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困境及措施

時間:2022-12-30 09:20:26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困境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質量安全困境及措施

我國農業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由于受到信息不對稱且流通不通暢的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始終存在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隨著歷史發展,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一直以來都沒有離開大眾的視野。農產品農藥超標、以次充好、食品添加劑過多以及濫用化工原料,制假售假等問題,一經曝光就會被筆伐口誅。從2003年“大頭娃娃”事件起,劣質奶粉開始被曝光并于2008年爆發得到徹查,中國奶行業受到了重大沖擊。國外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始于英國瘋牛?。ê喎QBSE)事件。自此,歐盟、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重新審視自己的法律體系,確立新的食品安全理念。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一旦涉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事件,就會引發人們普遍關注。

一、我國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現狀和困境

(一)現狀分析

為了有效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我國相關部門積極探索新模式,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從源頭上可追溯的農產品信息,確保農產品從生長到被食用,這期間的每個環節都要信息登記,保證能夠追溯。除了公布追溯體系相關的法律規范之外,我國在統一制定農產品標準、農產品編碼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國規定了6項農產品的國家標準,9項農業部的行業標準,這是關于農產品質量和安全追溯的一般性規范。我國第一部與生鮮和牛肉有關的追溯指南出版于2004年,該指南是對照國際物品編碼協會的有關規定制定的;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再次修訂,其中對標準和法律責任的規定進一步細化,其中指出標準應該逐漸與國際接軌,各行業人員都應該推動標準的形成與規范。國內有學者在現有編碼技術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探討設計了一種適于農產品供應鏈相關企業以及個體經營者使用的農產品追溯編碼方案,可面向不同流通主體,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當前我國也形成了關于產品的一套認證體系,在供應鏈上針對各主體的管理方法是HACCP體系,即表示危害分析的關鍵控制點,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綜合性的食品控制安全體系。它從采購、銷售、倉儲運輸等各個方面著手,進行追溯,確保食品的質量安全在各個環節都是有保證、可追溯的。另外HACCP體系中還涉及企業,要求他們建立一套召回機制,以應對突發情況,最大限度保護消費者的利益。2019年HACCP認證體系得到了GFSI的承認,這相當于我國獲得HACCP認證的食品生產企業,也得到了GFSI的承認,這就使得我們能夠與國際接軌,享受貿易福利。

(二)我國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困境

雖然追溯體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但是在建立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問題。首先是追溯系統的理論用途與實際應用不統一。政府對追溯系統前期的建設較為注重,而后期的一系列的維護及其他方面就輕描淡寫,這就嚴重影響到追溯系統作用的發揮,限制追溯系統的橫向發展。農產品追溯系統涉及政府、企業、消費者等多個主體,涉及層面廣,推廣難度大、成本高,這就使得私營企業需要承擔一部分費用,加劇了企業成本,這無疑給企業增加了很大的負擔。在政府補貼有限的情形下,追溯系統的運行會增加企業的額外成本,這將抑制企業的積極性。其次是追溯系統的選擇太多。目前市面上存在繁多的系統,這些系統影響著企業的選擇,例如上海市同時有尚源防偽溯源系統、中商防偽溯源系統等多個追溯系統,成功案例是伊利等知名度高的品牌。過多的追溯系統使得在應用過程中難以辨別與選擇。最后就是對追溯系統不夠重視。當前,我國的追溯系統信息提供不夠精確,對問題的追溯不能直達源頭。由于農戶分散、個體經營,沒有形成規模養殖,使得追溯不能精準確定。并且也沒有將先進的技術運用到農產品追溯的各個環節??傮w看來,國家對于追溯系統的利用率較低,追溯平臺領域和對象范圍較窄,可持續能力弱。

二、我國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舉措

《“十四五”規劃綱要》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高度重視,提出了進一步完善追溯體系的舉措。當前,公民的消費類型和行為發生了變化,注意力從吃得飽轉向吃得好,而政府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政策和措施也在轉變,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穩步推進,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可見的。首先,就是從試點中找突破。確定四個較為先進的城市進行了農業農村部的“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試點,通過試點來尋找突破口,獲取數據資料,為以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提供借鑒,同時也提高了農產品質量。2010年,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成立,這就標志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其次,在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方面也取得較大成效。其中主要包括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以及QS認證體系等。在體系的建立中,更加注重源頭的監管,突出基地管理和制度機制的建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追溯體系建設的目的在于將農產品自身不能表達的信息,轉化成人們能夠理解的文字、圖片或其他形式,使其能夠傳播,讓消費者能夠接收并理解,因此,源頭農產品質量安全尤為重要,我們要從源頭上抓起,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耙恢行暮腿竽K”是我國農產品追溯體系的主要構成,具體而言,指的是消費者、監管者、生產者三個模塊和追溯云端數據中心連接而成的統一整體,以確保追溯到農產品生產流通的每一個環節。上海市于2004年出臺了食用農產品安全衛生質量跟蹤制度,在該制度的監督下,能夠確保農產品的每個環節得到追溯。2015年國務院發布文件提出,應該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推動追溯體系構建工作,于2020年前構建出系統和健全的追溯體系,同時強調要多方參與,協同推進,共享追溯信息?!吨腥A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修訂,其中就提及使用信息化手段去收集以及存儲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日常生產經營信息。2017年6月,為落實中央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搭建成功,加強了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各個環節的監管,為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供了新的手段。

三、國外應對農產品質量問題的措施及對我國的啟示

(一)國外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措施

1.歐盟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措施歐盟為了應對瘋牛病而建立了農產品追溯體系,并且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食品安全白皮書》是歐盟于2001年出臺的關于食品安全的倡議書,其中指出要搭建獨立的食品權威機構。第二年,其出臺了178/2002號法案,確保對食品生產流通的各個環節能夠追溯源頭,供應商所提供的原材料,在調查時也必須能夠查到其源頭。并且在第852/2004號法案中,對初級產品(尤其以動物作為原料的)、飼料以及動物都需要留存記錄,以防問題發生時,能夠追溯其源?,F如今,歐盟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統采取的是EAN-UCC系統,它是國際通用的標識系統,能夠將數據交換、數據載體以及編碼體系集合在同一個系統里,這樣有利于保證產品安全。歐盟此舉是為了保持和加強對產品的信心,尤其是牛肉產品,在此法律框架和體系中消費者能通過標簽詳細了解產品的信息。同時也明確規定,一旦違反了法律,將受到懲罰,因此成員國必須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確保法律貫徹執行。2.日本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措施日本的信息可追蹤系統首先運用于肉牛生產供應體系,然后才向各個行業進行推廣,如此保證了商品的可追溯性,在商品包裝上可以查閱到每個環節的生產流通信息,已達到追溯的目的,保證消費者食品安全。其《食品安全法》也突出強調了食品生產流通各個環節的安全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必須對每個環節都嚴格把控,并推行農產品食品生產檔案記錄。2003年,日本的農林水產省先后發布了《食品可追溯指南》《食品安全基本法》等法律條文,建立了從田間地頭到大眾餐桌的安全供應鏈,保證了農產品追溯制度的建立與實施。其中“全農放心系統”是日本當時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可追溯系統。3.美國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措施美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似,也是首先通過法律手段,對質量安全問題進行預防和尋找解決方法。2001年通過了《生物反恐法》,就是為了在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以及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時,能夠及時追溯,找到解決措施。緊接著在2003年,出臺了《食品安全跟蹤條例》,其中指出需要對食品流通的全過程信息進行留存,這項規定也為日后美國可追溯體系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邢文英(2006)指出,從農業生產、包裝加工以及運輸銷售三個方面進行追溯是美國農產品追溯制度的主要內容,將這三個部分統一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不管是哪一部分出了問題,都可以向上追溯,查找原因。

(二)歐、美、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措施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是一個有著14多億人口的農業大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與我們息息相關。黨的十八大以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大家關注。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與發達國家相比,不足之處就是起步晚,發展慢,不均衡。因此,我們要積極學習發達國家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一套有中國特色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第一,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經驗,以詳細的法律為保障,并以這些法律為基礎采取積極的措施,以國家層面的基本法為核心,國家和地方相互配合,有機協調。第二,政府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力度。支持企業研發和利用區塊鏈技術,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并且能與國際先進的農產品追溯系統接軌,建設我國高質量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第三,發揮政府的統籌協調作用。積極發揮政府推動作用,鼓勵更多的企業來加入追溯體系,統籌協調資源,加強監管的力度。

作者:陶德超 姜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