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發展狀況探討
時間:2022-03-21 09:03:36
導語: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發展狀況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負責技術培訓,技術指導,新技術試驗、示范、推廣等工作,是農業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核心部門。多年來,充分發揮農技推廣的職能作用,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諸多貢獻。
1、推廣機構現狀
1.1、機構設置:區里有農業技術推廣中心1個,鄉鎮(街道)有27個推廣機構。雙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創建于1983年。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內部設置:“七站二室”。即:推廣站、土肥站、植保站、環保站、基層站、經作站、信息站、化驗室、辦公室。全面負責承擔著農業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培訓、指導等工作。為了改善辦公條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2008年多方籌集資金對中心,辟址新建。新的雙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總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辦公樓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招待所、食堂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鍋爐房、庫房建筑面積560平方米。新的辦公大樓雄偉壯觀,大理石墻面,琉璃瓦屋頂,漢白玉欄桿。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均有辦公場所。由鄉鎮提供辦公場所。1.2、推廣隊伍:現在區、鄉鎮兩級農技推廣體系共有各類技術推廣人員170人。其中: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編制60人。現有職工57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4人,副高級農藝師技術職稱的20人,具有農藝師技術職稱的18人,具有助理農藝師技術職稱以下的8人,工人7人。具有本科學歷30人,大專學歷20人,工人7人。鄉鎮農業推廣指導站現有推廣人員112名。其中,技術干部108人,工人4人。其中學歷結構:大學本科23人,大學???4人,中專及以下6人;職稱結構:高級農藝師14人,農藝師31人,助理農藝師37人,其它30人。全體職工都在崗。1.3、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管理體制鄉鎮(街道)農業技術推廣綜合服務中心27個,行政隸屬鄉鎮(街道)政府直接管理,業務工作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管理。1.4、科技培訓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每年都對鄉鎮農技中心業務人員進行技術培訓。鄉鎮農技人員再逐村進行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解決農民在生產中存在的技術問題。1.5、經費來源經費來源均為區財政,能夠確保職工工資。
2、農技推廣工作取得成效
幾年來,全區農技人員勤奮工作,開拓創新,大力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取得顯著成效。2.1、開展科技培訓。為了提高農業中心、鄉鎮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的科技水平,更好地服務于農業生產,圍繞高產高效先進農業技術以及農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科技培訓工作。一是集中培訓,農業中心每年冬季,利用兩到三天時間對各鄉鎮農技人員進行培訓,培訓120余人;二是巡回講課,農業中心和鄉鎮農技人員深入到村屯進行巡回講課,受訓人數12000多人次;三是電視講痤,在生產的各個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電視講座。每年電視講座10余次,受訓人數達到15萬多人次;四是發放技術資料,每年發放玉米大壟密植栽培技術要點,農田滅鼠技術資料,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資料,《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教材等5萬余本;五是技術指導,在生產的各個環節深入到田間地塊技術指導。培訓形式多樣,講課方式也多樣,在講解新技術的同時,針對農民及農業生產中存在的技術難題以問答式、互動式等方式進行培訓,打破以往走過場、教師一言堂、滿堂貫的傳統模式,真正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并且我們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講課,采用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授課,直觀、清晰、易懂。通過培訓,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科技素質,為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奠定良好基礎。2.2、推廣農業新技術。幾年來推廣應用的先進技術項目多,面積大,范圍廣。一是推廣玉米大壟密植栽培技術。2011-2017年累計推廣80萬畝次,平均畝增產150公斤,畝純增收220元,總增產1.2億公斤,總增收1.76億元。二是開展全面農田滅鼠工作。2011-2017年連續多年開展全面農田統一滅鼠工作。防治面積達1500萬畝次,防治效果顯著。挽回糧食損失約9億斤,挽回經濟損失達6.75億元。三是開展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工作。2011-2017年連續多年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積達到200萬畝次,挽回糧食損失達2.4億斤,挽回經濟損失1.8億元。四是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2005-2017年承擔國家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面積300萬畝,畝節本增效50元,總節本增效1.5億元。
3、存在問題及建議
3.1、存在問題。3.1.1、經費不足。財政只保證推廣人員工資。辦公費用、農技推廣費用等一點沒有。由于農技推廣是無償為農民服務,沒有經營性收入。要想開展農技推廣工作,必須多方籌集資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技推廣工作的正常開展。3.1.2、推廣人員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區鄉兩級農技人員技術水平和生產實踐能力均有待提高。由于知識更新很快,農業科技不斷發展,必須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適應新形勢下農業發展的需要,并且多深入到田間地塊進行生產實踐,這樣更好的指導農業生產。并且有一些非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業技術了解掌握不夠,應不斷學習培訓。3.1.3、鄉鎮推廣隊伍不穩定。由于鄉鎮農技人員行政上由鄉鎮管理,鄉鎮農技人員可以說“一人多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使農技人員不能專心從事業務工作,影響農技推廣工作的正常開展。
4、建議
為了確保農技推廣工作順利開展,真正發揮農技推廣的作用,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4.1、確保農技推廣和辦公經費。只有經費保證,才能開展科技培訓、技術指導、試驗、示范、推廣等工作的開展,才能真正提高農技人員的積極性,發揮農技推廣人員作用,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應有的貢獻。4.2、提高農技人員整體水平。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進修學習、深造等,提高農技人員科技水平,為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幾年,我們注重對鄉鎮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每年都要舉辦幾次培訓班進行培訓)4.3、確保農技人員從事本職工作鄉鎮級農技人員,不要“一人多用”,要是從事農技推廣人員專心從事本職工作,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不要做多面手,啥都懂一點,啥都不精。
5、推進農技推廣發展的基本思路
在完善健全縣鄉級農技推廣機構的同時,要建立村級農技服務體系。鄉級農技人員直接面對的是農民,由于精力、能力及地域等問題,很難及時解決農民在生產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因此,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考慮可以在每個村增設農業技術員,做好鄉推廣站與農民之間的銜接工作,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要實現推廣與科研有機的結合。要積極與科研單位合作,根據農民需要,研究新的農業技術,并進行試驗示范推廣,通過推廣完善和檢驗科研成果。做到科研具有針對性,具有時效性。
作者:王彥國 單位:哈爾濱市雙城區農豐滿族錫伯族鎮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
- 上一篇:農機安全生產工作方案
- 下一篇:農業生態觀光園旅游開發與利用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