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體系建設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28 10:37:12
導語:農產品質量體系建設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灌南縣逐步建立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實行統一生產記錄制、統一農戶產品編碼制、統一條碼標識銷售制;實行農藥殘留監測管理制、生產記錄和條碼標識檔案管理制、產品信息查詢管理制的質量可追溯模式。對監測檢測農藥殘留的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記錄建檔,包括生產檔案、農藥使用情況、肥料使用情況、農藥殘留檢測情況等,并實行統一生產記錄要素、統一格式和統一建立生產信息檔案數據庫的“三統一”管理。由于實行“三統一”管理,農產品生產記錄逐步趨于規范化。目前該制度在全縣主要農產品生產企業、基地已廣泛實施。灌南縣對每個生產農戶的每個產品均編有一個含有縣碼、鄉鎮碼、村碼、農戶碼、產品各類碼和品種碼等要素組成的農戶產品身份編碼,每個產品標識由追溯碼+17個數字組成。產品編碼后,與其生產記錄檔案結合起來,建立了集產品生產、檢測、產地條碼于一體的產品信息數據庫。目前該制度主要在部分企業示范。依托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生產協會、專業合作社、農產品銷售經紀人等組織,灌南縣在產品流通過程中采取提供農產品質量追溯編碼和打印的農產品質量追溯條形碼的形式,在產品外銷和超市銷售渠道上推行農產品質量追溯條形碼包裝銷售。目前該制度主要在部分企業示范。在產品信息數據庫基礎上建立了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消費者通過查詢電話告知產品質量追溯條形碼,即可查到該產品的基本信息,包括產地、生產者、面積、種植日期、生產方式、采收日期、產量、檢測情況等。目前該系統只在本地個別龍頭企業中實施,未通過中國萬網注冊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信息查詢方式主要是企業提供的聯系電話。從2007年開始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檢測。截至2012年底,全縣已抽檢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品種34510份樣品。2007-2012年的6年時間里,全縣農產品總體合格率分別為100%、100%、97.34%、97.68%、98.89%、99.71%。截至2012年底,全縣建立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48個;有212個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有13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全縣通過“三品一標”農產品基地認定面積37279.97公頃;制定縣級地方標準2項。農業生產的逐步規范化、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近幾年來,全縣未發生過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灌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實施中的問題及其根源
盡管灌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仍處于拿來使用的過程,缺乏深入理解與改革創新,不能適應本地的實際需要,存在一系列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利益相關主體主要包括政府、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而現有追溯體系主要是由政府主導,以政府利益為中心,無法惠及其它各方,基它主體要么不清楚如何使用,要么沒有動機參與,追溯體系動作效率低下,體現在在個方面:(1)信息過載。(2)信息無法成為公共品。(3)信息交換障礙。無論是由政府主導開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還是由企業或組織源于外部市場和政府監管壓力自發建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都面對農產品生產分散、農戶質量安全意識較弱等問題,在追溯系統運作過程中,信息獲取、溝通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較高。且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環節主體規模普遍較小,都無法發揮可追溯體系建設的規模經濟性,也導致建設和運行成本居高不下。農產品由于其生鮮易腐性,為保證質量安全,供應鏈上的流通環節必須行使再生產職能,事實也證明,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僅僅只來自生產環節,許多也發生在流通環節,流通環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至關重要。由于灌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起步晚,建設不全面,很多內容僅局限于部分農產品生產企業,處于試驗示范階段。
以批發市場為核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涉及的主要內容及適應性分析
批發市場是當前農產品流通主渠道中的一個關鍵性環節,上聯生產環節,下聯其它流通主體,是物流和質量安全信息流集中與分配的節點,能最經濟地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的收集與傳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本質上就是收集農產品在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信息。并在供應鏈各主體間進行傳遞,有效解決交易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由此可見,以批發市場為核心構建貫貫穿農產品供應鏈始終的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能最經濟地獲取最大的追溯效力。該體系包括生產基地注冊登記、政府審核監督、基地信息匯總、農產品追溯編碼以及消費者溯源查詢等五個內容,農產品生產、流通環節中的主體都集中于批發市場,將各種流通渠道化整為一,同時提高了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強化了基地自身監測與消費維權。在促進上述農檢外測環境優化的同時,也保證了基地檢測與政府監管銜接有序有力,節省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運行成本,并且能夠快速有效地查詢到出問題的原料或加工措施,由此來進行農產品召回,實施有針對性的懲罰措施,由此來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
本文作者:鄭亮張慧工作單位:灌南縣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 上一篇:谷賤傷農研究農產品成本
- 下一篇:略論農產品冷鏈物流現狀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