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購置補貼對農業機械的影響
時間:2022-08-07 03:01:06
導語:農機購置補貼對農業機械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購置補貼使更多的農民實現了購買農業機械的愿望,使農機裝備總量快速增長,結構不斷優化,加快了農業機械化進程,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從促進農業生產經營者保有農業機械的數量、農業機械的質量、結構不斷優化,大馬力、多功能、高性能的農業機械迅速增長,使農機裝備結構日趨合理等方面著手來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進程,有效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全面推進農業、農村、農民向現代化全面邁進。
2我國現行的農機購置補貼辦法
農機購置補貼已實施了十多年了。在十多年的實踐中,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從一年一制訂到2015年江蘇省出臺《關于印發〈2015—2017年江蘇省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辦法〉的通知》一管三年,有效保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持續性與穩定性;從一開始按發票金額的30%補貼到現在的定額補貼,堵住了經銷商與購機戶虛開大發票,多領補貼款的漏洞;從補貼資金用光即止到現在的對列入補貼品目機具實施“普惠制”,為購機戶按需機提供了保障,也堵住了倒賣補貼機具的可能;從差額購機到全額購機再到鄉鎮農機部門申請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把購機補貼對市場的影響降到最低。補貼操作流程越來越規范,受益面越來越廣。到目前為止,江蘇采取的農機購置補貼操作方法總的來說就是“品目管理、自主購機、鄉鎮受理、縣級結算、直補到卡”對列入補貼品目機具實施“普惠制”。
3農機購置補貼對農機企業的影響
農民的農機購置行為屬于一種市場行為,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后,農機購買不再是純粹的市場行為,它同時受政府推動和市場機制的雙重影響。在這種形勢下,農機生產企業生產的農機具如能進入補貼目錄,其在同類產品中的價格優勢就很明顯。而補貼機具要進入省推廣目錄,機具的各項性能指標必須達到國家或省推廣農機具的標準化水平。有利于國家制訂的農機企業的行業標準,在實際生產中得到有效的推行與落實。
4對農機購置補貼的展望
1)希望能加大對高科技農機具的補貼金額。如靜電噴霧機。傳統噴霧機噴出來的霧滴向一個方向移動。霧滴小就容易漂移,霧滴大了附著力就差。如果霧滴上帶了靜電,漂移中的霧滴就容易附著。能極大地加強農藥的分布面積,提高農藥的利用率。實現精準化、精細化施藥。能有效降低農藥對土壤與水源污染。農戶種田成本與產出也是他們考慮的重點,噴霧機加上生發靜電的裝置后,噴霧機的價格勢畢會上漲了。有了補貼,有效地降低了新型農機的擁有成本,2014年華輝動力機械(南通)有限公司生產的3WBJ-16H型靜電噴霧器在補貼目錄內,360元/臺,補貼180元/臺后,購機戶還要支出180元/臺。相當于農機半價購得了3WBJ-16H型靜電噴霧器。海門市農民購入了58臺靜電噴霧器,雖然產生了2.088萬元的購機款,但之后由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補貼給購機戶1.044萬元。相對于那些背負手搖式噴霧機,靜電噴霧機有效地提高了農村機械化水平。2015年小型機具不再列入中央省補貼范圍,但海門地區人口密度大,小田塊作業還有很大的市場,海門市一級財政拿出部分財政資金對未列入中央和省補貼的小機具按購機金額30%的比例進行了補貼。2015年海門市全市共購置了10臺靜電噴霧機原價220元/臺,扣除補貼款66元/臺,農戶只要出154元/臺。2)是防止劣幣逐良幣事的發生?,F在的農機購置補貼是按機具分檔固定補貼金額。如80~85馬力四輪驅動的拖拉機2015年補貼2.98萬元,2016年補貼1.9萬元。也就是說,無論這臺拖拉機你購置了多少錢。補貼款就這么多。這樣就造成了價格低的農機補貼比例就高,如2015年海門市有購機戶以9.66萬元的價格購得一臺博馬1104,享受到了4.03萬元購機補貼金額,也就是購機戶以5.63萬元購得一臺110馬力的拖拉機。補貼比例高達42%。而約翰迪爾(天津)有限公司一臺JD1054的拖拉機售價達19.8萬元,卻只能享受3.69萬元的補貼,即購機戶實際支付了16.11萬元,補貼比例只有18%。部分企業為了降低售價、降低生產成本,很可能就會放棄設計與研究,甚至粗制濫造農業機械。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延伸??梢栽谵r機購置補貼系統里再集成一塊系統,購置大中型機具后,每半年生成一張表格調研機具的各種情況??梢砸再彊C戶的證件號碼為登陸名進入系統填寫反饋機具的各項情況。然后結合購機戶反饋的信息,其返修率、技術先進性、用戶使用體驗等,就是相同功率的拖拉機也可以再分分檔次。以激勵農機生產企業把資金投入到研發與提高產品質量上去。
作者:倪正紅 單位:海門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李農,萬袆.我國農機購置補貼的宏觀政策效應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0,(12):79-84.
[2]張偉,王軍.論農機購置補貼對本地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3,(9):182.
- 上一篇:水壩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探討
- 下一篇:農業機械管理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