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玉米優質栽培技術
時間:2022-05-11 03:31:00
導語:探究玉米優質栽培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了鮮食糯玉米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包括選用良種、播種、隔離種植、育苗移栽、合理施肥、化學除草、病蟲防治、適時收獲等內容,以期為鮮食糯玉米的推廣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鮮食糯玉米;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鮮食糯玉米生產已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零星種植發展到現在的規?;N植,由傳統生產方式發展到訂單標準化生產栽培,為農村種植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1]。秀洲區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推廣種植鮮食糯玉米,并形成一批鮮食玉米種植村、專業戶?,F將鮮食糯玉米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選用良種
選擇美玉7號、美玉8號、美玉3號、都市麗人、蘇玉糯1號、蘇玉糯2號、浙鳳糯2號、浙鳳糯3號等鮮食糯玉米品種。
2播種
浙北地區2月中旬至7月底均可播種、育苗、移栽。一是2月中旬至3月初可采用小拱棚栽培;二是3月中、下旬可采用地膜栽培;三是在大麥、油菜等茬口后移栽,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播種,7月下旬采收;四是在西瓜、青毛豆、嫩玉米等茬口后移栽或直播,一般在7月播種,9月中旬到10月中旬采收。按照前作茬口錯開播期,合理間套,可延長摘青賣鮮供應期。大田用種量22.5kg/hm2或用種子6萬粒/hm2。
3隔離種植
玉米屬異花授粉作物,有花粉直感現象,串粉易影響粒色、甜度、糯性等品質性狀,必須隔離種植。隔離方法如下:一是空間隔離。不同類型玉米地應間隔不少于300m;二是時間隔離。采取不同播種期,使不同玉米類型的開花、吐絲授粉期錯開,從而達到相互隔離的目的,不同類型玉米的花期相差12d以上才能安全,一般應錯開20d以上播種。
4育苗移栽
浙北地區春播一般提倡地膜覆蓋加小拱棚保溫育苗,育苗可采用以下2種方法[2]:一是苗床地育苗。選擇土質好、土壤肥力高的熟地作苗床地,苗床畦寬150cm,稀播育壯苗,干籽撒播,1hm2大田播種約需45m長的畦,播后用鐵鈔輕拍一下,再用地松泥蓋籽,然后噴1遍水,覆蓋稻草和地膜,扣上塑料薄膜小拱棚。二是采用河塘泥育秧盤育苗。育秧盤放河塘泥磨平過一夜,每穴播1粒種子,撒地松泥、蓋地膜后扣小拱棚,每個育秧盤351個洞,1hm2大田約需180~195盤。上述育苗方法,應在種子發芽頂土出苗后,立即揭去地膜,移栽前幾天晴天揭膜煉苗,一般苗齡20~25d(二葉一心期)時帶土移栽。大田畦寬125cm,溝寬25cm,每畦栽2行,株距25~27cm,每穴1株,約栽4.95萬~5.40萬株/hm2。
5合理施肥
大田基施土雜肥11.25t/hm2、進口復合肥375kg/hm2,畦中間開溝施入,移栽后當天用稀人糞尿澆施活棵肥。苗肥一般于移栽后7d,對水施尿素75~120kg/hm2,10~15d后,施長粗肥(葉齡在10葉左右)用尿素75kg/hm2。穗肥在大喇叭口期(13葉左右時)施尿素225kg/hm2。
6化學除草
大田在移栽前2d用草甘磷7.5kg/hm2對水750kg/hm2,搶晴天下午均勻噴霧。玉米苗高30~40cm以上時,如田間雜草嚴重,可用20%克無蹤除草,噴霧時噴頭應加保護罩,在行間進行定向噴霧,不能把藥液噴到玉米上,以免引起藥害。
7病蟲防治
①地老虎(小地老虎和大地老虎)和螻蛄[3]。地老虎幼蟲3齡前,在出苗或移栽后1~2d,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噴霧防治;對地老虎4齡以上幼蟲及螻蛄用毒餌誘殺效果好,將90%敵百蟲用熱水溶解,配成20倍液,噴在炒香的麥麩或豆餅上,制成毒餌75kg/hm2撒施在玉米苗附近;雜草是地老虎成蟲的產卵處,也是幼蟲轉移到玉米苗上的重要途徑,在玉米出苗或移栽前清除雜草,可消滅草上卵和幼蟲。②粘蟲、斜紋夜蛾,在低齡幼蟲時用20%殺滅菊脂乳油3000倍液防治。③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噴防1~2次。④玉米螟,可用蘇云金桿菌(Bt乳劑)2250mL/hm2加拌細土225kg/hm2配成顆粒劑,每株3~4g丟入喇叭口,或用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灌雄穗,每株10mL防治。玉米生產中嚴禁使用呋喃丹、甲拌磷、氧化樂果等劇毒農藥。采收期前10d禁用農藥。
8適時收獲
適時采收的鮮果穗籽粒淀粉積累較高,粘度好,皮薄渣少,口感佳,過早或過晚采收都會影響品質及產量[4]。糯玉米鮮果穗一般在授粉后21~25d為采收適期,此時花絲干枯變黑褐色、籽粒飽滿且掐破后有糊狀物質流出。鮮果穗采收后應及時出售,以24h內上市為好。
9參考文獻
[1]楊楠,王慧茹,班亞偉,等.玉米高產開發田間管理技術[J].種業導刊,2009,(8):21.
[2]孫鳳,于占國,張鳳.玉米大垅雙行栽培技術及其應用效果[J].現代農業科技,2008(14):190.
[3]董廣同,蘇晨光.夏玉米制種田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2000(5):19-20
[4]解美珍,謝為民.紅壤旱地春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1998,10(1):17-24.
- 上一篇:小議DELPHI圖書管理信息制度
- 下一篇:小議中國與新西蘭貨物貿易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