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有機水稻栽植方法
時間:2022-06-19 05:54:00
導語:談論有機水稻栽植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播種面積非常遼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有機水稻逐漸倍受青睞。筆者根據多年的有機水稻種植經驗,將其種植技術與要點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1有機農業定義
有機農業(OrganicAgriculture)有三個原則:health(健康),ecology(生態),careandfairness(關愛與公平)。它是一種新農業生產方式,按照規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準則,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含化學成分的化肥、農藥、生長劑、添加物等物質,也不使用轉基因產物及其有關生物,農業生產中不破壞自然規律與原生態,同時平衡養殖業和種植業,使農業生產維持續穩定,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有機水稻的種植生產,是指人為制造適合水稻生長的自然生態條件,利用生物之間循環產生的有益物,增強水稻自身同化能力與優良特征遺傳能力,從而增強對外界惡劣環境抵抗能力,提高其產量與質量。
2品種選擇
有機水稻品種選擇十分關鍵,選擇的品種需具有適應性廣、耐冷性強、穩產性好、抗病性高和熟期適中的優點,選擇好稻種需做去除雜質、病蟲害與雜草種子的篩選處理,籽粒飽滿、粒型整齊純度高的稻種發芽率更高[1]。
3種植地選擇
有機水稻種植地選擇非常重要,這與國家制定的有機水稻標準有直接關系。所以,選擇種植地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三項標準,其中,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一級標準,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5084-92三級標準,國家空氣環境一級質量標準。經過多年實踐證明,有機水稻種植地土壤需有較高肥力,便于排灌水,其他地塊與之有自然隔離屏障,周圍不能存在固體廢棄物、廢水、廢氣或污染源[2]。
4播種
有機水稻播種宜選擇在晴朗溫和,平均氣溫維持在12.5~13.0℃的天氣進行。地面有凍土時需待凍土完全融化后再播種,以免影響出芽率。旱作床面必須過水浸床,使床底土和盤土最大程度澆足澆透,排水晾床后方可進行播種,防止發生營養土落干導致“禿瘡”缺苗的情況。水作床面根據床面水分可選擇適當過水或不過水,保持床面水分飽和均勻。覆土厚度一般為0.8~1.0cm,覆土完成后,總厚度應為2.5~3.0cm,過厚或過薄都不利于水稻生長。插秧密度需根據品種特性、種植地土質情況、氣候等不同因素,控制在適合范圍內。
5稻田管理
水稻生長過程中應對稻田及時管理。首先是溫度管理,播種到出苗期間,適當的增加覆蓋進行保溫處理。出苗初期多通風,保持田間溫度,不得超過28.0℃;秧苗1.5~2.5葉期,加大通風量,注意日夜溫差帶來的凍害,溫度維持在20.0~25.0℃,防止高溫燒苗或秧苗徒長;秧苗2.5~3.0葉期,需晝夜通風,時同對秧苗晝揭夜蓋,溫度維持在20.0℃,最低氣溫不得少于7.0℃[3]。育苗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低溫凍害,溫度過低進及時加厚覆蓋物,如出現高溫或大風天氣,對其采取相應遮陰通風措施。其次是水分管理,出苗前使稻種保持一定濕度,但不能出現積水,對出現的積水或干裂進行晾床或澆水。根據秧苗發芽不同時期需要及時補水,可早晚澆水或者一次澆足澆透[4]。
6施肥
有機水稻施肥有嚴格要求,主要包括生物肥和有機肥,通常施用的有餅肥雞糞等非化學類肥料。插秧前需做好施肥工作,可將發酵的雞糞均勻撒入田中,盡量避免肥料堆積造成燒苗。對于條件許可的苗床地可結合整地,有機肥與腐熟餅肥作為基肥,旋耕平地,田面高低差異保持在3.0cm以內。播種后再施適量有機肥,提高出苗率與成活率。秧苗的分蘗始盛期、擱田中期、促花期及?;ㄆ谛柽M行追肥,16:00以后噴施新寶佳,如果噴施內6h出現降雨,必須重新噴施。有機水稻所施底肥要量足品質優,追肥宜少量多次,同時根據地力、底肥、秧苗不同情況合理追肥,分蘗肥、調節肥和穗粒肥的追施非常重要,追肥不當可影響水稻生育期營養吸收。
7病蟲草害防治與綜合防治
有機水稻的病蟲草害防治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1)物理防治:通過設置誘殺燈防蟲害;2)生物防治:藥劑與天敵結合防病蟲草害;3)農業防治:加強品種栽培,提高水稻自身防抗能力;4)輪作防治:防病與驅蟲草輪作進行;5)共養防治:稻蟹共養、稻鴨共養、稻魚共養等,例如稻鴨共養,可在稻田內設置圍網,于稻田中池梗交叉的地方建造鴨棚,放養200~400只鴨雛,時間選擇在水稻返青5~7d后,稻鴨共養同時需注意稻瘟病,一般采用濃度為10%的蜂膠醇防治2~3次,水稻孕穗末期方可收鴨。除病蟲草害防治外還要注意綜合防治,做好預測預報,發生意外情況,立即采取措施防治,盡可能避免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壞。適時進行人工除草,以達到疏松土壤,增強田地通透性,促進秧苗根部發育的目的。
- 上一篇:科技服務能力發言材料
- 下一篇:民眾保險情況摸底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