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發展管理問題及措施
時間:2022-02-21 09:20:34
導語:農業機械發展管理問題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機械化的農業發展,積極推動了農業產業的經濟發展,但也存在著限制性問題。在農業機械發展中,相關部門應積極總結問題,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綜合水平。
農業機械是農業生產發展的基礎性設備,使用農業機械能有效減輕農民的負擔,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對于我國農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要想使農業機械發揮出應有價值,必須用好、管好農業機械,提高運用效率,為廣大農民謀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取得更好的社會效益。
1農業機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農業科技含量相對薄弱。目前我國經濟及科技得到了全面發展,但仍然存在著滯后性的問題,無法順應現代農業的經濟發展需求。例如,在一些發達國家中,大部分的農業產業實現了全程化機械操作,但在我國農業發展中,由于受到地域性以及地形等多因素的影響,只能使用傳統的農作方法。又如,在以色列農業生產中基本上實現了灌溉技術的發展,但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仍以灑水以及噴灌的方法作為主體,影響農業生產的經濟發展。1.2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之間的差異。通過對農業生產行業的分析,在不同地區以及不同環境之中,由于農作物對水、陽光等要求存在著差異性,導致農業生產中的自動化技術創新面臨一定的限制。例如,在一些地區的農作物生產中,氣候的影響會降低機械化生產的效率。而且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民具有購買先進農業機械設備的能力,農業生產水平較高,但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人們缺少充足的資金購買機械設備,農業生產水平較低。因此,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相關部門應結合這些問題,構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解決地區的差異性問題,以便充分保障我國農業機械化產業的穩定發展。
2積極構建農業機械化的創新發展策略
2.1創新農機技術的推廣方案。在農機技術運用的過程中要充分滿足農民的自身需求,結合農機技術的特點,提高農民的主動利用率。農民應該認識到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轉變以往的農業經營思想、認知以及行為等狀況,通過農機產品的使用,為農機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需要建立技術推廣、使用示范點,為人民提供學習以及參觀的地方,通過農民的親身體驗以及親身感受,提高農機技術使用的信心,從而實現農機技術推廣的最終目的。2.2引導農機技術順應市場發展。我國農業市場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為實現農機技術的推廣及使用,可將市場經濟規律作為重點,結合農業市場的運行狀況,進行發展模式的調整,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穩定創新。農民應結合農機技術的使用特點,進行全新農業技術的研究及學習,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率,逐漸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為現代農業市場的運行及農業產業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在農機技術推廣中,也應順應市場的發展需求,結合多樣化的農機生產技術,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為現代工業產業的轉型發展提供參考。2.3實現農業機械化信息技術運用。在現代科學技術逐漸發展的過程中,計算機技術在各個行業中得到了廣泛運用,農業產業也不例外。在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機械技術的融合,可逐漸提高農業項目的生產效率,減少農業生產中人力以及物力的支出,滿足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需求。2.4全面提高推廣人員專業素養。農機技術的推廣與推廣人員的專業性存在著關聯性。研究發現,現階段一些農機推廣人員進行產品推廣時,存在著專業技術匱乏等問題,無法實現現代農業產業的信息化發展。因此,在現階段農機產品推廣的過程中,應結合農業產業的基本現狀和農機產品的優勢,進行人才培養。在人才培養中應做到:逐漸提高農機推廣專業大學生的招收比例,實現農機產品推廣隊伍的年輕化、專業化;定期組織農機產品推銷人員進行培訓,更全面地掌握農機專業知識,為產品的推廣提供支持;通過與政府的有效協調,提高農機推廣人員的薪酬水平,保證人才隊伍結構的穩定性,激發農機推廣人員的工作熱情,實現農機推廣工作的穩定發展。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信息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實現農業產業的經濟化發展,提高農業機械管理的整體水平,應該將農機產品的推廣作為重點,轉變農民對農機產品的認識狀況,全面提升農機產品的使用效率。在農機產品推廣中,應該將農民、農業機械人員管理、信息化產業的創新等作為重點,通過農業機械管理項目的完善,進行產業的創新,促進農機產業管理工作的穩定創新。
參考文獻:
[1]朱顏.公共管理視野中農業機械化管理與服務的開展實踐[J].農業與技術,2015(18):44.
作者:劉愛玲 單位:山東省梁山縣韓垓鎮農機站
- 上一篇:農業機械化質量提升對策研究
- 下一篇:農業機械自動化解決方案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