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雪雞生態養殖方法
時間:2022-07-05 05:29:00
導語:騰沖雪雞生態養殖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騰沖雪雞產于高黎貢山西麓的界頭、曲石鄉等鎮。全身羽毛白色,有極少數為黃羽或麻羽;頭頂紫冠,肌、骨烏黑似炭,頭分有鳳或無鳳兩種;體貌十分秀美,且足健嘴利,富于生氣和野性。生態養殖技術,主要內容分為養殖場地的選擇、種雞的孵化、各階段的飼養管理技術、雪雞的免疫程序與疾病防治等方面。
1養殖場地的選擇
1.1養殖地址的選擇
生態養殖場地應選擇在生態條件較好的竹林,蔬林,荒坡,茶園,果園等背風向陽、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且距離主要交通線或河流500m以上。
1.2雞舍建設
根據需要及經濟狀況,可建設永久性雞舍,也可建簡易式雞舍。在放牧場地,應建乘涼、避雨、躲避天敵的場所。養雞場地謝絕參觀,養殖用具不準帶出飼養區。注意場地衛生,養殖場地做倒定期(10~15d)或不定期消毒。水和料槽(桶)夏秋季節3d、冬春5~7d徹底消毒1次。
2雪雞的孵化
2.1人工孵化
將經過選擇、消毒的種蛋放入孵化器(或火炕)內,溫度在37~39℃,相對濕度65%。孵到第5天,第1次驗蛋,檢出無精、死精蛋;第11天,第2次照蛋,檢出死胎及第1次檢漏的無精蛋;第19天落盤,轉入出雛機。溫度控制在38~36.5℃、相對濕度70%。第21天,小雞破殼而出,待羽毛干后(24h內)接種馬立克疫苗,淘汰殘弱雛,正常雛雞轉入育雛室。
2.2自然孵化
利用母雞的抱窩性,讓母雞自已孵化。母雞每抱種蛋16~20枚。自然孵化方法簡單,但繁殖數量小,不利于防疫工作的開展及集約化養殖,只適用家庭少量飼養。自然孵化的雛雞可以人工飼養,也可以母雞保溫飼養。
3雪雞各階段的飼養管理
根據不同季節、不同生長階段的特點,定期驅蟲,按時飼喂保健藥物。
3.1育雛
育雛的方式有平面與立體多層育雛兩種。育雛工作的好壞,關系到以后養雞的經濟收益。雛雞應先飲水后開食。在育雛期間,要根據免疫程序搞好防疫工作,為下一步的養殖打好基礎。
3.2脫溫雞苗的飼養管理
剛脫溫的小雞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較差。從育雛室轉移到新的養殖場地,首先必須注意保持一定的溫度(略低于育雛室1℃)。室內飼養30只/m2,全天分3次供給飼料及充足飲水。
3.3育成雞的飼養菅理
用育成雞料與谷物類飼料混合后飼喂50日齡后的育成雞,這一階段雞的生長速度較快。在野外放牧飼養的育成雞,必須放牧與補飼相結合。每667m2放養雪雞150~300只。這一階段平均只日耗料75g,供給充足的飲水,以滿足雪雞的生長需要。
3.4成雞的飼養管理
成雞分為種雞與商品雞兩種。但飼養管理差別不大,這一階段每667m2飼養量不超過100只,定期輪牧。在放牧場地內堆放雞糞以繁殖蠅蛹,讓雞自由采食補充動物蛋白。全天供給清潔的飲水。
- 上一篇:糖尿病病人監護干涉
- 下一篇:商貿局解放思想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