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集團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4 11:53:00
導語:企業財務集團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持續發展,我國企業集團大量涌現,但財務理論滯后致使財務管理實踐中存在財務管理目標不明、財務失控等問題。本文就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目標定位、財務組織設置與財務管理體制構建、財務戰略和財務政策的制定以及集團財務預算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以期對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實踐有所幫助。
關鍵詞:企業集團財務目標財務組織財務戰略
引言:企業集團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當管理上的協調比市場機制的協調能帶來更高的生產力、較低的成本與較高的利潤時,企業集團就會取代傳統的小公司,將以前由若干小企業間通過市場進行的經營活動變為通過組織的重整而使企業交易內部化。這種交易內部化由于成員企業間交易的例行化而降低交易成本;由于產供銷一體化而使集團在管理上確保無論從市場上獲取信息,還是企業內部溝通信息,其信息成本都大大降低;一體化的協調與管理,使得商品流通過程比單一企業的多項交易更為順暢,從而減少中間環節可能出現的梗阻與浪費,提高生產率。
企業集團從核心企業的經營范圍角度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核心企業不從事實體資產經營活動的控股公司,核心企業只從事資本運作,即以較小的資本規??刂浦罅康馁Y本及資產資源,其下屬的各級子公司都屬于一級獨立的投資主體或投資中心??毓晒久媾R的決策是產權的“買”還是“賣”,即當被購目標公司市值被低估時買進,交給職業經理去經營,并持續對這些公司予以關注。若立即出售所實現的凈利得值,與繼續持有這些公司可能分得的利潤的總現值進行比較,以決定繼續經營還是賣出。這類企業集團也叫控股集團。另一種類型是核心企業在對子公司控股的同時也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兼具實體經營的資本運營中心,即龍頭企業,圍繞其龍頭產品來選擇組建成員公司,使他們為龍頭企業的產品生產和建立營銷網絡而服務。這類企業集團也叫產業型企業集團。
目前,我國企業集團由于財務管理目標不明,致使財務管理體制不科學,財務失控等問題較為突出的。本文就企業集團如何構建財務管理理論框架進行探討.
一、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目標定位
站在集團角度,財務管理的目標是集團資源綜合配置效益最大化。它因不同的集團模式而分為兩種基本形態。
(一)對控股集團而言,它意味著在如何降低投資風險的同時使投資組合效益最大。這里的投資組合效益是指按比例加權后的綜合資本報酬率。因為控股型企業集團組建的動力來源于資本的衍生能力與增值要求,管理對象表面上表現為被控企業,但實質上是所投出的資本,因而其財務目標即體現為集團的綜合資本報酬率最大化。從母公司管理角度,分三個階段實現:
1、事前選擇投資組合??毓晒驹谶x擇被控企業時,有其自身的標準,如行業的熟悉程度,必要的報酬率等,按標準選擇投資企業本身就是一種事前運籌并提高投資組合效益的過程。
2、事中控制投資組合??毓赡腹举I進子公司后,如經營中發現所投資的領域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則或者售出其控制的股份,或者進行內部重整,財務行為的選擇原則是提高投資組合的綜合報酬率。
3、事后評價與調整投資組合。控股母公司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其資本運作能力,他將企業作為一種“商品”,利用其管理上的優勢觀察市場對該“商品”的評價,當市場高估時賣出,低估時買進,調整投資組合并取得盈利。
(二)對于產業型企業集團,它意味著提高全部資產的綜合報酬率。之所以選擇提高綜合資產報酬率而不是綜合資本報酬率指標,是因為組建產業型企業集團的目的對外表現為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對內表現為產品的產供銷一體化,節約交易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產業型企業集團是以資產規模為依托,以技術為紐帶組合起來的協作型集團,憑借集團資產實力來發揮規模效應和專業優勢,綜合資產報酬率更能體現集團資源綜合配置效益。
二、企業集團財務組織與財務體制
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組織與財務體制,不是由財務部門獨立設計的,而應置于整體組織設計的范圍,體現集權與分權思想,體現戰略管理意圖。
(一)企業集團財務組織。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范圍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集團總部自身的財務管理;二是企業集團總部對各子公司及其它關聯企業的權益管理。因此,從職能角度看,必須明確集團財務管理應當涵蓋以上兩項基本內容。具體設置財務組織時,應考慮集團規模的大小。對于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集團,可將上述兩項職能合二為一,由設置在總部的財務職能部門來承擔;對于規模較大的企業集團,可在總部分別設置兩個財務管理部門,一是主管總部的財務管理部,一是主管對子公司和關聯企業進行投資與權益管理的投資管理部,兩個部門各司其職,職責分明;對于規模很大的企業集團,除設置財務管理部和投資管理部外,還可考慮在集團內部設置信貸管理部,專門從事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的資金融通,它可以是一個部門,也可以是單獨設立的結算中心或內部銀行,規模更大的集團,這一部門還可以擴大為有法人地位的財務公司。從人事管理上,上述各部門都置于集團財務副總裁或集團財務總監的領導下。
(二)企業集團財務體制。它是結合集權或分權管理思想,并針對特定環境而確定的財務管理體制。它規定哪些財務決策行為與職責管理由總部行使,那些由子公司自行決策。因此,財務體制的安排是集團管理體制在財務管理上的體現,完善的財務體制應當體現決策權、執行權與監督權分離的原則,體現權責利對等原則,體現提高決策效率與綜合協調能力的原則。
三、企業集團財務戰略與財務政策
財務戰略是從長遠角度對涉及財務決策事項所進行的規劃與安排,它以企業戰略為基礎,是企業戰略在財務上的具體化,同時對企業戰略的實施直接起到全面支持的作用。
企業集團財務戰略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它包括由企業集團總部制定并實施的總戰略,也包括由子公司按照管理總部意圖所制定和實施的分戰略。從集團總部確定的總戰略角度看,它至少應包括以下方面:(1)集團的未來投資方向與投資戰略;(2)確定投資項目取舍的目標收益率標準;(3)集團整體的籌資戰略,具體化為集團公司的資本結構戰略;(4)集團整體的收益分配戰略;(5)集團整體的資本市場戰略與財務形象戰略;(6)集團整體的資本運作戰略,具體化為并購戰略、分拆戰略等。
企業集團財務政策是指集團本身在確定的集權或分權模式框架下,在集團總部財務戰略指導下,所確定的集團財務運作與執行規則。具體包括:(1)資產管理政策;(2)母公司權益管理政策;(3)成本費用管理政策;(4)籌資管理政策;(5)子公司收益分配政策;(6)企業財務人事安排與管理政策等。
預算管理必須將主要精力用于研究業務環境的長期趨勢,并將它與企業集團的長期發展戰略結合起來。
在產業型企業集團,預算導向必須符合母公司的產業發展戰略,預算應體現核心企業的資源規劃功能;核心企業具有對其下屬企業的預算控制權;資本分配以支持公司總部戰略為主要標準而不是以財務可行性為主導。在控股型企業集團,控股企業對其下屬公司的預算導向是目標型的,即目標或期望資本報酬率是子公司業績預算目標的起點,目標控制與目標管理成為預算管理的主要特征;資本分配主要從財務上看各子公司能否達到母公司規定的最低資本報酬率。
結束語:良好的理論對實踐會產生推動作用,本文試圖從理論層面上對財務管理體系進行構建,并希望能對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實踐有所幫助。
- 上一篇:農學成就研究論文
- 下一篇:地區農業資源開發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