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灌溉農業論文
時間:2022-05-29 11:15:00
導語:精細灌溉農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發展節水灌溉的必要性;節水灌溉的內涵意義;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灌溉管理水平;發展節水灌溉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國農業灌溉用水量大,灌溉效率低下和用水浪費的問題普遍存在、節水灌溉就是要改變千年以來人們澆地的傳統習慣、節水灌溉是用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農作物產出的一種灌溉模式、減少從水源到田間系統的滲漏和蒸發損失提高輸水系統的有效利用率、形成配套技術,并大面積推廣田間灌溉科學用水技術、節水灌溉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與服務"三農"相結合、以提高用水效率為目標,建立科學的節水灌溉規劃體系、突出農田在節水灌溉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水利技術員在節水灌溉服務中的主體作用等。具體請詳見。
一、發展節水灌溉的必要性
我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時空分布很不均勻,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近年來隨著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農業干旱缺水和水資源短缺已成為經濟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而且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按現狀用水量計,全國中等干旱缺水358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缺水300億立方米,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農業年均受益面積達到2000萬公傾以上,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下發生水危機,北方河流斷流的問題日益突出,缺水已從北方蔓延到南方的許多地區,由于地表水不足導致地下水超采,全國區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積已達8.26立方公里。
我國農業灌溉用水量大,灌溉效率低下和用水浪費的問題普遍存在。目前全國灌溉水利用率約為43%,單方水糧食生成率只有10公斤左右,大大低于發達國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單方水糧食生產率20公斤以上的水平。通過采用現代節水灌溉技術改造傳統灌溉農業,實現適時適量的"精細灌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節水灌溉的內涵意義
節水灌溉就是要改變千年以來人們澆地的傳統習慣,把澆地變為澆作物,按作物的最佳需水要求進行灌溉。
節水灌溉是用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農作物產出的一種灌溉模式。節水農業措施和節水灌溉措施,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和地面、地下水資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耗水量獲得最高的作物產量和產值。節水農業措施包括抗旱節水品種、秸稈覆蓋、少耕免耕、抗旱劑、保水劑等。在人們以往的印象中,節水灌溉就是發展低壓管道輸入、噴灌和微灌。由這些工程所控制的灌溉面積就是節水灌溉面積。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夠全面的,節水灌溉的目的在于減少灌溉水源從渠首到農田被作物汲收利用的全過程中的無效損失,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水分生產率。它包括節水灌溉技術、節水灌溉制度以及區域水資源合理配置等方面的內容,即包含有工程措施,也包含有農業的管理措施,可以把節水灌溉措施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減少從水源到田間系統的滲漏和蒸發損失提高輸水系統的有效利用率,在自流灌區固定渠道采用砌石、現澆筑混凝土等進行防滲。
2、減少田間儲水損失主要是減少深層防漏,提高灌溉水進入田間后的有效利用程度。
3、采用先進灌溉技術減少作物蒸騰、棵間蒸發和深層滲漏等農田水分消耗。
4、優化作物灌溉制度減少作物的無效蒸騰灌溉用水采取優化調度,合理分配等管理措施,結合各種耕作栽培技術,盡量減少對農作物產量形成非關鍵期的水分蒸騰,以提高農作物水分的利用效率。
三、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灌溉管理水平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一步將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農業技術和管理技術有機結合,形成配套技術,并大面積推廣田間灌溉科學用水技術,如小麥優化灌溉、水稻淺濕灌溉、膜上灌等。與此同時,以提高降水利用率為目標的旱地農業增產技術也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這些技術的大范圍推廣應用,使我國節水農業的發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九五"期間,節水農業技術研究與示范曾首次被列為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開展了噴、微灌設備的研制與改進、滴灌技術研究與示范、田間節水灌溉新技術研究,主要農作物節水高效灌溉制度的研究、節水灌溉與農業綜合技術研究、人工匯集雨水利用技術研究和灌溉系統配水關鍵技術研究等專題研究。隨著科學研究逐步走向深入,我國節水農業工程設備也得到迅速的發展,經過幾十年的研制和開發,特別是近幾年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生產裝備,使節水農業工程設備在數量上和性能上都有很大提高。
目前我國推廣的節水灌溉技術有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滴灌、膜上灌、膜下灌等多種形式,不同的地區宜采用的節水灌溉技術也不同,大、中型灌區適宜推廣渠道防滲技術,井灌區和小型灌區宜推廣低壓管道灌溉技術,經濟條件好的地方提倡采用噴灌技術,在果園、菜園及其它經濟作物種植區適合發展微、滴灌,西北干旱地區應推廣雨水集流、水窖滴灌技術,南方水稻產區則應推廣水稻節水灌溉技術,各地要根據其經濟發展水平,合理確定技術方案。
四、發展節水灌溉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節水灌溉是一項系統工作,綜合運用行政、技術經濟、宣傳教育和管理等各種手段,需要全社會的很多行業和部門協調一致,形成全力,共同做好節水灌溉工作。
第一、節水灌溉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與服務"三農"相結合,把發展節水灌溉,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結合起來,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當前首先制定科學的用水計劃,做到計劃用水,計量收費,節約獎勵。其次是做好節水灌溉的投入機制,規劃并搞好節水灌溉的工程建設和技術的投入等。三是制定相應的優惠改革策略。進一步調動灌區農民對節水灌溉的積極性,并按"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確定產權,充分調動農民建節水灌溉工程的積極性。第四建立制定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實施辦法,理順水費價格,分步到位。第五完善水費計量繳費的管理辦法,逐步引入用水戶參與管理機制,成立用水戶協會合作組織,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六是深化水利工程制改革。在灌區支渠以下推廣以用水戶參與為主的改革,建立以各種形式用水合作組織為主的管理體制,采用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和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灌區以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無人維修養護,水費公開透明。層層搭車,用水矛盾問題。
第二、以提高用水效率為目標,建立科學的節水灌溉規劃體系。規劃是工作的基礎,大力推進節水灌溉發展首先要建立科學的規劃體系。節水灌溉規劃應充分考慮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按以供定需,以水定種植結構的原則統籌考慮,積極推進節水灌溉進程,同時加大節水灌溉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力度,帶動農田水利和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的科學的確定節水灌溉的布局的模式。
第三、突出農田在節水灌溉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水利技術員在節水灌溉服務中的主體作用。廣泛調動技術員的積極性,全面發展以技術推廣和生產示范為主的科技培訓,普及基層水利人員和部分農民切實掌握節水灌溉意識和技能,形成一支影響廣大農民把發展節水灌溉和增加收入結合起來的骨干隊伍。
- 上一篇:做合格共青團干部交流材料
- 下一篇:醫務工作者學習王忠誠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