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對農業經濟的應用

時間:2022-01-31 09:41:29

導語:農業現代化對農業經濟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現代化對農業經濟的應用

摘要:數據分析是信息時代的一種特殊的操作模式,具有高效、精確等多種特征,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展?,F階段,數據分析在現代農業生產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應用。本文將結合大數據分析在農業現代化中的具體應用,探究其對農業經濟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大數據分析;農業經濟

農業是我國支柱產業之一,關系著廣大人民的正常生活,我國是世界農業大國,但是農業現代化水平和發達國家之間卻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進入新時期以后,計算機、互聯網等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帶來了新的動力,如何充分發揮大數據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是現階段農業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

1大數據分析對農業經濟的促進作用探究

大數據實質上是相對于一般數據而言的一個概念,即數據規模較大、類型復雜、價值分布稀疏的數據被稱為大數據,大量的數據匯集形成了一個大容量的數據庫[1]。大數據分析的優勢在于可以對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高性能、交叉式的處理,在此基礎上形成可視化報告,為生產經濟決策提供詳實可靠的數據支持,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在現代農業領域中,大數據分析的促進作用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農業信息不對稱現象嚴重。由于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時間較短,因此信息化水平依舊處于較低的層次,加之我國農村分布廣泛,因此絕大部分農村地區的信息化基礎設施都不夠完善,導致信息技術得不到有效應用,農業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十分嚴重。而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則可以實現對遠程信息的調用和搜集,為農業生產經濟提供科學有效的技術指導。1.2提高數據信息可靠性和精確性。雖然我國在農村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但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管,加之專業人才缺乏,導致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受到了的極大的阻礙,導致數據量和數量可靠性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對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的效率和整體成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利用大數據分析則可以對現有渠道數據進行有效整合,降低數據采集的難度和成本,解決信息采集人員不足的問題,同時也提高了數據信息可靠性和精確性。1.3大數據分析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大數據分析在農業生產中應用主要可以分為數據采集和分析兩個部分,數據采集是數據分析的前提,數據分析則能夠為農業經濟的精細化生產以及精準營銷提供服務。在農業生產中,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的數據篩選、交叉分析,以此實現對土地、天氣、環境等多方面變化趨勢的了解掌握,為農業生產中各項工作和實施進度的安排提供數據支持;通過對農業相關信息的輿情分析,可以獲得農產品市場波動和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對農產品的生產和貿易往來進行研判。此外,大數據分析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也為農業國內外貿易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農業信息的及時更新可以在農產品質量檢測、運輸保障、市場經濟風險預判等多個方面發揮出不俗的效果。

2農業生產中大數據分析的具體應用

結合當前階段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來看,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可以分為2種形式,分別是人工采集數據和信息技術采集數據。其中人工采集常用于信息化程度偏低的地區,主要應用領域如下:科研人員對農產品科研數據進行自主采集,為研究工作提供基礎數據;種植商、生產加工商、電子商務平臺所掌握的農產品銷售數量;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采集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數據。人工采集雖然是日常數據采集不可缺少的形式之一,但是只適用于零散數據的采集。相對而言,信息技術采集數據方式的應用范圍則更加廣泛,如氣象、土地、環境等農業生產所需的信息,都是網絡信息技術完成采集的,這些數據可以即時存入到農業農業項目生產數據倉庫中。當前階段,一些信息化建設速度較快的地區已經完成了農業物聯網智能數據采集平臺的構建,通過農村物聯網實現信息的捕捉和整合,大幅度的降低了人工采集數據所需的成本和時間,同時由于人為因素的負面影響得到了有效控制,數據的可靠性也得到了良好的保障,促進了大數據分析應用效果的提升。

3結語

現代化農業生產活動中,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可以為實現對土地、氣象、環境、病蟲害等多方面信息數據的搜集掌握,進而對農業生產作出針對性調整,促進了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忠富,杜克明,鄭飛翔,尹首一.大數據在智慧農業中研究與應用展望[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3,15(06):63-71.

作者:高寧 單位:萊西市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