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下觀光農業發展路徑研究

時間:2022-07-30 11:16:54

導語:綠色發展下觀光農業發展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發展下觀光農業發展路徑研究

一、發展觀光農業與綠色發展進行結合的意義

在農業休閑娛樂旅游業的不斷創新發展背景下,農業觀光業類型種類,更加豐富。目前觀光農業中主要包含農家樂、生態旅游、休閑度假以及特色美食等方面。站在農村地區發展方面來說,觀光農業對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主要作用于社會的經濟效益的提高,切實遵從綠色社會的指標,發揚農村文化。(一)切實提高經濟效益。觀光農業是農村實現改革推動的產物,是切合農業和機械業、農業與第三產業進行結合的結果,推動觀光農業發展,不僅改變了黑龍江農村地區環境,更是給農村地區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觀光農業旅游業的發展少不了與之對應的服務設施,因此可以推動黑龍江地區的經濟發展。(二)實現農村綠色建設。在對農村經濟進行改革城鎮化的進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的經濟效益,要全面推動黑龍江農村的產業結構,使農村觀光旅游業不僅能夠給當地居民帶來收益,還能使綠色發展的發展宗旨深入人心。因此,無論是站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還是文化發展方面,在黑龍江省推行觀光農業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綠色發展背景下黑龍江農業特色產業

我國目前為主處于重要的社會轉型時期,觀光農業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面對著社會上較為重視的綠色發展壓力。要積極把握住改革的機遇,遵從綠色社會的目標,推動農村建設。(一)黑龍江農業特色產業。黑龍江鮮食玉米的發展較好。2018年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高達60萬畝,其中發展較大的加工企業就有40多家,在全國地級市面積最大,品牌效應最廣,更有“綏化鮮食玉米”的地理標志。慶安大米的發展也不錯。目前水稻種植面積為152萬畝,全縣的加工產業有56家,龍頭企業24家。慶安大米獲得了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價值108億元。除了以上兩個知名產業,還包括富硒、大豆、毛蔥、辣椒還有漢麻等都是黑龍江農村區域特有產業。(二)政策機遇。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新農村的建設穩步推進,為了縮小農村和城市的差距,對農村的設施建筑,地區生態環境都得到了社會上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國逐漸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農村的政策規劃,為各個農村綠色農業觀光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在黑龍江,政策推出減少一定條件的公司企業的部分稅收,免收符合條件的增值稅等,推出這樣政策的目的就是推動觀光農業的發展。

三、綠色發展背景下觀光農業面臨的調整

在城鎮化建設中,觀光農業的發展是決定性因素,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村經濟效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但是,我國目前的觀光農業依然處于初級探索階段,需要進行及時適當的調整規劃。(一)數量增加,質量不高的現象。截至目前,觀光農業進入到無序化發展階段,這也是阻滯農村觀光農業持續化發展的影響因素。觀光農業的市場是非常大的。近年來,在政策環境方面,我國各地區都加強了觀光農業的建設強度,從而引發了觀光園的建設速度過快。然而質量并沒有隨之上升,也是千篇一律,沒有各家的特色,在勞動力服務人員方面也主要是找的農民,這樣一來,無論是在服務人才上還是在技術服務上,都有一定的缺陷,這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做出及時的調整,阻礙了觀光農業的發展。目前農村的觀光農業在娛樂項目上都是相似的,沒有特色,農民文化的開發不夠充分,大多數只停留在果園的采摘開發上,只存在對基礎農業經濟形式的開發上,并沒有企業的特色創新性。因此,應引導各個公司企業的農民站在綠色社會的角度考慮開發資源,每家公司企業都具有本身的不同特色,并尊重還原農村本身具有的生態環境,運用適當的科學技術來創新觀光農業。(二)阻礙因素。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基礎較為薄弱,經濟基礎以及技術支持都跟不上節奏,再加上部分經濟較為落后,部分觀光農業是由當度農民自己開發的,無論是在勞動力服務人員還是在科學技術基礎支持上遠遠不足,無法對觀光農業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調整。此外觀光農業也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在以農產品為基礎的觀光農業上,季節性影響更大,周期較短,旅游淡季時間長,都會造成資源損失。因此對于以上問題,應做出適當的調整,例如可以在適當的季節開展適當的農業活動。(三)具體發展路徑。創新路徑指的是在尊重農村本身具有的農業特色基礎上,適當的運用科學技術進行創新改造,對觀光農業的各個特色要點進行規劃。要對觀光主要人群進行心理分析調查,只有滿足了顧客的需求,充分抓住顧客的心理,進而針對性的對觀光農業資源以及生產產品和農村文化進行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出當地的特色文化,從而找到傳統與現代的契合,形成創意元素。

四、結束語

在新形勢下,我國的生態環境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改革,要抓住機遇,將農業觀光和綠色發展進行恰當的結合,為實現綠水青山轉變成金山銀山的目標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李煜,熊玉蘭,王永康.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綠色發展”問題探究[J].相潮月刊,2017(6).

[2]倪珊珊,戈弘揚.我國鄉村旅游微型企業生態化發展路徑研究以及探討[J].農村經濟,20118(12):104-106.

[3]黃丹楓,謝建新,侯子宇.后現代農業經濟時期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經貿,2017(7):43-46.

作者:王瑋珣 單位:黑龍江省綏化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