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發展影響因素思考

時間:2022-01-31 09:23:15

導語:農業機械化發展影響因素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機械化發展影響因素思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也逐步進入現代化的進程中,各行各業運用現代化技術進行生產工作,不僅能夠有效的節省時間與人力勞動,還能夠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注重發展工業化建設,導致我國農業技術的落后,生產工具落后于歐美國家,生產形式也十分落后。農業機械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目標,將我國的農業發展成為現代化農業,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效率,還有利于農業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機械化也是一種重要的技術手段,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業機械化,需要對農業機械化的影響因素進行合理的分析,區別影響因素的重要性與次要性。本文將對農業機械化發現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并對農業機械化的未來發展進行思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影響因素;未來發展

我國大部分地區還在進行著農業建設,既能夠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又能夠很好地發展農村經濟,農業機械化的標準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的農業經濟,有效的實現農業機械化,能夠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然后進而完善農業措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達到人民生活需求的目的。就目前而言,我國很多農民因為盈利太少,放棄種植農業,導致農村整體勞動積極性降低,所以要想更好地發展農業機械化,就應該對農業政策進行修改,給予一定的扶持政策與優惠政策。加快我國的經濟建設,就是重視農業的發展,重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步伐,逐漸完善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技術手段。更好地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1發展農業機械化技術的迫切需求

1.1大功率農業機械應該合理化的配備農具。對于我國目前的農機分配來說,是非常不均衡的,我國的大型農業機械數量十分少,家用農業機械數量還能夠滿足農業生產需要,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我國大功率農業機械的不平衡。為了更好地進行農業機械化發展,就應該均衡大機械與小型農業工具的合理分配,相關科研部門,也應該能夠投入精力與金錢進行農機的改造建設,吸取國外的優秀經驗,促使我國農機能夠合理發展,拓寬我國機械農機的使用層面與使用性能,促使我國的農業生產達到高效、高產、低耗的水平。1.2農作物機械化發展面臨瓶頸。我國地域廣泛,不同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也不一樣,所需要的機械農具也不同,就玉米種植地區而言,傳統農業就是單純的人力進行播種,在進行農作物豐收的時候,也是依靠人力進行,不僅耗時,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進行農作物播種時,采用的是壟做穴播的方式,能夠進行一系列的完善工作,可以刨地、除草與播種,幾項活動為一體的播種方式,省時省力。但是在農作物收獲的時候,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沒有現代化的農業機械能夠代替人工,很多農業種植地區還不能進行機械化的普及,每年都需要進行辛苦的勞作,所以應該快速的進行機械化的研究開發,盡快滿足人民的農業生產需求[2]。

2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2.1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針對21世紀前的農業生產方式來說,我國目前的農業機械化還是取得了一些成就,無論是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還是現在的生產方式來說,農業機械化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方便了人民的生活,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都是通過人力進行,無論是播種,還是除草、灌溉等,都必須進行人力的操作,但是后來除草有了農藥,同時還具備與其相對的農具;農作物的播種,也不需要進行繁雜的形式,都是通過機械進行快速的播種,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農業機械化是非工業機械化的開端,通過農業機械化的逐步提升,我國畜牧業機械化、林業機械化等農業機械化也在不斷的發展,為農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機械化的發展,為人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與勞動力輸出,提高了農業生產的高效性。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取得了良好的成就。2.2我國農業機械化的影響因素。時代在不斷的發展,任何事物都應該結合時代的發展進行相應的創新改革,對于農業機械也是如此。我國很多的農業機械都不能夠緊跟時代與人民的需求,農業機械存在老化等方面的問題,由于這些因素,極大地影響了我國農業的發展,降低我國的農業的生產效率。我國現在的農機數量很不均衡,有很多的運輸機械,但是缺乏農作物收取的機械,也就從基礎設施中落后于其他國家,我國還缺少機械一體化的農業機械。從農業機械的規格上判斷,我國缺少大量的大型農業機械。我國關于農業機械的研發力度還比較落后,沒有新型的農業機械生產,只能使用老式的機械。我國農業水平落后于西方國家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國的農業機械大部分是半自動的,西方國家是全自動的。我國的機械化水平在不斷地提升過程中,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就是地域差別問題。我國南方的經濟水平較北方經濟水平高,這一個影響因素,也決定了南北方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不同。南方經濟水平高,有充足的資金能夠進行新型農機的購買與使用,由于使用新型農機,大大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提高了農民收益,從而導致南方經濟水平的提高。對于北方來說,經濟水平底下,人民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新型農機的購買,導致農業收益降低。對于以上所闡述的2個條件來說,都是一種循環,只是性質不同而已。所以,在進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過程中,要逐漸降低地域差別。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種影響因素,但是以上所闡述的2個問題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對于農機的使用也影響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很多農民買不起新型農機,買了不會用等情況也常常出現。農民不能夠很好的進行農機的使用,就容易導致農機的損傷。

3農業機械化的未來發展思路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就應該腳踏實地的進行創新改革,根據不同地區要采用不同的發展策略,掌握各地區農業發展需求,充分地將我國的農業耕地得到最大的利用。3.1健全農業機械化政策體系。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業,堅持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應該設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相關部門,嚴格要求部門執行其職責,政府安排人員進行下鄉調查,總結出目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條件限制,然后進行問題的信息反饋,進而健全農業機械化政策體系。政府部門應該嚴抓基層組織的機械化建設,落實基層機械化發展的舉措,探尋出更多適合農業發展的道路。3.2建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長期投入機制。國家發展農業機械化,就應該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農機的科研工作,頒發相關政策進行農機購買優惠政策,農民土地的相關補貼工作,提高農民的勞作熱情,逐漸的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的效率。所以說,我國建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長期投入機制是至關重要的。3.3加強對農機從業人員和農民的培訓。在進行農業生產時,主要進行操作的是農機從業人員與農民,所以,對農機從業人員和農民的文化程度與知識理解能力是嚴格要求的,需要具備基礎的農機知識。政府部門應該合理的結合農民與農機從業者的實際情況,然后制定一些解決措施。

4結語

我國發展農業機械化,就要意識到農業機械化發現的影響因素,結合不同地區不同需求,合理分配新型農機的搭配,對相關工作人員與使用人員進行培訓,提高我國的農業經濟水平。

參考文獻

[1]郝瑞彬,李子田,孫云鵬.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影響因素淺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6(1):35.

[2]李寧.我國東北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影響因素辨識及系統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6(5):32.

[3]郝慶升.論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動力機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1,22(1):51-54.

[4]白人樸.農業機械化與農民增收[J].農業機械學報,2004,35(4):179-182.

[5]江蕙云.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5.

作者:溫成濤 單位:山東省平度市新河鎮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