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研究
時間:2022-12-01 10:09:33
導語: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文獻來源及研究方法
1.1文獻來源
此研究借助中國知網數據庫為原始文獻來源,以“主題”=“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表時間=“2005-01-01到2014-12-31”進行檢索(最后檢索日期2015年5月27日),通過檢索文獻分析獲得51篇,剔除無效文章1篇。因此通過對50篇文獻的分析,重點從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內涵、體系的構建2個方面全面梳理并歸納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所出現的問題與對策,為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提供重要借鑒依據。
1.2研究方法
運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目標文獻進行文獻各種特征的統計,包括文獻發表年份、發表期刊等文獻特征,旨在揭示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研究的發展規律;運用比較研究方法,從不同研究視角分析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研究內容,進一步的陳述當前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出現的問題與對策。
2結果與分析
2.1年份分布分析
期刊論文的每年發文數量說明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影響程度,見圖1。圖2是根據2005—2014年共計10年的文獻分布,其中2011年至2014年所占全部的56%。圖1、圖2是自2005—2014年收錄“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文獻的分布情況,根據圖表統計顯示,從2005—2010年文獻相對較少,僅占10年所有文獻的44%,而在2011—2014年的文獻占全部的56%,表明在近4年里“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研究成為研究的熱點。
2.2期刊分布分析
文獻在各大期刊的分布情況,可以說明研究的集中度,根據表1可以看出,50篇文章刊載于37種期刊,見表1。如表1顯示,刊載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文獻的期刊相對分散,其中前8種期刊載文量占全部文獻量的38%,包括有4篇刊載于《中國農業科學院》,3篇刊載于《農業科技管理》《,中國科技論壇》、《現代農業科技》、《甘肅農業》、《吉林農業》、《河南農業大學》和《山東農業科學》都載文2篇,相對頻率較高,但是62%的文獻所在期刊不同,說明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文獻涉及領域較廣、較分散。
3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內涵
關于對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內涵的界定,50篇文獻中有10篇具體論述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內涵,通過歸納總結見表2所示。通過對文獻的梳理,可以得出大多學者對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內涵的界定主要從各層次推廣主體為基礎,輔之以涉農組織、企業等機構多方參與,從而推廣于產前、產中、產后,構建一個完整、有效的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4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組成結構
從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組成結構角度出發,應包括主體性要素、資源性要素和環境性要素3部分。從主體要素角度,主要包括:政府、企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科研教育單位等作為活動的主體。資源型要素是指技術創新及推廣所需的經費、人力和科技資源。環境性要素包括農業推廣的相關基礎設施、市場環境、社會文化及制度環境等要素。因此,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優化也需要從此3個方面著手。通過對參考文獻的整理,發現各學者對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結構的構建有不同的觀點,見表3。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單一型發展模式,不同主體、不同資源、不同環境之間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現出與單一型遠遠不同的發展優勢。通過概括得知,當前建立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主要體現在主體要素、資源型要素、環境性要素3個方面。(1)主體要素。周國學認為中國的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構建需要從農技推廣主體的組織構建: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設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中推廣組織的設立、農業科研院所、教育院校推廣組織的設立、涉農企業推廣組織的設立、大眾傳媒推廣架構,這五方面進行構建,并且要根據中國發展體制的變化,形成一個公益性與經營性相結合的覆蓋全國的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劉合生認為中國目前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已經發展到以政府推廣為主,各主體共同參與的主體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研究中國的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過程中,主體的多元化是目前的發展趨勢,以政府為主導,加強產、學、研的有效結合,推動各部門主體協調、有序發展,從而構建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2)資源型要素。鄒康平認為應為農技推廣加大投入,保障經費,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提供良好的條件。紀韜認為必須要加大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增加農業技術推廣專項資金的投入,改善農業技術推廣條件,增加公益性推廣項目的資金投入,擴大全國的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的覆蓋面。對此,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經費保障、農業技術推廣人力保障和農業技術推廣科技源保障,從而才能構建良好的資源型要素。(3)環境性要素。紀韜認為加強農業科技示范,支持各項示范技術與基地的建設,從而才能在基礎設施層面上促進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構建。加大對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提高信息服務水平并完善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技術相關服務體系,從而才能為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構建優質的環境型要素。
5體系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不斷發展中,出現了阻礙其完善的因素,眾多學者也有著不同的見解伴隨著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不斷健全,為全國很多地方的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經濟效益,但是隨著農業發展進入到今天嶄新的階段后,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由表4可以得出,目前大多學者對于體系的發展有5個問題。
5.1政府推廣主體體制不健全
中國目前的農業推廣模式是以政府主導型為主,多種推廣主體并存,政府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推廣過程中,政府的行政性較強,推廣活動具有一定強制作用,導致主體推廣不順暢,并且導致相關推廣工作開展的效果欠佳,致使推廣分工不明確、推廣工作效率低等問題的出現。
5.2資金投入不足
農業技術推廣應是中國社會的公益事業,是農村穩定與農民致富的主要因素,發達國家對農業推廣投入的經費一般占農業生產總值的0.6%~1.0%,發展中國家一般也在0.5%左右,但是近年來由于中國政府開展工作的重心轉變,導致各農業主管部門削減了對推廣業務的經費,使得農業技術推廣站得不到經費保障,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沒有工資保障,嚴重制約了推廣體系的發展與完善。
5.3基層農業推廣人員業務素質和待遇有待提高
農業技術推廣是最直接接觸農民需求的一線工作人員,因此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必須要具有專業的農業生產技術知識,但是從目前中國的農業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走勢看,大多數學生對直接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意愿相對較小,并且農技推廣人員資金待遇低,致使農技推廣隊伍知識結構斷檔,加之對農技人員培訓經費不到位,導致農技人員很少接受再教育、再培訓,知識老化嚴重,與現實社會嚴重脫節。
5.4農民接受新技術能力較差
據了解,中國農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從宏觀角度看,農民對科學技術的吸納能力較弱,并且由于思想方式受傳統思維限制,導致農民接受新型推廣技術能力較差。
5.5教育、科研、推廣三者脫節
教育、科研、推廣三者密切合作可以形成合力,同時也是加快轉化科技成果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目前體系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問題致使各部門各自分化,沒有統一體制上的必然聯系,并且當前農技推廣部門每年要有大量的推廣活動,但是由于目前各部分的聯系相對較少,導致沒有形成合力,不能從三者合作的角度上,共同推進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的發展。
6促進體系健全發展的對策
在2013年新《農業技術推廣法》出臺后,明確農技推廣機構公益性職責,并明確提出構建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因此梳理各學者在構建多元化農業體系出現的問題提供的相關建議,見表5。很多學者都根據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狀所出現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對策建議,根據學者們的建議措施具體總結如下。
6.1理順基層技術推廣體系的管理、運行機制
應按照科學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則,對現有推廣機構進行優化整合,并明確以多主體共同發展,理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主管部門,加強管理,并制定相應規章制度。
6.2加大財政投資力度
各級政府及財政部門應加大對農技推廣部門的資金投入,資金的投入以政府撥款為主,經營創收為輔,并設立農業技術推廣專項資金,保證農技推廣體系的經費供給,保障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經費的有效落實。
6.3提高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技術能力的相關培訓,完善農技人員的選拔制度,注重實踐知識的考核并控制新入編制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學歷水平以及工作經驗等方面條件,以“凡進必考”的辦法,嚴把入口關,從而構建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隊伍。
6.4促進科研、教育、推廣三者有機結合
首先要在政策上引導科研、教育和推廣的結合,并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鼓勵推廣人員與科研人員、高校進行緊密交流與合作,其次要搭建科研平臺,理順科研機構關系,建立層次分明、結構合理、資源優化配置、高效精干的科研、教育、推廣機制。
6.5健全法制
應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并制訂相應的實施細則,明確農技推廣的多元化主體,進一步保障機制的有效運行,并為保護各推廣主體的利益提供強有力的有效法律保障。
7結語
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已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可以看出相關理論具有較高的實際研究價值,但是通過對廣大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數研究成果側重于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理論層次,很少有實際可操作性研究,深入實證研究的進程緩慢。并且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研究框架尚未達到統一,急切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1)研究對象方面主要是以政府為主體,大部分學者關注產、學、研三者有機結合從而促進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有效發展,但是對于企業、農村合作社等主體鮮有關注。因此,應拓寬當前的研究領域,真正實現主體多元化。(2)完善研究內容。目前研究內容主要集中于農技推廣主體和具體內容,但針對于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構建的具體實施流程研究甚少。因此,應促進研究體系的系統性與完整性。構建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相關研究甚多。從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內涵與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結構這兩部分的深入研究,研究內容日趨豐富,研究方法不斷與時俱進,但是仍然需要加強研究內容的深度,完善理論基礎,細化分析框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基于農民與農企等多個主題的視角不斷擴大研究,從而得出更有實際意義的結論。
作者:郭潔 胡寶貴 單位: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精品范文
10多元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