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分析

時間:2022-05-11 03:13:51

導語: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分析

摘要:礦山項目的增多,在拉動經濟效益發展的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自然災害發生愈加頻繁。國家需要在未來不斷加大生態治理的宣傳力度,同時也要出臺更多的法律法規,控制礦山開采,指導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方向。

關鍵詞:礦山環境;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現狀;恢復治理對策

礦產資源的開采使人類文明發展更快,經濟更加繁榮,但大肆的開采使礦山環境遭到破壞,尤其是露天礦開采造成的破壞程度更加嚴重。政府在礦山生態環境治理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取得了一定成就,歷史遺留礦山開采率有了明顯提高,各項政策也相繼完善,但依舊存在資金不足,礦山資料掌握不豐富等問題。礦山地質環境的不斷惡化使地質災難頻頻發生,對當前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威脅。目前,礦山環境問題已經變得非常嚴重,不僅會對人的生命財產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制約社會經濟的發展。如何解決礦山環境破壞問題,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生態經濟學原理和循環經濟原理加入礦產工程,實現新的礦產資源產業鏈,從而達到礦產資源開發與礦山環境整治雙贏的目的,是科學界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本文分析了礦山生態環境治理恢復現狀,并針對當前問題給出了相應對策,對未來礦山整治工程有重要的指導意義[1]。

1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現狀

我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開采企業也相對較多,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斷出現,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開采時大肆破壞耕地和建設用地,導致地質災害發生,水環境遭受破壞。在開采礦山時各種廢氣、粉塵、廢渣都被排放出去,誘發大氣污染和酸雨,破壞生態系統平衡,致使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2]。2017年《中國地質環境公報》指出:全國礦山開采數量已經超過100億噸,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礦山開采區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發生概率遠遠高于普通區域。鑒于此,黨和國家政府高度重視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政府指出必須要積極尋找有效體質,加快礦山治理進程。國家計委局也相繼下發指令,要求將整治礦山環境,恢復礦山生態平衡作為重點工程項目。在礦山整治工程中,國家投入了較多資金,加入了各項具體措施促進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機制。努力完善各項制度,如:礦山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履約保證金制度都是恢復礦山生態環境的有效制度。政府通過建立示范基地的手段解決廢棄礦山和老礦山生態恢復問題,并且鼓勵社會各界投入資金。在生產礦山和新建礦山中,國家引入了兩種不同的治理手段,生產礦山主要是通過建立環境治理投資機制來恢復生態;新建礦山主要是通過引入企業治理資金來提高治理效率。自2010年起,國家就開始大力加強礦山環境保護的立法工作的推廣,深入環保管理工作的基礎研究,并在江蘇、浙江、湖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省(區)建立示范基地,經過長時間的治理,示范基地取得了顯著的效果[3]。國家環??偩衷谄茐耐恋貜蛪ǚ矫嬉布哟罅酥卫砹Χ?,提高礦山工程產生廢物的再次利用率。自2013年~2017年,我國歷史遺留礦山開采率在不斷加大,從2013年最初的不足30%,增加到現2017年的超過50%,國家在這一方面做出大量的努力,取得的成果也顯而易見,越來越多的遺留礦山不再被荒廢,而是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2礦山廢棄物的排放嚴重污染生態環境

礦山廢棄、廢水、廢渣的不合理排放是礦區污染的重要原因,金屬礦業的廢水以酸性為主,并多含大量重金屬及有毒元素,眾多廢棄物未經過處理達標就任意排放,使土地表面和礦產資源受到嚴重污染,直接排放的自然界中,日積月累,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留下難以治愈的遺患,且逐年加劇。通過廢物的排放到自然環境的金屬汞含量至少達到250噸,對環境造成汞污染的嚴重想可想而知。

3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對策

雖然各地各部門都積極采取各項措施,恢復礦山生態環境,但是目前依舊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對策,主要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提高:提高礦山資料掌握度。我國對于各個礦山的資料掌握不足,由于中國地大物博,擁有的礦山種類也很多,分布在各個地區,采礦企業眾多,所以采礦水平和采礦方式不同,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不同,調查起來十分困難,如果僅僅依靠現在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資料來恢復治理,必然十分困難。國家要大力搜尋礦山的各項資料,在開采治理時做到有所依據[4]。鼓勵社會投資。目前社會對于礦山治理的投資力度依舊過小。雖然國家努力鼓勵社會投資,但是多元化的投資格局依舊沒有實現,投資主體依然是中央財政和各級地方財政,政府面對的資金壓力很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家要加大宣傳力度,豐富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資金來源。完善各項政策。我國的政策依舊不夠完善,治理管理項目只能參照關于《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除此之外,再無明確的規定和指示,治理質量仍然需要提高[5]。解決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問題,必須要出臺明確的治理思想。

4結語

礦產資源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在開采時如果不做到合理有效,必然會引發各種自然災害。然而過去的十年內,我國礦山企業不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大肆開采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針對這些問題,國家不斷提高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力度,相繼出臺各種政策,多次指出加大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的重要意義,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依舊存在一些問題。礦山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恢復治理是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大事,也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倡導綠色開采,防止或盡可能減輕開采對環境和其他資源的不良影響;把保護和治理的責任與開采的利益捆在一起,利用雙贏的理念去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實現生態大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未來國家要從多方面動員社會各界投入資金,同時借助國外優秀法律法規結合本國國情,完善管理政策,爭取在未來十年內建立一個良好健康的礦山開采體系,達到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共同進步的目的。

礦產資源在經濟建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由于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忽視了礦山環境保護,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礦山生態環境問題更加嚴重,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甘肅省是礦產資源大省,由礦產資源開發引發的次生地質環境問題非常突出。土地沙化、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水質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及煤層自燃等,使植被面積減少、生態和水環境破壞、空氣污染,人類生存環境不斷惡化。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大,加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立法,研究和制定礦山地質環境防治措施與對策,減少地質災害,實現礦產資源既能滿足當代人需求,又能造福子孫后代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作者:李明軒 張威 單位:六盤水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