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時間:2022-11-27 11:28:06
導語:婦女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生態女性主義的產生、主要觀點及國內研究現狀
生態女性主義,是由環境保護運動與女性解放運動相結合而形成的主動適應于社會變革需求的文化思潮,尋求女性與自然間的特殊關系,反對在父權制世界觀和二元式思維方式統治下的對女性和自然界的壓迫,倡導建立一種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新型關系。生態女性主義是婦女解放運動和生態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生態哲學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從性別的角度切入生態問題,指出男權統治與人對自然的統治都是根植于以家長制為邏輯的認識之上的,進而進行深入的批判。生態女性主義認為,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并非是“人類中心主義”,而是“男性沙文主義”。生態女性主義意識到女性在解決環境問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處于被統治地位的女性可以利用女性的視角去審視環境危機,找出環境危機的根源,提出解決環境危機的辦法。生態女性主義者提倡消滅所有的統治剝削,即走出西方“父權制”和傳統理性主義的“二元式”思維影響下的社會、經濟生活,創造一個多元式思維引導下的,聯系的、平等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社會。生態女性主義自20世紀90年代傳入中國以來,學術界對這一理論的研究日益深入并逐步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學者們通過深入研究來探討生態女性主義產生的思想理論淵源,挖掘其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關聯,試圖實現生態女性主義的中國化。當前,用生態女性主義的視角來分析西藏婦女在西藏生態建設的重要作用,為研究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二、西藏婦女地位的歷史沿革及發展現狀
西藏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兩千年,然而其中有關女性記載卻并不多見。女性占西藏51%,是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們在藏族社會人口繁衍、婚姻家庭、文化傳承、經濟生活、宗教信仰、民俗藝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政教合一的舊制度下,西藏婦女處境艱難,受到政權、神權、夫權的殘酷壓迫,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西藏婦女除了繁衍外,養育子女和從事家庭勞動,還要承擔大量的社會生產勞動。但是,她們的社會地位極其低下,西藏婦女的勞動卻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沒有人身自由,農奴主可以把女農奴當作禮物隨意交換和贈送。舊西藏所頒布的《十三法典》將婦女與乞丐、鐵匠、屠夫列為同一等級,命價為一根草繩。西藏婦女在社會政治生活中沒有發言權。舊西藏法典中明文規定:勿予婦女議論國事之權,奴隸與婦女不許參與軍政事宜。民主改革后,西藏各族婦女成為社會的主人,她們的政治法律地位發生了深刻變化,婦女參政水平不斷提高。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杰出人士中,女性比列不斷上升,一部分婦女還走上了西藏各級重要領導崗位。西藏自治區區級和地級黨政領導班子中,女干部配備率達57.14%,縣級黨政領導班子中女干部配備率分別達到93.24%和91.89%。女性公務員占西藏公務員總數的近四成。隨著西藏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西藏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西藏婦女發展的社會環境不斷優化,西藏婦女的就業領域不斷拓寬。據西藏自治區婦聯統計,西藏女性就業人員70.7萬人,占就業人員總數的37.1%。西藏女性除在家庭中從事家務及農業生產活動之外,隨著西藏婦女職業技能的提高,西藏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女性創業就業的優惠政策,西藏婦女在新興產業和新興行業就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西藏農牧區的婦女加入西藏農業經濟合作社,成為合作社的主體和家庭創收的主體。隨著西藏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經濟意識、獨立意識的日益覺醒,西藏女性的自我價值的愿望很高,西藏女性贏得了普遍的尊重和社會認可。在西藏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無論是在和平解放初期和民主改革運動中,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及改革開放的新時期,西藏婦女在黨的領導下,始終圍繞黨和國家的發展大局,積極投身到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反分裂斗爭和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偉大事業中去。
三、西藏婦女是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力軍
馬克思曾指出:“沒有婦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社會變革,社會的進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內)的社會地位精確地衡量?!蔽鞑貗D女承擔著繁衍后代和教育、保護后代的職責,她們更能切身感受到環境惡化給自己及子孫后代造成的苦果,對環境惡化所引起的負面影響感受更加深刻,所以更加關注影響后代賴以生存的環境。西藏婦女既是家務勞動的主要承擔者,還是西藏社會生產的主體,特別是在西藏農牧區,隨著西藏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步伐加快,農牧區大批男勞力逐步向鄉鎮企業或其他行業轉移,西藏婦女成為農牧區生產的主要承擔者,西藏婦女占農牧區勞動力的60%以上,婦女還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多種經營,這些都使得她們易受到環境惡化的終端產品的不良影響。因此,西藏婦女是西藏生態文明的生力軍。
(一)西藏婦女是科學生態價值觀的重要傳播者
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態文明的重要支撐。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注重汲取中國傳統生態智慧、西方生態學等生態文化的合理因素,不斷建設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當代生態文化,并用以指導美麗中國建設的具體實踐。生態價值觀是生態文化的核心??茖W的生態價值觀也指“和諧共生的生態價值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生進化和持續發展”。沒有科學的生態價值觀,就沒有正確的生態行為??茖W的生態價值觀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可以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培養人們的生態行為自覺。西藏婦女是科學生態價值觀的重要傳播者。西藏婦女是家務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決定著家庭的飲食習慣、生活規律甚至家庭硬件環境的建構,對家庭成員的生態價值觀進行引導。同時,西藏婦女在對下一代的生活習慣、生活技能的教育中,使得后代能夠培養環境保護意識,使之從小就養成環境保護意識。西藏婦女在西藏城市社區自治管理、西藏新農村建設實踐和西藏民間組織和志愿者服務活動中積極宣傳和傳播科學的生態價值觀。西藏婦女通過在家務活動和社會生活領域的積極傳播科學生態價值觀,使得生態文明成為西藏社會主流價值觀,天藍、地綠、水凈成為每一個西藏社會成員的信仰和價值選擇。
(二)西藏婦女是生態行為的實踐者
“衡量生態文化是否在全社會扎根,就是要看這種行為準則和價值理念是否自覺體現在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鄙鷳B行為是一個國家生態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茖W的生態價值觀可以通過在人們的日常、平常、經常的生態行為中得到最好的詮釋和體現。西藏婦女是家庭消費的主要承擔者。西藏婦女可以改變不良的、對環境有害的生活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西藏婦女通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游帶動其他家庭成員,參與節能減排,實踐低碳生活。西藏婦女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作力度,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加強清潔能源的利用,改善家庭能源結構。隨著西藏婦女的社會參與度的提高,西藏婦女積極地參與到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污染防治、人口控制、自然保護等方面的生態文明建設活動中。西藏婦女可以改變不利于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積極踐行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西藏婦女在制定城市規劃和對環境有影響的決策環節、在具體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設中可以積極實踐生態行為。西藏婦女可以積極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生態鄉鎮(村)創建等環境保護和參加造林綠化活動,進而實現生產發展、生態良好。
(三)西藏婦女是生態制度的嚴格遵守者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依靠統一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生態制度是指“一切有利于保障、支持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定和準則的總和。”生態制度是生態價值觀的反映,又是生態行為常態化的重要保障,是溝通生態價值觀和生態行為的橋梁。隨著建設西藏安全生態屏障的進程加快,西藏生態制度也日益成熟,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各種制度、法律、規章和條例在內的貫穿生態源頭防范、過程管理、官員政績考評等環節的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制度的權威只有在實施中才能得以體現。生態制度作用體現在對個體行動的引導、規范和約束,這既包括對符合科學生態價值觀的行為的正向肯定并使之常態化,也包括對不符合科學生態價值觀的行為的約束。隨著西藏婦女的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她們的制度意識、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也隨之增強,她們在承認約束力為前提,能夠自覺地遵守各種生態制度和法律法規,從內心中生發的人文素養,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將個體的行為持續穩固的社會共識,使得自身的生態行為常態化。
作者:齊霜 單位:西藏大學
- 上一篇:高原湖泊生態系統良性發展初探
- 下一篇:科普場館生態文明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