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安全管理研究
時間:2022-08-02 03:47:32
導語:農業機械安全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第一產業,是整個國家經濟建設中的基礎產業。作為人民生活的基礎,其發展的意義更是重中之重,關系到整個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及國家穩定。而農業機械的發展和普及率對農民勞動強度的減弱,農業生產條件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國家對農工機械的推廣及發展愈加重視。隨著農業機械化的不斷推進加快,人們對農業機械的安全管理也更加的關注和重視。做好農業機械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農業生存的有序進行,保障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農業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文章就農業機械安全管理存在的幾點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幾點解決對策及意見,希望對農業機械安全管理穩定推進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農業機械;安全;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提升,農民的收入也隨之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在此經濟環境大好形勢下,大部分農民在耕種的過程中利用農業機械提升耕種效率便成為了農村各家各戶重要的研究問題。但是農民在使用機械的過程中幾乎都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一般都是購置之后直接使用,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所以由于農業機械操作不當而引來的安全事故經常發生,在媒體報道中十分常見。這就要求農用機械的設計者和管理者應先確保農民群眾的安全基礎上在進行生產效率的提升。
1農業機械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我國建設新農村的改革體系下,國民經濟向農村傾斜,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使用最新最高效的農業機械設備,而農村幾乎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耕種,對機械設備的管理問題根本就不重視。在這種大趨勢的影響下,農民安全意識特別低,機械事故頻繁發生,而農村的醫療設備不是很先進,主要發生事故就都要到鄉鎮或者城市進行治療,路途較遠,時間較長,嚴重影響農民的生命健康問題。因此若要適應農村新形勢的發展,便要利用規范且科學的管理制度對農業機械設備進行安全管理。
2農業機械安全管理問題隱患分析
2.1我國關于農業安全的政策法規不完善。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農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GDP占比較大,同樣因為我國地域寬廣導致農業的布局較為分散和廣泛,這就造成了法律法規的實施多有執行乏力,執行不到位的情況出現。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又有因地制宜的地方性政策法規的存在,導致了各地政府部門在法規執行中的形式主義的操控,導致農業機械管理成了存在而無法具體實施的存在。2.2農民對農業機械操作專業性不強。我國農業機械的操作人員大多為自身家庭的成員。農民在學習和使用的過程中就會存在能用會用就行的心理。大多都沒經過專業的崗位培訓,對安全操作沒有足夠重視。同時農村留守的農民對法律法規的認識較差,這就造成了,購買了最新的專業設備,但卻是業余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操作,不僅在生產效率上不能達到設備制造者預期的效果,且操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有限對具體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懂得如何姐姐,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安全隱患。2.3基層農業機械管理體系及管理制度不健全。農機服務管理組織在鄉鎮、村級政府無法有效投入。沒有合適的管理人員去管理。同時,由于農業經濟的特殊性、廣泛性及分散性,各級政府對農機設備的投入也較少,無法保證足夠的農業機械設備投入到農業建設當中去,而且隨著農民工進城工作的人群加大,使得農業機械的使用和管理人員,文化水平,整體綜合實力下降。這就造成了,農業機械設備在使用和維護中存在更多的問題,而且出現問題后,又無法及時對相關管理部分反饋有效的意見及建議。使得基層農業機械管理部分成了空衙門,無法及時有效的解決實在問題,造成安全隱患長期存在,并且越來越嚴重。農業機械管理的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成了我國的整體的農業經濟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如不及時解決將會嚴重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2.4農業機械安全隱患。農業機械質量的管理不夠,在最近幾年對農業機械設備的抽樣調查中發現,抽樣合格率不足百分之七十。農業機械設備的質量的偏低,使得設備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大大的降低,對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另外由于大部分農機設備的操控者,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使得人們對農業機械設備的構造、工作原理無法更好地了解,無法后期進行科學有效的維護保養,減少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也造成大多老舊的農業機械設備投入到了農機生產當中去,使得工作中頻發問題,并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3農業機械安全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3.1完善農業機械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首先,需要做好農業機械的統計工作,對農業機械設備做出合理嚴格的區分,并對不同機械設備在操作過程中能夠出現的問題,進行合理嚴格的劃分。對多數農民私有設備做好備案,加強安全管理培訓,同時更加需要我們加強對設備的安全管理。通過設備備案、安全培訓、定期檢查、專業培訓等相關手段,行之有效的進行控制及宣傳。同時對農業機械設備的出廠嚴格把關,不能將存在安全隱患的農業機械設備流入市場,流入田間地頭。如有問題按相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使相關的法律法規能夠真正的執行下去,保障農業機械設備在生產中的絕對安全。3.2完善農機機械安全管理制度。從國家到縣級、鄉鎮級設立農業機械培訓管理的專業機構,配齊相關的專業人員,并且加強基礎農村的安全培訓及查驗工作。設立健全的農業機械安全管理的專業機構,明確到村級政府。明確部門責任,明確人員責任,配齊相關人員,增加金費的投入。加強農業機械安全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農業機械管理人員的素質。能夠切實全面的了解掌握和監管農業機械的作業情況。以完整健全的農業機械安全管理整體網絡化來保障農業機械的安全生產作業。3.3加強農業機械安全問題的預防措施。“預防為主,安全第一”,是我國農業生產的核心方針,與其在出現安全問題后進行補救,不如在事故發生之前對其危險的萌芽進行扼殺。首先應以村鎮為單位邀請農業機械生產專家定期到現場對本村的農業機械進行安全性檢測。檢測的內容包括:使用年限、機械故障率、維修歷史等方面。避免讓農業機械“帶病上崗”給操作者帶來危險。另外對農業機械責任到人,若因人為問題導致事故發展一定要追到到底,不能姑息。3.4加強對農業機械安全知識的宣傳。(1)從農業機械銷售的角度。在農業機械設備銷售的過程中,要求銷售人員在簽單銷售之前,必須對有關機械設備相關的政策和法律與購買的農民進行詳細的說明。另外在銷售現場應配置專家將設備的所有操作和技巧對農民進行傳授,避免出現農民購置完設備卻不會用的情況發生。(2)從農村基礎管理者的角度。以目前的經濟形勢上看,農村的農業機械設備購買率會以高增長的態勢發展。作為農村的基層管理者,要認清楚目前的形勢,以村委會或者農村自發組織的名義定期展開安全管理、職業道德、操作技術等方面的講座,來提升本地農民對此方面的意識。另外作為國家基層的工作人員,也應該摸清楚本地區機械設備購買家庭的情況,定期走訪宣傳。(3)從農民自身的角度。雖然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以家庭的名義購買農業機械設備對一般家庭的農民來說依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從這個角度上看,農民更應該對自身操作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加以重視,一來對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年限有好的方面的作用,另外從自身的安全來說更是要提升安全意識。在日常交流操作經驗的時候,彼此之間更應該把安全的問題變成主要宣傳和討論的關鍵點。
4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機械安全生產是保證農業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關系到農村生產環境的穩定和諧。如何做好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為農業生產提供一個安全、穩定、高效的生產環境是農業機械生產工作的重要課題。若想要保證生產效率的同時,保證農民機械設備操作者的安全,那便要逐步增加管理投入,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從最低層開始提高監管水平,從根本上切實的把農業機械安全生產工作抓好,為我國整體經濟穩定持續發展做出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趙宇沙微.淺談農業機械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研,2015.
[2]黃業穎.淺析農業機械駕駛員安全管理—中國農機監理[J].2011.
[3]沈淑賢,沈成偉.淺談強化鄉鎮農業機械安全管理工作[J].中國農機信息,2014.
作者:崔華明 單位:棲霞市松山街道辦事處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
- 上一篇:農業機械綠色維修技術綜述
- 下一篇: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的作用研究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