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使用與保養
時間:2022-04-03 09:41:07
導語:農業機械使用與保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認真讀懂說明書,掌握結構和性能,切忌囫圇吞棗,自以為是。通過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可以充分了解農業機械的基本構造和原理,熟悉每個部位的作用,正確使用農業機械的方法以及保養維護機械的要求,了解各種故障的表現形式。(2)操作遵循規范,保養講究方法,切忌馬馬虎虎,不能瞎擺弄。認真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操作、使用和保養機械,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磨合農業機械,使用前要按規定進行日常保養:加油、加水和緊固螺釘,調整膠帶松緊和各種間隙,檢查剎車、離合器、轉向機構是否正常有效和電瓶是否有電等。(3)使用時按說明書明示的操作步驟進行作業,要注意機械工作時是否有異常響聲。如發生故障應立即停機檢查,千萬不要在機器運轉中排除故障,避免意外事故發生。自己不能修理的應及時與“三包”維修站聯系,由他們進行維修。特別要提醒農民機手的是:要及時按照說明書要求更換空濾器、清洗機油濾清器,注意燃油及潤滑油的清潔度。
2農機具維護與保養
(1)去除農機過濾器中的雜質。為了有效去除農機機油過濾器內壁的雜物,可以用黃油在轉子內壁貼上一張紙,通過這種方法,農機運轉中的污染物質就不會粘在過濾網上,而會附著在紙面上,在進行農機保養時將紙取下來,去除大部分污染物質,剩余的就會很容易清理。(2)去除農機鐵質濾芯的污垢。農業機械的空氣濾清器濾芯是鐵質的,如果采用汽油或者柴油進行清洗,成本會相對較高,可以把柴油灑在鐵質濾芯上,通過燃燒去掉鐵質濾芯上面的污染物。在燃燒結束之后,利用木棍敲擊鐵質濾芯,煙灰就會自然脫落。但是,在運用這種方法時,一定要防范農業機械起火。(3)農業機械使用中的慢漏氣現象。輪胎的質量很容易導致輪胎的慢漏氣問題,如果出現輪胎扎傷,粘貼的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果通過檢查很難發現輪胎的扎口,就可以通過其他方法解決慢漏氣這一問題。方法是:拔出輪胎的氣門芯,將滑石粉用硬紙做成的漏斗倒進輪胎里,在滑石粉停止滲入時,將漏斗取下來,輕輕轉動車輪,使得滑石粉在輪胎內充分分散開,再繼續注入滑石粉,最后裝好氣門芯、充好氣,慢漏氣的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
3農業機械保養中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1)農業機械的保養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一是只重視拖拉機,而忽視農機具。農機手多數認為,只要拖拉機保養好不出問題,農機具好一點差一點無所謂。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必須予以糾正。如果農機具技術狀態不好,拖拉機技術狀態再好,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都會下降。因此,保養農機具一定要和保養拖拉機一樣重視起來。二是農機手保養農機具時基本上不按其使用說明書的技術要求進行,拖延保養期限不定期、保養項目丟三落四不全面和保養內容“缺斤短兩”不到位。錯誤認為只要農機具能動就行。三是農機具使用調整不及時、調整不準確,一些技術參數不符合技術要求,造成農機具某些主要傳動零件承受額外附加載荷,常常造成機件提前損壞,反而錯誤的認為是農機具的制造有缺陷。(2)農業機械的保養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首先,重視保持保養維護環境清潔。因為保持清潔性是農業機械保養過程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農用動力機械和農業機械的加工制造有許多高精度零件,組裝時它們的配合精度比較高,如果有雜質混入其中,就會加速零件配合表面的磨損。保持清潔有兩個層面:一是在農業機械作業過程中,加強班次保養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較為惡劣的環境下,進行農業生產,農機使用完畢后應及時清理相關器具,及時清除設備表面上的雜草、沙土和雜物等;二是對農閑季節需長時間放置的器具進行內外部全面清理、疏通,加強維護保養和管理。其次,注重農業機械的潤滑保養。在潤滑的過程中應很好地掌握規則和原則,對農業機械定期進行換油和及時定期檢查加油。在一些較為特殊的使用環境下,還應結合農業機械不同部位的零部件操作需求定期對系統進行潤滑處理,以保證內外部機件運動的順暢性和使用的科學性。。
4正確保管農機具
由于農業生產季節性強,有些農機具農忙時參加農業生產作業,農閑時就要停歇保管。有的農機具夏季水中泡,冬季雪里埋,春秋風吹、雨淋和日曬,不能妥善保管,也無具體措施,亂拆亂卸,損失十分嚴重,使得整臺農機具狀態變壞,更甚者是缺少零部件,不能進行正常作業。要避免上述現象發生,應采取以下措施:保管農機具的場所應經常保持清潔,無積水、無油污和無雜草等,在冬季應及時清除積雪;室內農機具庫房要保持通風、透光,避免潮濕;農機具保管之前應進行徹底清洗,除掉泥土、雜草和油污,并向各潤滑點加注潤滑油(脂);農機具容易腐蝕的部位和生銹后對工作有直接影響的部件,應涂抹防腐油(漆);露天停放的農機具應用磚石墊起,避免與地面接觸;容易腐蝕變形的零部件,應拆下清洗,存放室內妥善保管。
總之,有了農機具并不等于完全實現了農業機械化,關鍵是如何管好、用好,使之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效率,達到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目的。
作者:梁新平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臨洮農業學校
- 上一篇:自動控制技術在農業機械的作用
- 下一篇:紡織印染企業環境保護論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