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工作點農業科技服務路徑

時間:2022-11-17 10:17:06

導語:駐村工作點農業科技服務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駐村工作點農業科技服務路徑

摘要:在南疆四地州“訪惠聚”駐村工作點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對于推進”訪惠聚”駐村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引導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用科技知識助推農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主要是在農業生產技術指導、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培育農業科技示范戶、建立農業科技成果示范展示基地、開展綜合知識的普及和文化宣傳專題講座等方面開展農業科技服務。為了推進南疆四地州“訪惠聚”駐村工作點的農業科技服務工作,需要從強化組織領導、組建“訪惠聚”農業科技專家服務隊、做好服務需求對接、加強溝通協調、加強輿論宣傳和信息報送工作等方面加以思考。

關鍵詞:農業科技服務;南疆四地州;訪惠聚駐村工作點

為深入貫徹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幫助各級“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做好農民農業科技服務工作,促進活動在助農增收中惠及民生、凝聚人心,做好“三農”工作,新疆在南疆地區開展以農業科技助力”訪惠聚”駐村工作,以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科技需求為導向,以向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廣大農民傳播科技知識、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成果為重點,以基層干部群眾科技素質的全面提升、應用現代農業技術的廣泛推廣和農業生產中實際問題的切實解決為契機,以促進農牧民增收為主要任務激發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和農牧民積極投身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主戰場,為惠及民生、凝聚人心,促進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保駕護航。

1“訪惠聚”駐村工作點開展農業科技專家服務的重要意義

農業作為新疆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在新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經濟落后的南疆地區,農業占經濟總量近30%。因此,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必然要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面快速發展為保障。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訪惠聚”駐村工作中開展農業科技專家服務,組織區、地、縣、鄉農技推廣人員,以“訪惠聚”駐村工作開展為載體,以駐村工作隊所在村為服務對象,全面推進內容和形式豐富的農業科技專家服務模式,構建“政府引導、上下聯動、全面參與、層層落實”的農業科技快速動員組織格局[1],這將更大程度地滿足新形勢下內涵不斷深化、功能不斷提升的農業科技需求,更為便捷、迅速地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到社以及入戶。

2“訪惠聚”駐村工作點開展農業科技專家服務的實踐

“訪惠聚”駐村工作點開展農業科技專家服務工作是采取區、地、縣三級聯動,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以新疆農業科學院組建的“訪惠聚”農業科技專家服務隊為主,由新疆農業科學院抽調全院各領域專家組成的“訪惠聚”專家服務工作組聯同地(州)、縣(市)以及鄉鎮農業科技人員,進入南疆四地州駐村工作隊中,在各地農耕和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通過開展田間現場觀摩會、進行實用農業技術推廣培訓、提供先進的生產技術指導,同時以農業生產示范基地的建立和先進科技示范戶的培育等形式,構建了定時、定點、循環的多樣式農業技術示范服務模式。以科技惠民為目標,分層次、分領域,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委、辦、廳、局、人民團體、大專院校、大中型企業和中央駐疆單位“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所在村開展農業科技服務。農業科技示范服務工作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訪惠聚”駐村工作在助農增收、惠及民生、凝聚人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3“訪惠聚”駐村工作點開展農業科技專家服務的主要內容

3.1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巡回指導服務

針對重要農時和各地農業生產關鍵環節,以及農業生產中的農作物良種繁育、高效栽培、林果嫁接和修剪、設施農業生產、農業節水、土地次生鹽漬化、農林病蟲害綜合防治、庭院經濟建設等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派專家現場指導、提出技術方案加以解決。通過開展定點、定時、輪回的多形式農業實用技術講座和指導,提高農民種田技能,增強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生產的信心和干勁。使當地農民在感受到駐村工作隊促生產、聚民心的務實態度和求實精神的同時,也使駐村干部在服務活動開展過程中了解農業生產基礎知識,促使其更好地開展“訪惠聚”工作。

3.2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

結合“自治區農業實用科技知識進村入戶工程”“現代農牧業人才支撐工程”“中央農業、林業技術推廣與服務項目”“自治區農業科技推廣與服務項目”等工程和項目的實施,結合各地不同的農民生產需求及各異的農業產業特色,通過實地觀摩交流、分類指導、集中培訓以及田間辦班等途徑,并將新技術、新品種、新農具的推廣培訓作為工作重點,以農產品的精深加工、農產品營銷模式改進、農業產值的提高等職業技能培訓為內驅,以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及農業生產能手等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為契機,大幅度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的科技接受能力、自身發展潛力及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一批農村實用人才工匠。

3.3培育農業科技示范戶

結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的農業實用科技知識進村入戶工程,以確定的南疆四地州試點縣市為主,聯合當地農辦,依托“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大力開展農業實用科技知識進村入戶工程,力爭為服務的村培育5~10戶科技示范戶,通過技術指導、物化補貼、定期培訓等方式,著力提高示范戶的科技示范帶動能力[1],使示范戶成為素質高、觀念新、技術強的新型農民;大力推進農業實用科技知識深入農戶,切實做到良種良法直接到田的同時,落實科技人員直接到戶及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營造一個以“訪惠聚”駐村工作覆蓋的縣、鄉、村為重點的廣大農民群眾扎扎實實講科學、學文化,真真切切用技術、促發展的良好氛圍。

3.4建立農業科技成果示范展示基地

根據“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所在村的農業生產實際情況,引進、示范、推廣適合當地的品種、技術、機具、產品等科技成果,協助“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建立1~2個農業科技成果示范展示基地,發揮“做給農民看、引導農民干、給農民做示范”的作用,提高“訪惠聚”科技服務工作的力度,實現動態的適時培訓與固定的示范推廣的有機結合以及科研與生產、專家與農民、成果與需求、產業與專業的結合,凸顯“訪惠聚”農業科技服務的惠農效果。

3.5為“訪惠聚”駐村工作出謀劃策

協助“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所在村厘清發展思路,通過實地調研了解駐村工作隊所在村的基本情況和農業科技需求,發揮新疆農業科學院專家長期在基層從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優勢,為駐村工作隊就如何優化農業結構、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發展集體經濟以及各類項目資金的有效使用和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出謀劃策,共商提高農民收入的措施與對策,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4做好“訪惠聚”駐村工作點農業科技專家服務的路徑

4.1強化組織領導

為保證“訪惠聚”農業科技專家服務工作取得實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要組織成立“訪惠聚”農業科技專家服務隊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實施方案、年度實施計劃的審定,服務隊人員組成、服務過程中的組織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負責實施方案、年度實施計劃和總結起草,實施過程中的日常協調管理工作。

4.2組建“訪惠聚”農業科技專家服務隊

在“訪惠聚”農業科技專家服務隊前兩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動員,精心組織,調集育種、栽培、植保、土壤肥料、農業節水、設施種植、農業機械、農業經濟等領域的專家成立“訪惠聚”農業科技專家服務隊。

4.3做好服務需求對接,加強溝通協調

各級“訪惠聚”駐村工作隊要重視“訪惠聚”農業科技巡回服務工作的開展,應根據本部門所駐村的農業生產特點,提早提出服務村名單和服務需求,及時上報,各分管單位及時確定具體服務事項,建立起重點村工作隊、“訪惠聚”駐村領導小組辦公室和農業科技專家服務隊間的雙向對接機制,便于及時溝通,隨時反饋。同時,工作隊巡回服務的過程中,各重點村工作組要積極配合,根據需求和計劃提前確定好服務時間,做好相關人員的組織準備工作。

4.4加強輿論宣傳和信息報送工作

利用新媒體平臺,圍繞確定的“訪惠聚”農業科技專家服務隊工作任務,把在“訪惠聚”巡回農業科技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進行上報,以輿論宣傳和信息報送工作為媒介,實現農民群眾積極“講科學、學文化、用技術、促發展”在“訪惠聚”駐村工作區域的全面覆蓋。

參考文獻

[1]新疆農業廳.關于印發《農業廳實施農業實用科技知識進村入戶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作者:唐先濱 李紅霞 單位: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