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晚粳不同氮肥施用實驗
時間:2022-12-20 04:20:00
導語:雜交晚粳不同氮肥施用實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探索單季晚稻氮肥最佳施用比例,對雜交晚粳浙優12進行不同氮肥施用比例試驗。結果表明:在單位面積施肥總量相同的情況下,雜交晚粳浙優12單季免耕直播不同施肥比例以苗肥(2葉1心)∶蘗肥(4葉1心)∶稈肥(倒4葉)∶穗肥(倒2葉)為3∶3∶2∶2的處理產量最高,平均產量為10.239t/hm2,苗肥(2葉1心)∶蘗肥(4葉1心)∶穗肥(倒3葉)為3∶2∶5的處理產量最低,平均產量7.650t/hm2。
關鍵詞雜交晚粳;浙優12;免耕直播;氮肥;施肥比例;產量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縣單季晚稻面積不斷擴大,肥料用量也隨之增加,使得肥料利用率下降,特別是單季晚稻生育期比連作晚稻長,而農民的施肥習慣仍按連作晚稻的施肥方式進行,施純氮在195kg/hm2以上,總用肥量偏多,單次施肥量偏高,三要素比例失調,嚴重影響了單季晚稻高產水平的發揮。為探索單季晚稻免耕直播最佳施肥比例,在浙江省農作局的統一布置下,筆者進行了本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概況
試驗設在紹興縣柯巖街道永進村一農戶的承包田中進行,前作為冬閑田,土壤屬黃斑青紫泥,pH值5.45,有機質含量5.48%,全氮0.402%,速效磷17.93mg/kg,速效鉀83.0mg/kg,排灌條件較好。供試水稻品種為浙優12,由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提供,其豐產性好,株型緊湊,莖稈粗壯,穗大粒多,后期熟相好,抗倒性強[1]。
1.2試驗設計
試驗設6個處理,分別為:氮肥運籌按照苗肥(2葉1心)∶蘗肥(4葉1心)∶稈肥(倒4葉)∶穗肥(倒2葉)為2∶3∶4∶1(A)、3∶3∶2∶2(B)、2∶2∶3∶3(C)、2∶3∶1∶4(D);苗肥(2葉1心)∶蘗肥(4葉1心)∶穗肥(倒3葉)為3∶3∶4(E)、3∶2∶5(F)。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間筑田埂相隔,灌排獨立。各試驗小區施肥總量一致,施純氮195kg/hm2、氯化鉀150kg/hm2、過磷酸鈣375kg/hm2。
1.3試驗實施
試驗采用單季免耕直播的方式,種子催成短芽,播種量統一為18.75kg/hm2。試驗于5月31日播種,經撒密補稀勻苗后,6月10日定苗,密度48萬株/hm2。播種前7d,用克蕪蹤3L/hm2對水600kg滅老草,播前先起溝后灌水,然后把溝泥耥平,干水直播?;瘜W除草采用3次除草法,即第1次播前滅老草;第2次在播種后3~4d用40%直播凈可濕性粉劑900g/hm2加水600kg均勻噴霧;第3次在稗草二至三葉期,用25%稻杰懸浮劑750mL/hm2加水600kg均勻噴霧。在病蟲害防治上,重點做好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及紋枯病、稻曲病的防治工作,于破口前7d噴施富硒營養增產劑[2-3]。
氮肥按試驗設計的時期、比例,處理A、處理B、處理C、處理D苗肥、蘗肥、稈肥、穗肥分別于6月23日、7月1日、8月4日、8月21日施入,處理E、處理F苗肥、蘗肥、穗肥分別于6月23日、7月1日、8月15日施入,磷、鉀肥分2次作蘗肥、穗肥施入。
1.4調查方法
定苗后,每小區隨機選取1點(0.25m2),每隔5d調查記載苗情動態,至高峰下降后停止查苗。觀察記載苗蘗動態、植株形態、生育期,成熟后取樣考種,各處理單收單曬,取得實產。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對苗蘗動態及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1和表2可知,前期(苗肥)施用比例高,分蘗高峰和有效分蘗終止期出現時間相對較早,后期(穗肥)施用比例高,抽穗期明顯推遲,而且播齊歷期和全生育期延長,后期有貪青現象,稻穗顏色微紅色。
2.2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對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由表1和表3可知,在單位面積總用肥量相同的條件下,前期(苗肥)施用比例高(30%)的處理,發苗較快,最高苗出現時間早,苗數多,說明苗肥的施用對前期分蘗作用較大;不同施肥比例對植株高矮、穗型大小的影響無規律性差異,但后期(穗肥)比例超過30%的,造成結實率在80%以下,這說明穗肥的施用要掌握好分寸,過多或過少都不利于高產。
2.3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對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單位面積總用肥量相同,不同氮肥施用比例,以處理B產量最高,平均產量達10.239t/hm?2,極顯著高于其他5個處理;其次是處理A和處理C,分別為9.977t/hm2和9.360t/hm2;處理F產量最低,平均產量僅7.650t/hm2,極顯著低于其他處理。由此可見,所施穗肥的比例要恰當,超過施肥總量的30%,前期抑制根生長,后期貪青徒長,反而影響產量。
3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雜交晚粳浙優12單季免耕直播,在單位面積總用肥量相同的條件下,各生育期氮肥比例以苗肥(2葉1心)∶蘗肥(4葉1心)∶稈肥(倒4葉)∶穗肥(倒2葉)為3∶3∶2∶2的處理產量最高,平均產量達10.239t/hm2。
苗肥比例為30%的處理成穗率較高,穗肥比例占10%和30%的處理A和處理C,產量列第2、3位,穗肥比例超過30%的3個處理,產量反而下降,說明穗肥確實重要,但是過多卻是一種“虛不受補”的做法,造成無效分蘗的增多,成穗率下降,同時也延長了全生育期。因此,要合理控制好苗肥和穗肥的施用比例,降低氮肥的流失,促進水稻早生分蘗,提高成穗率和結實率,最終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4-6]。
- 上一篇:國稅部門執法檢查年終報告
- 下一篇:貿易部全年個人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