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時間:2022-10-02 02:27:02
導語: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很快,農業經濟也發展的更加集群化與生態化,在很大程度上穩固了農業基礎地位。在農業經濟管理中通過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讓發展模式更加科學化,尤其是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更需要走信息化道路。但與此同時,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中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只有盡快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簡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就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
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經濟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在土地上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讓土壤滿足人們正常溫飽供給,還要促使農業產品質量和產量的提升,帶動農民實現增收致富的目標。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應該促使農業經濟增長更加科學化,農業經濟管理需求注重提升信息化水平,這樣才能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1農業經濟管理中信息化的重要性
信息化在推動傳統農業轉變為知識型農業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對知識型農業來說,其基礎是生物工程,通過現代化技術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讓農業現代化目標順利實現。由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狀況而言,在農業技術上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信息化的作用,應用范圍也比較窄,這也表明在現代化農業技術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的作用。對此我們要注重不斷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從而推動資源型農業逐步轉變為知識型農業。當前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技術也有了大幅度提升,農民經濟收入也越來越高,不過從實際發展狀況而言,雖然農作物產品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經濟收入上增長的幅度卻很小。分析其原因可知是由于信息不夠通暢,要想讓市場發展需求得到滿足,應該帶動農村群眾對生產經營模式予以創新,實現經濟收入的提升,對此要加快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便于農民準確、及時、全面掌握市場動態。
2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無法全面認識農業信息化
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下,大多數農村地區的領導對農業信息化建設認識不到位,無論是實施方法還是步驟都有很大問題,且對服務體系了解也不多,未將農業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當成一項重要工作來狠抓落實。如此,讓很多農村領導在認識上出現了偏差,簡單將農業信息化視為用計算機上網,很少主動投入到農業信息化建設之中。
2.2體系有待完善
現階段我國在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上取得了一定成績,然而在實際體系結構設置上還有很多問題,如出現了“倒金字塔”情況,隨著政府級別的提升,將設立更多的服務機構,但是基層政府則很少設立服務機構,從而也為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帶來了不利影響。對基層農業信息建設來說,相關的硬件設備還不夠完善,結構設置上也需要進一步予以完善,這些都不利于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2.3服務人才短缺
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人才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在信息采集、分析、儲存、運輸以及計算等過程中,都需要優秀的人才去完成。但是由于專業人才的不足,嚴重阻礙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對政府相關部門來說,也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且高校也很少培養這方面人才,未開設相關專業,因而人才的匱乏將是今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中需要重視的問題。
2.4網絡基礎設施不健全
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然而國內很多基層政府對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認識不到位,投入也比較少,導致這個項目建設難以快速推進。此外,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來說,一般利用網絡實現普及,但是,國內很多農村地區網絡普及范圍還不夠廣,且村與村的距離很遠,也極大增加了網絡架設的難度,讓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影響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3加強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3.1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認識
現階段我國農業部分基本上都尚未正確認識到農業信息化建設,對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并未引起高度重視。所以,首先需要將農業部門對農業信息化認識的錯誤改變,農業經濟管理部門需要充分認識到農業信息化建設,同時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可以將信息化對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正確認識到。農業信息化建設即為借助信息技術優化農業營銷、管理和生產,進而迅速獲取和利用農業科技信息,如此,農民就可以借助信息化平臺更好地和農業信息相接觸,進而在農業生產和管理中更好地應用農業信息,促進農民經濟效益的提高。農民是執行農業生產的人,為了進一步強化農業信息化建設,還需要在促進農民經濟收入提高的同時,把農民使用計算機的技能提高,進而使全面的農業信息化建設順利實現。
3.2完善服務體系
農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服務農民的生產生活,對此,要對服務體系予以完善,使農民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獲得進而使農業經濟得到更好地發展。第一,要將良好市場氛圍形成,讓農民可以第一時間將市場情況了解到,對銷售渠道予以開拓。第二,要創新服務模式,現階段應用的服務模式多種多樣,有網絡數字服務模式、語音服務模式等,不同的服務模式的優勢有所不同,但只有服務模式還不能使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需求得到滿足,只有不斷地對服務模式進行開拓創新,才可以為農業經濟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第三,要將推廣工作做好,和自己地方特殊相結合,構建農業信息化示范園區,并把其當作示范點進行展示和宣傳,以此將以點帶面的推廣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3加強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并壯大其建設隊伍
高度重視信息化人才的培養,以此來有效彌補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人才不足的缺陷。目前,我們正處于信息化時代,信息競爭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對于農業經濟發展而言,專業技術人才是軟實力,是建設成果轉化的關鍵。政府部門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專業系統的培訓活動,培養一大批掌握經濟規律、熟知管理技能的專業管理人員,聚集大量人才,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同時,各重點高校應開設農業信息化建設專業,以此來培養出一大批高素質創新技術人才。另外,我們也應重視農民信息化技術培養,增強其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引導其將所學知識同生產經驗密切結合起來,真正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換言之,當地政府應組織開展信息技術培訓課程,向當地農民講解多媒體、計算機相關知識,增強其信息化建設意識,引導其積極同專業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從而確保農業真正實現信息化。
3.4建立農業信息化平臺,完善農業信息化體系
構建農業通信網絡體系,當地政府應從人才、資金、技術方面予以有效支持,也可以積極引進外資,全覆蓋網絡信號和衛星信號,從而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農業信息化平臺,同時也應建設新媒體技能講習室、多媒體室,并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這樣一來,農業生產、科技與科學密切融合,采用新舊傳播相結合的模式農業有關的信息、技術與資訊,共享資源與信息。同時,現代農業生產離不開科學,應教會農民使用網絡信息技術,借助平臺了解市場需求與產品動態,以此來調整種植生產方式。這樣所生產的農產品才能真正迎合市場需求,使得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使得農民群眾創收與求知雙贏。
總之,新經濟常態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是加快和諧社會構建的有效途徑之一。基于此,我們應深入探究分析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健全服務體系,培養信息化技術人才,有效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構建現代化農業經濟。
作者:何海成 單位:青海省都蘭縣香巴水務管理所
- 上一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中存在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完善農業經濟管理的具體措施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