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及改進策略
時間:2022-04-28 02:58:27
導語: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及改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著基礎性的地位,北方農業經濟在我國農業經濟中是重中之重,但是在農業現代化的環境下,北方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著很多問題,以河套地區為例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農業經濟;發展;現狀;改進;河套地區
北方地區多為平原,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河套地區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組成,河套地區地理位置很好,土層肥厚、土壤肥沃、光照條件比較好,并有黃河支流灌溉,河套地區就形成了灌溉農業,不僅農業發展的挺好,而且副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1河套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1.1基礎條件差
河套地區雖然具有發展農業的天然優勢,但農業發展的基礎卻很差,平原地區是發展農業生產的好地方。近些年,雖然河套地區由于水利設施、灌溉渠道和排灌能力等問題都有所改善,但還存在很多問題,農田還沒有好好地規劃,田塊多分散不規則,鹽堿化現象還存在,且種植的作物比較單一,主要以種植葵花為主,這樣一來阻礙了農田的產量以及品種的多樣化,不僅如此,連年經營一種莊稼導致土地板結,病蟲害嚴重[1]。河套地區的耕地的利用效率也不高,因此生產的產出率低,只有很少一部分土地生產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還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只能種一些耐鹽的作物,整體產量比較低,生產效益也不高。
1.2經營規模小、競爭力小
河套地區農業生產多是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生產,這種粗放且分散的經營,使農產品產量比較低,而且種植出來的農產品精品和名品更是少之又少,生產成本比較高,這種分散經營也相應地分散了河套地區農業發展的競爭力,小規模生產導致其在市場上占據不了優勢,因此很難在市場上掌握主動權。河套地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多生產一些特色的農產品,并曾經在市場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隨著其經營方式的不得當這些特色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中的占有率逐漸降低。
1.3現行的科技服務體制缺乏
在如今的現代化社會中,農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科技,但是河套地區卻缺乏相應的科技服務體制,很多具有專業技術知識的高職稱人員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和能力,技術知識的更新速度很慢,與市場的需求脫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但很多技術人員的價值不能全部發揮出來,導致河套地區農業發展沒有及時的信息服務,市場應變能力比較差,阻礙了農業的生產發展。
1.4農民的文化素質不高
在現代化的環境中,河套地區農民由于文化素質比較低,而且土地分散經營,土地一家一戶,地塊零散,不利于機械的播種和收割。因此,生產效率以及生產水平都很低,河套地區有發展特色農業的優勢,但特色農業需要技術的支持,農民卻十分缺乏專業的技術素養,因此農產品生產的效率不高、質量也不高,導致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比較小[2]。
2河套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改進策略
2.1建立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機制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地區之間存在不平衡,農村年輕人進城打工生活的現象越來越多,導致村里留下的都是年紀比較大的老人。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村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導致農村即將面臨著一大問題:有充足的耕地卻無人耕種,因此很多土地不能充分利用,以至于土地產生的效益下降,面對這種情況就必須建立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機制,在原有的基礎上以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進行土地承包、流轉,從而建立科學合理的流轉機制,通過機制的作用,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別是使土地集中在一些專用農戶手中,擴大農業的生產規模,提高農業的效益。
2.2以農戶為主體,多渠道投資
農業生產與發展需要資金的支持,為了促進河套地區農業的持續發展,要充分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農戶為主體進行多渠道的投資,把農民的錢有效地集中起來,打造農業生產的新形式,將資金充分地利用起來,促進農業的發展[3]。此外,國家也要給予一些優惠政策,如放寬信貸政策,使農民有足夠的資金完善河套地區的農業生產。有了資金支持,農民們才有資本進行技術探索,才能把技術因素融入到農業生產中,使農業生產從初級的加工向深加工轉變,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及質量。
2.3加強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農民是農業生產發展的主體,因此農民的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業的生產與發展,新時代需要新一代高素質的農民。因此,要加強對農民技術培訓,通過培訓使其掌握一定的農業生產的技術知識以及技術技能,要完善農村的基礎教育、教育體系,提高農民的素質,并與多層次的培訓結合起來,切實提高農民的專業素養,培養專業的農業生產技術與管理型的農民人才,為河套地區的農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持。
2.4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河套地區在其自身的優勢的基礎上,有利于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但必須在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進行特色農業的生產與發展,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促進河套地區農業發展的重要措施,農民生活的穩定離不開糧食生產的穩定。因此,在合理控制糧食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大力經營多種經濟作物,為河套地區農業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特別是瓜果等特色農產品是河套地區的特色,因此要以市場為風向標,重點培育和發展特色農業生產基地,保障特色農產品的種植,保證其質量和產量,進軍國內外的市場,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2.5農業產業化經營
河套地區要想切實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還必須打破分散經營、小規模經營的弊端,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要緊抓主導產業,在此基礎上大力投入資金完善農業發展的基礎設施,不僅如此還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培育良好的品種,從生產到加工各個環節都要重視起來。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有效地將河套地區分散經營的農戶集中起來,進行社會化大生產,把整個地區的種植、養殖、加工、貿易等有機地完美地結合起來,擴大河套地區農業的生產規模,增強農產品的競爭力。
3結語
以河套地區為例的北方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存在很多問題亟需解決,但是只要通過合理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機制、以農戶為主體,多渠道投資、加強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農業產業化經營,就能夠切實地促進北方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崔俊梅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勝豐鎮人民政府
參考文獻:
[1]王海燕.中國區域農業發展現狀與農戶土地參股研究——以河套地區為例[J].商業文化,2014(32):42-43.
[2]寧建生.河套地區發展特色農業的現狀與對策[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2(S1):115-117.
[3]王景峰,王賢清.河套地區農業發展制約因素及戰略構想[J].中國鄉鎮企會計,2011(5):9-11.
- 上一篇:房地產企業經營管理雙重性分析
- 下一篇:關于林業企業經營的思考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