成的知識系統,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作為核心內容,實現專業化、多元化發展,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4]。整合海南省的農業職業教育資源,探討拓展職業農民職業教育的范圍與內容,從根本上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的綜合素質能力。2.4構建職業農民資格制度??偨Y發達國家的經驗,將農業生產、經營以及服務進行有效整合,提升農民的地位,實現農業職業化發展,充分借鑒、利用其他行業的職業準入制度,制定完善的進入標準。提升農民的職業地位,在實踐中必須要綜合我國的實際狀況開展,基于實踐基礎不斷的探索完善。通過政策的配套支持,才可以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組織制度提供有效保障。

3結語

海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體系的構建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內容,結合海南省建設自由貿易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實際狀況,以發展旅游休閑農業、現代服務農業、高新技術農業為主導,在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入出境等方面,進行統籌協調,探索更加靈活的政策體系、監管模式、管理體制,在政策的頂層設計,培育機構的輔助開展,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通過建良好環境氛圍、完善現有新型職業農民服務體系、視新型職業農民職業教育以及構建職業農民資格制度等方式構建良好的氛圍,可以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扶持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鐵玉.海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7,30(5):29-33.

[2]何曉瓊,鐘祝.鄉村振興戰略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支持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78-83.

[3]周艷麗,馬超俠.新型職業農民就業特征、成長路徑與政策調控研究——以海南為例[J].農業經濟,2016(8):62-64.

[4]周意堅,李甄,謝光偉.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職教與經濟研究,2015(1):1-5.

作者:劉賢文 單位:海南省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