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直播生產技術研究
時間:2022-08-08 09:57:43
導語:早稻直播生產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恢復雙季稻生產,紅廟鎮擴大了早稻生產面積。本文對早稻直播生產技術進行了總結,主要包括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整地、適期播種、查苗補缺、水漿管理、追肥、病蟲草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早稻;直播;生產技術;安徽無為;紅廟鎮
為貫徹農業農村部全力推動早稻生產恢復工作要求,無為市紅廟鎮加大工作力度,2020年早稻種植面積由常年的不足7hm2增加到330hm2,其中直播面積為280hm2,約占85%。早稻直播是一項輕簡化栽培技術,具有省工、省力、省育秧、免移栽、生產成本低、比較效益高等優點,但也存在一播齊苗難、草害重、后期易倒伏等缺點,栽培上應注重揚長避短、趨利避害。現將早稻直播生產技術總結如下。
1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
選用高產、優質、抗病能力強、矮稈抗倒、分蘗力較強、生育期105~110d的中熟早秈高產優質品種,如雜交品種株兩優899、兩優42、陵兩優268,常規品種早秈616、早秈276、早秈402等。
2整地
直播田要及早翻耕,提前漚腐雜草與殘茬,提倡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播種前施45%水稻控釋(失)肥(20-10-15)375~450kg/hm2作底肥,旋耕整地。開好橫溝、直溝、圍溝,一般畦寬3~5m、溝寬20~30cm、溝深約20cm,要求溝溝相通、田面平整、高低差不超過5cm。在播種前排干畦面積水,保持半溝水,等次日土壤沉實后即可播種。浸種前曬種1~2d,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用咪鮮胺2000倍液浸種5~6h,用清水洗凈后再用清水浸種(常規稻浸種約48h、雜交稻浸種約24h)。采用間隙浸種和溫水浸種的方法,以種子吸足水分、肉眼可見稻殼透明、稻胚部分鼓起為宜[1]。種子浸好后用50~60℃的熱水浸種增溫4~5min,起水后用稻草或舊衣被等保溫透氣材料圍裹保溫催芽,每隔6h翻種淋接近人體溫度的溫水,水溫不宜太低或太高。每隔4~5h翻堆1次,將內外及上下種子互調,保持種溫一致,確保出芽整齊,同時防止種堆內部溫度過高燒種。保持種堆溫度35~40℃至破胸,一般12~18h即可破胸,破胸后攤晾2~3h使谷種適應環境溫度后即可播種,以提高成苗率[2]。
3適期播種
適宜播種時間為4月5—10日。增加播種量是保證基本苗的重要措施,是奪取高產的基礎。需適當增加播種量,一般雜交稻用種量37.5kg/hm2左右,常規稻播種量150kg/hm2左右。適時播種是防止爛種、保證基本苗的關鍵,應選擇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2℃以上的晴天播種。為保證播種均勻,應按畦、按面積定量播種。
4查苗補缺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播種不勻、畦面不平等原因,可能造成部分區域苗數不足,應在水稻三至五葉期及時查苗補缺、移密補稀,使稻株分布均勻,促進平衡生長[3]。
5水漿管理
在播種至秧苗三葉期,保持土壤濕潤。如遇干旱,畦面表土發白時,傍晚灌跑馬水,濕潤畦面。播種至立苗期,如遇強降雨或低溫天氣,需提前灌水護苗,雨后或升溫后及時排水。秧苗三葉期后灌薄水,促進水稻分蘗。在莖蘗數達到345萬~375萬個/hm2時排水擱田5~10d,控制無效分蘗,促進根系生長。早稻生育期短,總體曬田程度較單季稻要輕,不宜太重。稻株葉片濃綠,生長旺盛的田塊應早曬、中度曬;反之,則晚曬、輕曬。中度曬田曬到田面有雞爪狀裂紋為宜,輕度曬田曬到田面有硬皮即可。孕穗及抽穗期保持田間淺水層,收獲前7d左右斷水。生育全程干濕灌溉,以氣養根,增強直播稻抗倒伏能力。
6追肥
按照“前促、中控、后補”的施肥原則,播種后15~20d,濕潤撒施尿素150~180kg/hm2作苗肥。播種后30~35d,濕潤撒施氯化鉀60~75kg/hm2,根據苗情另加尿素45~75kg/hm2。后期結合病蟲害防治噴施磷酸二氫鉀、腐植酸等葉面肥,以延長葉片和根系的功能期,增強植株光合能力,促進水稻高產穩產[4]。
7病蟲草害防治
病害以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為主。紋枯病可在分蘗末期至孕穗期時用24%噻呋酰胺450mL/hm2或28%井岡霉素600mL/hm2防治1~2次。預防苗瘟和葉瘟應在秧苗3~5葉時和分蘗盛期噴施75%三環唑。防治葉瘟可用40%稻瘟靈1500mL/hm2或者40%咪鮮胺1500mL/hm2。稻瘟病防治的重點是預防好穗頸瘟,可在破口前3~5d,用75%三環唑450~600g/hm2噴霧。稻曲病可在破口前10~15d,用43%戊唑醇225mL/hm2或28%井岡霉素750mL/hm2噴霧防治。水稻蟲害以二化螟、稻薊馬和灰飛虱為主。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防治1次蟲害,可選用20%氯蟲苯甲酰胺150mL/hm2或90%殺蟲單900g/hm2+10%吡蟲啉450g/hm2噴霧防治5-6]。
控制草害是直播水稻生產的一項技術重點,掌握好防治時間和選擇對路除草劑是防治的關鍵。播種后1~2d,用40%丙•芐1.2kg/hm2兌水450kg/hm2噴霧防治。在播種后12~15d,用40%氰氟草酯(衛稻夫)3000mL/hm2+48%苯達松1500mL/hm2兌水450kg/hm2噴霧防治。
參考文獻
[1]黃新正.淺談水稻直播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9(3):36.
[2]姚仲生.新干縣種糧大戶早稻直播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2018(12):1.
[3]高春庭,任慶鳳.早稻直播綠色高效栽培技術[J].基層農技推廣,2018(11):67-68.
[4]何華彬.早稻直播的優劣勢及關鍵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5):16-17.
[5]胡乃風,彭水成,鐘奇生,等.早稻直播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安徽農學通報,2010(2):152-153.
[6]曾國安,夏虎,易西方,等.早稻直播高產栽培技術探討[J].湖南農業科學,2008(3):27-28.
作者:王本剛 單位:無為市紅廟鎮農業服務中心
- 上一篇:水環境污染監測中生物監測探究
- 下一篇:容錯服務器在熱連軋生產技術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