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10-02 04:56:46

導語: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摘要:在世界崇尚“綠色消費”的大背景下,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種植業轉型升級,既是農業發展的要求,更是農民的期盼。針對當前章丘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本區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發展對策,以期促進本區綠色高產高效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綠色;高產高效;產業結構;科技支撐;對策

章丘區地處泰沂山區北麓,南依泰山,北臨黃河,東北為長白山脈。地勢自東向西北傾斜,南高北低。地貌類型多樣,自南而北依次為山地、丘陵、平原。山地、丘陵、平原占全區總面積的比例分別為30.8%、25.9%和43.3%。土地資源豐富,土地總面積1719km2,其中耕地面積7.97萬hm2,園地0.39萬hm2、林地1.54萬hm2。水資源充沛,年均水資源總量5.7億余m3。章丘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季風區的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3.8℃,年平均降水量600.8mm,平均年無霜期192d。

1農業發展現狀

1.1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優化

按照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統籌城鄉發展,采取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糧經作物比為58∶42。綠色糧食、大蔥、畜牧等主導產業發展較快。

1.2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

實施整合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高標準糧田建設等農田基建項目,高標準農田達到65萬畝。落實國家、省、濟南三級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小麥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穩定在96%以上,玉米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6.8萬畝,其中節水灌溉面積17.45萬畝,耕地有效灌溉率達到77%。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80萬畝,糧食生產實現了“十四連增”。蔬菜播種面積37.36萬畝,總產量172萬t,其中章丘大蔥12萬畝,總產量58萬t,西瓜(甜瓜)等瓜類6.3萬畝,總產量19.6萬t。林果面積8萬畝,總產6.5萬t。

1.3“品牌農業”發展較快

近幾年,集中打造了章丘大蔥、明水香稻、白蓮藕、鮑家芹菜、柴家韭菜、相公莊金銀花、北房淺水藕、前營韭菜、高家土豆等50多個特色種養基地,形成了黃河西瓜、高官寨甜瓜、寧家埠西紅柿、龍山大櫻桃、官莊花卉、辛寨種苗等10多個高檔次設施農業基地。申請注冊農產品商標147個,其中章丘大蔥、明水香米通過“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認證;“章丘大蔥”商標進入中國百強農業公用品牌行列,品牌價值達到22.74億元,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章丘大蔥、明水香稻、龍山小米三種名優農產品通過“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萬新牌”章丘大蔥被命名為“中國名牌農產品”,“平陵牌”龍山小米被命名為“山東省名牌農產品”。榮獲“中國果菜十強縣區”和“中國綠色果菜之鄉”榮譽稱號,辛寨鎮被評為“山東省芹菜生產第一鎮”。

1.4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

章丘被命名為全國食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市,全區標準化生產經營面積達到85萬畝,建成350個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22個農產品產地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認定面積7.6萬hm2。202個農產品通過“三品”認證。

1.5休閑觀光農業初步發展

按照“三生”(生產、生態、生活)要求,努力拓展農業休閑、觀光、生態、教育等綜合功能。開發了蓮花山勝水禪寺風景區、官莊鄉九鼎山園區、三王峪、錦屏山農業生態園、明水百脈生態農業園、黃河萬畝生態農業示范園等10多處農業綜合園區,初步形成南部山林、中部泉水、北部沿黃三條農業觀光帶。

2存在的問題

2.1產業結構層次低

農業產業結構層次低,農民就業主要集中在農業生產環節,農產品加工、流通服務業發展滯后,農產品多處于初級產品階段,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民增收受到限制。2.2抵御自然和區場風險的能力低農業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雙重影響,其中自然風險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只能盡可能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做好減災防災工作。章丘區農業基礎設施仍然較為薄弱,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市場本身變化無窮,風險產生的原因錯綜復雜,同樣的市場大環境每個企業的應變能力、抗御能力各不相同。

2.3規?;a水平低

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提高經營效益,大批量、標準化生產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但目前章丘80%以上的耕地仍然為小規模分戶生產經營,投入產出率低,種植作物種類和品種難以統一,栽培技術參差不齊,推行各項標準化生產技術難度較大,與客戶大數量、高標準的農產品要求形成矛盾。

2.4外向型農業發展滯后

農產品整體面對的消費層次較低,高檔、高附加值農產品比重偏低,難以與國際市場接軌,外向型農業發展滯后。

3發展對策

隨著生態文明的提出,綠色消費文化悄然興起。在我國隨著城鎮居民收入水平不斷的提高,生活消費方式與觀念日漸轉變,綠色農產品逐漸得到城鎮居民的認可,綠色農產品需求日趨增加,“三品一標”農產品消費需求強勁,鄉村旅游、鄉情體驗、觀光采摘等休閑農業旅游產品倍受城市人青睞。在世界崇尚“綠色消費”的大背景下,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種植業轉型升級,既是農業發展的要求,更是農民的期盼。當前,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和思維慣性還具有強大的束縛力,現有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粗放增長方式的轉變還需要假以時日,固有體制機制的創新還必須付出艱巨的努力。

3.1進一步提高對發展綠色高產高效農業極端重要性的認識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不斷加強“三農”工作,進一步發展本區綠色高產高效農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富裕章丘、和諧章丘、幸福章丘的必然要求,是促進農民不斷增收、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的重大任務。因此,應進一步提高對發展綠色高產高效農業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危機感,堅持“三農”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不動搖,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任務不放松,支農惠農的政策力度不減弱,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不松懈。

3.2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促進綠色高產高效農業不斷發展的投入保障機制

增加農業投入,是發展綠色高產高效農業、強化農業基礎的迫切需要。必須不斷開辟新的農業投入渠道,逐步形成農民積極籌資投勞、政府持續加大投入、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特別要抓住當前經濟發展較快和財政增收較多的時機,繼續鞏固、完善、加強支農惠農政策,切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實實在在為農民辦一些實事。

3.3進一步加快農業基礎建設,不斷改善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發展的設施條件

改善農業設施條件,是發展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的重要內容。經過幾年的開發建設,本區的農業基礎條件有了不斷改善,但是,部分地區特別是南部山區,農業生產條件依然不夠完善,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依然較弱。因此,建議下決心增加投入,加強基礎條件建設,促進本區綠色高產高效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3.4進一步提高耕地質量

強化和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切實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規模。合理引導農村節約集約用地,切實防止破壞耕作層的農業生產行為。加大土地復墾、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加快實施沃土工程,支持有機肥積造和水肥一體化設施建設,鼓勵農民發展綠肥、秸稈還田和施用農家肥。

3.5進一步推進農業科技推廣與創新,不斷強化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

科技進步是發展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的根本出路??傮w說來,章丘區農業科技推廣與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不斷加快,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定不足,比如: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管理體制不夠理順、現行職稱評聘制度不夠完善、農業科技推廣經費投入相對不足、農業科技人員知識更新相對滯后等。因此,應著眼增強農業科技推廣與創新能力,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高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以促進本區綠色高產高效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3.6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發揮農業的多種功能,服務城鄉居民

近年來,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能力的增強,更加注重食品的新鮮和安全,要求高質量的農產品。那些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也更渴望利用更多的休息日到鄉村,到田野去,回歸自然,休閑度假,體驗農業文明。章丘區位于省會濟南半小時都市圈層內,因此,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是章丘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都市型現代農業是融生產性、生活性、生態性于一體的現代化大農業系統,它不但滿足城市居民對鮮、特、優、新農產品需求,還要改善城市的生活環境,提供休閑體驗娛樂場所。

3.7進一步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不斷提高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的產業化水平

龍頭企業是引導農民發展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的重要帶動力量。通過貼息補助、投資參股和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建議章丘區財政專門安排扶持農產品加工的補助資金,支持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完善農產品加工業增值稅政策,減輕農產品加工企業稅負。落實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各項政策,逐步增加財政對農業產業化的資金投入。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應積極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金融機構應加大對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重點解決農產品收購資金困難問題。有關部門應加強對龍頭企業的指導和服務。

3.8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市場服務,不斷提高章丘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認真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加快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在重點地區、品種、環節和企業,加快推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實行農藥、獸藥專營和添加劑規范使用制度,實施良好農業操作規范試點。繼續加強農產品生產環境和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搞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依法保護農產品注冊商標、地理標志和知名品牌。加強對農資生產經營和農村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監管,規范市場經營秩序,不斷提高本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本區綠色高產高效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陳冬梅 李真愛 張述霞 單位: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農業局農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