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蔬菜安全生產技術研究
時間:2022-11-28 03:04:34
導語:夏季蔬菜安全生產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夏季來臨,高溫、強日照和多雨的季節經常會給蔬菜生產帶來不利影響,為實現魯南地區夏季蔬菜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產,特提供以下技術供參考。
【關鍵詞】魯南地區;夏季蔬菜;安全生產;生產技術
1強化蔬菜安全生產意識
夏季,是高溫、大風、暴雨、雷電、病蟲害等高發的季節,蔬菜種植者要加強人身、財產安全意識。
2加強夏季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
2.1提前挖好排水疏通管道。夏季持續降雨容易造成菜田積水,需要提前做好各類蔬菜田間及大棚周圍大、小排水溝的挖設或疏通清理工作,完善田間排水系統,確保發生強暴雨時排水順暢,避免田間長時間積水。2.2加強日光溫室安全生產檢查。一是及時對年久失修溫室(大棚)內設施的電線、插座、電動卷簾機、電動卷膜器等機械和設備進行檢查,保證線路暢通和用電安全。二是將保溫被放至棚架上部,減輕溫室大棚墻體重量。2.3好降溫或避雨栽培。高溫天氣為保證蔬菜正常生產,一方面需要增大大棚通風換氣,另一方面需要在薄膜上噴施泥漿、石灰水或大棚降溫劑達到減弱光照強度降低棚溫的目的;提倡采用兩網一膜(即遮陽網、防蟲網和塑料薄膜)模式開展喜溫或喜冷涼蔬菜的降溫避雨栽培。2.4溫室消毒及打藥技術。夏季進行高溫悶棚時,由于設施內溫度可達到70℃以上,菜農一定要等悶棚周期結束,掀膜大通風達到安全溫度后方可入棚進行農事操作,防止中暑;同時,夏季施藥時一定要帶上遮陽帽,穿好防護服,噴灑農藥一定要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嚴禁中午高溫時段進行,防止農藥中毒。
3夏季蔬菜安全生產技術
夏季種植蔬菜首先要選擇地勢較高,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塊,采用高畦或高壟栽培。其次要選擇抗熱耐澇品種。夏季氣溫常在30℃以上,雨量集中,一般蔬菜難以忍受,所以應選抗熱耐澇品種。第三要抓好苗期管理。一般蔬菜幼苗期的適溫為20℃~28℃,土壤濕度60%~80%,不耐旱澇。蔬菜苗期的生長對后期的開花坐果影響較大,因此,抓好苗期管理培育壯苗是豐產的關鍵。第四科學水肥管理。澆水時間宜選在清晨或傍晚,用井水或低溫河水澆灌,要澆勻澆透,保持土壤濕潤;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應根據蔬菜的種類、品種及不同生育期的需要科學施肥,注重氮、磷、鉀的配合施用,并適當補施鈣、鎂、鐵、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第五要適時防治蔬菜病蟲害。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物保護方針,優先采取農業防治、抗性品種的選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方法開展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一般情況下農藥使用2~3次,每隔7~10天一次。蔬菜采收期謹慎用藥,確保安全間隔期,防止發生中毒。
4風雨災后補救措施
4.1雨后及時排水,必要時進行“澇澆園”。夏季大雨過后要及時將田間積水排出去,必要時可用涼井水灌1次,以有效降低地溫,減少熱雨對蔬菜造成傷害。4.2及時清潔田園。風雨過后要及時清理葉片、落果、泥沙等,剪除受損受害葉片,收拾殘枝落葉,及時帶出田間銷毀或深埋處理,避免病蟲害蔓延危害。4.3及時復種補種。損失嚴重的菜田,考慮重新播種蔬菜,宜選擇在潮濕土壤條件下發芽良好、抗病性強、生育期短的小白菜、油菜、生菜、油麥菜、芹菜等,最大程度降低損失。4.4中耕培土表土干后要及時中耕,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長,增強植株抗逆性等。結合中耕并適當培土及扶正植株,促進植株正常生長發育。4.5盡量挽回經濟損失。對于已經達到上市價值的蔬菜要抓緊采收,及時上市銷售,避免腐爛變質。大雨過后要及時補充植株生長所需的養分,注意氮磷鉀肥以及微量元素的合理使用,在追肥的同時可以葉面噴施生長調節劑等促進植株恢復生長和發育。還可增施生物菌肥,腐殖酸肥等,增強植株抗性。
作者:秦競 單位:棗莊市農業農機技術推廣中心
- 上一篇:水利水電勘測設計檔案管理探析
- 下一篇:高校生態文明素質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