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問題及發展

時間:2022-10-02 02:45:56

導語: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問題及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問題及發展

摘要:分析目前甘肅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調動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逐步增加農業技術推廣財政經費、發揮農業科技示范站的示范帶動作用、注意提升基層民眾的綜合素質等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和建議,為優化甘肅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做指導建議。

關鍵詞:甘肅;農業技術推廣;存在問題;發展對策

目前甘肅地區的農業推廣工作,逐漸形成了以縣域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核心,以基層鄉鎮農技站為主體的農業推廣體系。這種推廣體系的形成,有利于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地方糧食作物的穩產和增產。但是,在推廣體系的發展過程中,同樣存在不少問題有待思考和完善,由此而論述,要點性知識以供參考和借鑒。

1甘肅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現狀、存在問題

1.1市場推廣政府依賴性強,市場適應能力較差

目前甘肅的農技推廣工作,仍然是以政府“獨導”的方式為主。在這些年的發展中,地方鄉鎮逐漸形成了數量繁多的農技服務機構。但是,就經營狀況來看,“官辦”的色彩還是很濃重,多數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階段。推廣的技術以政府主導為主,市場適應能力較差。除對政府的依賴較嚴重外,這些年用于農技科研研發與推廣的經費投入還是嚴重不足,加上投入渠道過于單一,研發的農技沒有很好融合到市場中去,產學研的農技推廣思路嚴重斷層,大大制約農技技術推廣的效力。

1.2政府組織協調能力差,各部門各自為戰

農業技術推廣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項目,但是,傳統的農技推廣體系存在明顯的不足,過往單純依靠農技推廣部門的推廣思路存在很大的弊端。在這種推廣體系的發展中,政府部門的綜合協調能力大大被弱化,為此形成的局面就是科研機構、農業科研院校等各自為戰,相互之間缺乏應有的協調能力。久而久之,部門間的信息閉塞不能系統,前期研發的產品后期沒有市場,大大影響農技推廣的質量。

1.3農民思想觀念差,接受技術推廣的觀念差

目前農業生產的基層民眾,受傳統小民思想的影響,不少存在求穩怕亂的農本心理。換句話說,不少民眾認為傳統的農藝技術基本上能確保種好糧、種好莊稼,害怕一旦調整技術后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損失。為此,對待新技術,多抱著走著瞧的態度,以旁觀者的姿態對待新技術推廣。

2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發展建議

2.1調動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是農技推廣工作的主力軍,為此,調動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提升農業技術推廣效率大有裨益。一是頒布各項優惠激勵政策,不斷放寬科技人員的創業實踐能力,支持其積極參與到各項專業實體的創辦中去,讓科研人員能在實干中提升其才干能力。二是完善各項獎勵鼓勵制度,不斷提升農技人員的待遇水平,對能長期堅守在一線農業科研單位的專業人才給予物質和精神的獎勵。同時,對表現優秀的農技推廣人員,要提供給其自學、函授、遠程教育等機會,大大提升其綜合素質水平。三是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農業科技的受重視程度一直不高。尤其是在優秀畢業生選擇就讀專業時,不少對農業科技專業不感興趣。這種思想蔓延開來,形成社會氛圍大大影響農技推廣的效力。為此,有必要加大宣傳教育,營造一個關心農業科技的好氛圍,確保農業科技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2逐步增加農業技術推廣財政經費

偏公益屬性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確保農業技術推廣的順利進行,各財政部門有必要保障推廣必須的工作經費。實際上,長期以來甘肅農業科技滯后的重要原因,與投入資金不足有著很大的關系。為此,建議繼續以政府為主導的財政投資理念,積極拓寬多元化農業科技資金投入體系。通過不斷創新投資方法和方式,鼓勵各種形式的投資資本進入農業科技發展領域,形成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投入格局。同時,不斷創新科研實踐方法,實現產、學、研的聯合應用,大大增加農機實踐的效果。

2.3發揮農業科技示范站的示范帶動作用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要本著以站辦場、以場養站、示范與推廣相結合的發展思路,實現農業技術推廣的共存發展。積極興辦農業科技示范建設場,以示范技術場為軸心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形成以企業建示范基地、民眾積極參與、農業技術人員搞好服務的三贏發展理念。

2.4注意提升基層民眾的綜合素質

提升民眾科學文化水平,增強民眾接受新技術的意識。一方面,要不斷完善農民培訓教育網絡體系,形成政府部門為主導,科教單位、農業部門、群眾參與、資源合理配置的培訓網絡。培訓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各類學校的指導作用,積極動員農民參與到農業技術培訓中去,形成良好的教育培訓氛圍。另一方面,注意拓寬教育培訓內容,根據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突出技術培訓的重點,逐漸培養農民為懂技術的高素質群體,為農業科研技術的推廣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使著這部分民眾成為帶頭民眾致富的骨干力量。最后,培訓內容的組織,要結合時令農作生產的實際,組織有效的培訓內容,比如:配方施肥、秸稈還田、合理用藥等等,大大提升農作生產的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高啟杰.現代農業推廣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高啟杰.推廣經濟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1.

[3]阮文彪.科學發展觀與農業可持續發展[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4]吳秀蓮.關于東明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0,(7):391.

作者:劉成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清泉鎮農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