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本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

時間:2022-04-28 03:21:53

導語:人力資本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力資本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

摘要:社會的發展和變遷需要各類資本的配置,而隨著科學理念的不斷提出,對于資源的需求也從一般有形的物質資本轉變一些無形的資本。即如人力資本、人脈資本以及市場資本等等。雖然我國是人口大國,但是市場對于人力資本的重視度卻從未改變,特別是對于一些專業技術人才以及綜合性人才的需求,而研究其對于我國經濟增長,特別是地區經濟增長的作用,將有利于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關鍵詞:人力資本;農村地區;經濟增長;分析運用

雖然農村地區屬于我國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但是其對于經濟增長的渴求度也遠遠超過了城市,物質資本雖然可以作為判定標準,人均收入不足,同時物質資本積累周期較長也是目前存在的實際狀況。而相對而言,相關研究曾指出,農村具有較為豐富的人力資本,可作為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筆者將通過本文,就人力資本對農村經濟長的作用方面,展開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一、人力資本與農村經濟增長的關系表現

截止到目前而言,無論國內外的專家或者學者,對于人力資本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依據[1]。即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著名經濟學者盧卡斯(RobertLueas,1988)和羅默(PaulRomer,1990)曾經就把人力資本作為經濟增長模型的一個變量,這也是證實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關系存在的簡單關系。而我國國內對于兩者關系的研究主要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即21世紀初期,即如2004年,侯風云、徐慧等就提出了內生增長理論,然后剖析人力資本的外部特征,而且也將城市與農村兩個不同地區的人力資本進行對比,即指出前者人力資本溢出表現為內溢;而后者則恰恰相反。由此得出農村人力資本能夠有效推動城市發展;而到了2005年,李勛來等學者則提出了國內農村人力資本與農村經濟增長的聯系的研究成果,同時得出結論物質資本投資造成的作用最多,而勞動力和人力資本造成的作用更小,而產生這一差異結論的原因還是由于當時農村勞動力投資與力資本投資增長遠遠低于物質資本增長;而2009年,朱長存、馬敬芝也在《農村人力資本的廣義外溢性與城鄉收入差距》中大概估出了農村如果出現人力資本轉移,則會產生外溢性價值的具體數值,進而還分析出了城鄉收入的差別,同時得出縮小差別的主要解決方案是采用降低人力資本外溢性的手段;而周群與王大勇也提出了《人力資本的外溢性與經濟增長一基于1990-2004年中國數據的實證檢驗》,并且以盧卡斯人力資本溢出模型對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聯系進行分析,同時也區分了加入人力資本外溢的條件與不加入外溢條件。而目前來說,針對兩種情況進行區分考慮的研究相對較少。

二、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

1.提升農村農民的生產力

對于農村生產力的理念,簡單來說就是在固定資源條件下,對資源進行加工利用,最后獲得生產的能力。而對于人力資本投資來說,則可以明顯提升農民整體的素質水平,而且還能夠強化運作于農業生產的勞動質量,另外,農民不管選擇何種技能學習渠道,都可以讓他們有效吸取技術理念,進而獲取對于成本利潤的管控能力。這也是根據世界有銀行的調查資料所得的,即世界銀行曾經運用糧食作為衡量農業生產力的指標,同時將低收入農業國家的農民知識水平進行橫向對比研究,最終得出受過四年初等教育的農民的糧食生產產量并不會高過未收到教育的農民。

2.強化農民配置資源能力

首先,因為人力資本投資的主要作用是提升農民對于自身目前有限資源的合理配置水平,同時大大提升資源利用率,并且將其與農民個人收入進行聯系分析,最后得出資源配置科學性會讓農民社會、產業以及區域等多方面實現流動,最后保證配置能力的需求。而且能夠體現資源配置的優先性要高于農業正常的生產活動。

3.提供農民信息收集能力

對農民來說,一般進行農業生產活動之前,都需要進行相關信息的獲取,即如生產活動的類型以及機遇信息。而強化農村的人力資本投資則可以在側面上提升農民的信息認知能力,即從信息中獲得更多有用的資料;而且生產力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的創新也讓農村經濟對于人力資本的結構需求得到相應的改變,同時能夠讓農民通過信息收集及時獲取機會,并且調整他們錯誤的就業思想,進而對于經濟的管理也是一種改變。所以綜上所述,人力資本投入可以強化農民信息收集能力,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同時也能強化他們的人口素質水平提升。

三、發揮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策略

1.調整人才培養,普及人力資本投入計劃

要發揮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最先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資本的思想需要調整,特別是對于人力資本投入的科學認識,同時對于傳統評估人才的方式,即以單一學歷進行評估,而是應當對于人才的價值觀念具有一定認識,即如一些具有一技之長的人才等等,同時強化教育宣傳工作,普及農村地區人力資本投入計劃,調整整體農村思想觀念,重視人力資本投資,同時鼓勵農民不斷加入高等教育,以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為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帶來重要的貢獻。

2.普及初等教育,降低低素質人口比例

基礎教育問題也是目前農村地區較大的問題,特別是對于目前來說,人口素質的低下往往也是由于初等教育未能普及造成的,甚至會影響到下一代的基本教育。所以對于強化人力資本投資來說,政府的獸藥任務是對農村地區進行基礎教育普及。即如九年義務教育落實免費與普及政策,同時加大基礎教育的政府經費投入,同時加大農村地區的教師隊伍建設,除了對于隊伍的人數進行拓展,還需要完善教師整體的素質以及能力以滿足農村教育需求。

四、結語

從研究以及目前的諸多現象表明,人力資本的投入對我國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是顯著的,但是不可忽視的是資本外溢對于人力資本產生的影響明顯,因而需要進行更加詳盡深入的研究。

作者:張亞娥 單位:中共渭南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1]王旭輝.區域人力資本配置、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理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4,30(11):19-20.

[2]賈彧.農村人力資本對農村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12,12(14):142-144.

[3]龔立新,楊飛虎,吳良.人力資本對農村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來自江西省的數據檢驗[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04(0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