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對策

時間:2022-03-28 08:29:55

導語: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對策

摘要:農村經濟管理活動主要以國家的經濟政策條件、市場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環節為依據展開,它需要和市場經濟條件相結合,在整個過程中不僅要合理規劃生產過程中的各要素,同時還要有效協調生產資料中的生產過程,使農業經濟發展更加規范化、合理化。農業經濟發展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保障,因此有必要對農業和農業經濟進行詳細了解。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措施

我國是農業大國,為了滿足社會經濟建設需求,必須對農業發展進行有效的經濟管理,隨著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展開農業經濟管理,對于推動我國整體農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性意義。實際上農業經濟管理是農業發展的核心內容,這與我國農村發展趨勢以及國家經濟政策緊密相關,因此要想將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做好將會困難重重。

一、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問題

1.農民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認識不足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要求盡快實現農業經濟產業化,推動農業經濟向現代化方向發展,必須將農業發展的目光放長遠,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為了健全和完善農業經濟管理,政府出臺了很多文件,然而由于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不高,多數農民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認識不夠,因此不能積極配合政府提出的政策與方針,這種情況下很多政策都得不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加上地方政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水平不高,使得農業經濟發展停留在家庭式作坊的層面上,不能實現共同發展進步,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未建立新農村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

雖然當前我國市場經濟得到了長遠發展,但是始終缺乏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視,因此農業發展遠遠比不上工業發展,尚未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相符合的管理體制,農業經濟管理制度也不能與農業整體社會結構相適應,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嚴重滯后,從整體上來看農業經濟管理活動缺乏執行力。這對于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來說極為不利。3.農業經濟管理中管理隊伍不專業在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首先應建立起一支專業的、高水平的管理隊伍,然而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根本不具備該條件,所以要想更好的展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急需解決農業經濟管理隊伍缺失的問題。我國農村不管是從經濟條件、地理條件還是從管理水平上來看,都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論,所以對經濟管理方面人才極度缺乏,對于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來說這絕對是一個硬傷。

二、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如何展開農業經濟管理工作

通過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出,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上問題很多,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要想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我們必須針對上述問題拿出有效的解決對策,這樣才能使農業經濟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1.積極轉變農業經濟管理模式

隨著社會與時代的發展進步,我國農業經濟也在逐步轉型,當前農業經濟管理已經與新農村建設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相結合,農民的整體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高,人們開始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上。所以,農業經濟發展不能再繼續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商家們良心的一種體現。從整體上來看要想實現農業經濟發展目標、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積極轉變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模式,進而與我國市場經濟建設要求相符合。

2.完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體系

要想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降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做好,首先需要在現有經濟管理制度基礎上進行完善和優化,順應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建立管理體系,這樣才能使社會經濟變化要求得到滿足。與此同時,農業經濟管理思想的轉變也非常重要,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只有及時更新農業發展觀念,完成新型農業經濟結構的優化工作,這樣才能不斷推動農業經濟增長方試的轉變。此外,還要充分重視對農產品的深加工,促進農產品多元化發展目標的實現,切實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障。

3.重視管理人員的管理職責

農業經濟發展與經濟管理工作直接相關,管理人員應充分重視農業經濟發展,充分重視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明確管理人員自身應具備的管理職責與任務,并利用規范的方式管理各項工作?,F階段國家正在新農村建設的道路上,這種情況下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地方政府應充分重視農村經濟發展,明確農業經濟管理的價值,定期舉辦農業管理培訓及教育活動,只有通過培訓合格才能正式上崗,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和教育使管理人員清楚農業經濟的重要性,了解農業經濟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4.積極推進農業經濟管理產業化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政府應加大對農業經濟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為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并積極從外地引進現代化設備,吸引高素質、高水平的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同時,還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合作社,充分重視對原料的生產與深加工,切實將原料加工基地規劃工作與特色產業園建設工作做好,進而滿足當前我國建設新農村的需求。農業龍頭產業要重點扶持,加強市場、企業與農民之間的聯系,此外,相關部門應該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為其提供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優化,利用政策指引促進其發展,將專業化合作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最終不斷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中還有很多問題存在,廣大農民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認識不足,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也未得到建立,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也不高,這種情況下必須提升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廣大管理人員對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認識程度。總之,經濟管理必須與現在的社會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進行創新與改革,最終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穩步向前發展。

作者:袁三軍 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海濱.在新農村建設的宏觀背景下重新審視我國農業經濟結構的變化趨勢[J].經濟問題探索,2007,05:23-28.

[2]王迎,王迪.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09:76-77.

[3]于長杰.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經濟管理的發展和趨勢[J].中外企業家,2016,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