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高產栽培技術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02 06:21:00
導語:辣椒高產栽培技術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從品種選擇,苗床制作、管理,適時播種,適時定植和田間管理等方面介紹了辣椒高產栽培技術。
辣椒是湄潭縣新南鄉栽培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近年來,人們對種植辣椒的積極性相應的提高,種植面積逐年增加。通過近幾年的試驗示范,把辣椒種植建設成高產示范帶,輻射帶動周圍群眾,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筆者根據工作實踐將辣椒單產4500kg/hm2的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品種選擇
根據湄潭縣新南鄉的生態類型和市場需求,把適應市場的高產優質品種定為用種目標,堅持區域布局,合理密植,以選用成熟期一致,抗逆性強,坐果率強,味道香辣的品種為主,如韓國辣椒,遵椒一、二、三號,朝天王等。
2苗床制作
2.1苗床選擇選擇背風向陽,未種過茄科類作物的蔬菜地、玉米地等作苗床。苗土要細、面要平。
2.2苗床營養土配制每公頃大田約需要苗床地150m2,需腐熟渣肥或干豬糞3000kg、過磷酸鈣30~45kg、硫酸鉀15kg。苗床以1m×10m為1廂,每廂苗床拌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25kg與苗床土充分混合均勻。然后澆透清水,輕輕壓平,再用細刀劃成小營養塊,每塊長寬約5cm,每廂苗床可制4000塊左右。
3播種管理
3.1浸種消毒選晴天曬種2~3d,種子用55℃的溫水浸種,冷卻后再浸泡5~6h,放入1000倍多菌錄液中浸30min消毒,然后放在28~30℃的環境中催芽,待7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3.2播種時間以2月上、中旬為宜,每塊營養塊土播1粒種子,播后用細土覆蓋0.5~1cm厚,再覆蓋薄膜,用土壓緊四周,并搭小拱棚雙層膜育苗。
3.3苗床管理育苗初期做好保溫防凍,促進早出苗,出齊苗;中期合理調節溫濕度,防止燒苗,立苗后,可揭除地膜;后期加強幼苗鍛煉,防止徒長,遇高溫時,白天可揭開拱棚,使四周通風。發生苗期病害時應立即噴藥防治,可噴70%的甲基托布津或克病靈1000倍液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在移栽幾天前逐漸揭去農膜煉苗。
4適時定植
4.1定植時間營養塊土育苗移栽以4月中、下旬為宜。
4.2整地移栽選擇未種過茄科類作物的田土栽培為宜,提倡辣椒與水稻、玉米輪作。提前10~15d整地,以1.33m開廂為宜,在廂面中間開淺溝(溝寬20cm、溝深10~17cm),溝內按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肥2.25萬~3萬kg,露地栽培每公頃加辣椒專用肥600kg、硫酸鋅45~60kg、硼肥7.5kg,混合然后覆土蓋溝,待移栽。
4.3合理密植寬窄行移栽,雙行單株定植,寬行66.66cm,窄行50cm左右,株距26.66cm左右,每公頃栽約6.45萬窩,栽苗后及時淋清糞水定根,并用農藥進行防蟲。
5加強田間管理
5.1早施提苗肥椒苗定植成活后10~15d,每公頃用清糞水2.25萬kg+尿素75kg提苗,以促根、莖、葉的生長。
5.2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后10~15d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封行前進行第2次,除草應與化學除草相結合。芽前除草劑主要選擇乙草胺,苗后除草劑主要選擇金草克、蓋草能、賽鋤等,每公頃用藥劑900~1200ml對水450~750kg噴霧,除草效果最佳。
5.3穩施花肥辣椒開花而果實尚不多時,每公頃用清糞水2.25萬kg+復合肥300kg淋窩并噴施開花素葉面肥,以滿足開花、分枝及結果的需要。
5.4重施果肥辣椒植株大量掛果時,因需肥量大,每公頃用清糞水2.25萬kg+專用復混肥600kg淋窩,并噴施高鈣磷酸二氫鉀0.3%溶液+0.2%尿素葉面肥,在采收1~2次果后,每隔10d分別噴1次。
5.5病蟲害防治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措施為基礎,化學防治做保障,采取“抓住適期,主動出擊,全面用藥”的防治策略,減輕或控制辣椒病蟲害的發生。化學防治時要注意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以保證辣椒的品質,促進農民增產又增收。
6適時采收
辣椒可連續結果多次采收。一般在花凋謝20~25d后可采收青果。為了有利于上層多結果及果實膨大,提高產量,第1、2層果宜早采收。其他各層果宜果皮由皺轉平、色澤由淺轉深并光滑發亮時采收。采收盛期一般每隔3~5d采收1次。若以紅果作為鮮菜食用的,宜在果實80%~90%紅熟后采收;制干辣椒要待果實完全紅熟后才采收。采收宜在晴天早上進行。
參考文獻
[1]龍超榮.平衡施肥在辣椒種植中的增產效果[J].農技服務,2007,24(1):28-29.
[2]李國君.粵西地區水田冬種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07,24(1):6-7.
[3]李士敏,朱紅,鄭明強.辣椒生產管理專家咨詢系統的研究開發與應用[J].貴州農業科學,2007,35(4):27-29.
- 上一篇:長期失喉者再造術探討論文
- 下一篇:開胸術后閉式引流管護理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