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門生態文明建設作用

時間:2022-06-22 03:07:42

導語:農業部門生態文明建設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部門生態文明建設作用

一、環境評價和生態評價的基本思想

生態和環境是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因素,對生態文明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業部等13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以下簡稱《部委文件》),提出了環境評價和生態評價的標準,現結合評價標準來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分析。(一)環境評價環境評價主要表征區域環境系統對經濟社會活動產生的各類污染物的承受與自凈能力。采用污染物濃度超標指數作為評價指標,通過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監測值與國家現行環境質量標準的對比值反映,由大氣、水主要污染物濃度超標指數集成獲取。(二)生態評價生態評價主要表征社會經濟活動壓力下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采用生態系統健康度作為評價指標,通過發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鹽漬化和石漠化等生態退化的土地面積比例反映。

二、實例分析

(一)河南農業自然資源基本情況河南屬暖溫帶至亞熱帶,濕潤至半濕潤季風氣候,適宜于農、林、牧、漁各業發展。全省土地面積16.7萬km2。根據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全省耕地面積817.75萬hm2,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9.36%;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03.53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302.66億m3,地下水資源量196.00億m3,多年人均水資源量僅407m3,耕地每667m2均水資源373m3,屬于嚴重缺水省份。(二)河南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部委文件》中環境評價和生態評價主要提到了三項指標即空氣、水資源及土地資源,針對這三個方面,河南存在以下問題。1.空氣狀況。近幾年,河南省大范圍地區出現重度污染天氣。比如2016年12月河南霧霾嚴重,平均霾日數為12.1d,其中,鄭州、安陽等多個城市AQI爆表,給人們的生活健康造成重大影響。結合環境評價標準,經統計分析,大氣污染物濃度R>0天數多次出現。2.水資源狀況。《2015年河南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省地表水水質級別為中度污染。據省環保廳2016年6月21日的周報顯示,通過對全省72個地表水責任目標斷面進行監測,結果表明:Ⅰ—Ⅲ類水質的斷面為16個,占25.8%;Ⅳ類水質的斷面為13個,占21.0%;Ⅴ類水質的斷面為9個,占14.5%;劣Ⅴ類水質的斷面為24個,占38.7%。可知,劣Ⅴ類水質竟然占比最高。結合環境評價標準,經統計分析,水源污染物超標指數R>0多次出現。3.土地資源狀況。河南省耕地地力下降日趨嚴重,中低產田比重大,約占耕地總面積的60%,而且在中低產田中,瘠、薄、瘦、漏、粘、鹽堿化齊全。目前全省耕地養分失衡的問題相當突出,耕地地力下降已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經分析,生態指標H>10%在多個地區出現,生態環境面臨著嚴重的壓力。

三、河南農業部門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主要著力點

河南的生態和環境面臨著多項壓力,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河南農業部門主要著力于以下幾個方面。(一)著力加強耕地質量提升與建設一是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推廣深耕深松、保護性耕作,重點推廣增施商品有機肥、玉米秸稈粉碎還田腐熟、地力培肥綜合技術、綠肥種植四種技術模式?;謴团嘤寥牢⑸锶郝洌瑯嫿B分健康循環通道,促進農業廢棄物和環境有機物分解。二是開展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等工程。河南在全國率先出臺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加快高標準農田實施步伐。2016年全省新建高標準糧田31.53萬hm2,累計建設高標準糧田338.33萬hm2。(二)著力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化使用一是組織開展化肥和農藥零增長行動,重點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深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截至目前,河南省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覆蓋了全省所有縣級農業生產單位,促進了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推動了河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和先進施藥機械,加大實施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重點推廣高效低風險農藥。(三)著力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一是加快推進畜禽養殖糞污處理,支持建設規?;B殖場糞便處理利用設施和區域集中收集處理中心,推廣污水減量、厭氧發酵、糞便堆肥等生態化治理模式。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共有413個畜禽養殖場參與生態示范場創建,新建和改擴建標準化畜禽舍600多萬m2、糞污儲存池100多萬m3。二是建立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實施秸稈氣化、固化成型,腐熟還田。三是綜合治理地膜污染,推廣加厚地膜,開展廢舊地膜機械化撿拾示范推廣和回收利用。(四)著力推廣高效節水農業模式按照“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要求,推廣節水灌溉新技術,加強高標準節水農業示范區建設。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加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力度,推廣工程節水和農藝節水措施,完善農田灌排基礎設施,推廣微噴、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高效節水灌溉設備。近年來,河南省共建立了18個高效農田節水示范區,包括水肥一體化、集雨補灌、測墑灌溉三種類型,示范區面積達0.376萬hm2,(五)著力做好夏季秸稈處理工作為減少秸稈焚燒帶來的空氣污染,河南省農業廳著力做好夏季秸稈處理工作,采取“堵疏結合,以疏為主”的方針,在“堵”上,在夏收和秋收期間,通過完善工作機制、營造輿論氛圍、開展督導巡查、實施問責約談等措施,打開秸稈禁燒工作新局面。在“疏”上,優先發展秸稈沼氣、秸稈飼料、秸稈基料、秸稈肥料等綜合利用方式,為秸稈找到合理出路。2015年,全省秸稈可收集量8000萬t左右,綜合利用率達85%。通過近年來的實施,禁燒工作成績顯著,著火點顯著下降,杜絕了秸稈焚燒給大氣污染帶來的隱患。(六)利用各地農業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著力推進生態循環農業建設發展,結合河南各地農業資源稟賦,在豫南重點發展沼稻(蓮)鰍共作、稻鴨共作等模式,在豫西重點發展“果—加—養”“枝—菌—園”“果—草—畜—沼—肥”等模式,在豫西南丘陵區重點發展“玉米+青貯專用玉米+小黑麥+肉牛(羊)養殖”等模式,拉長了農業產業鏈條,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四、總結

總之,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各行業各機構共同努力,協同配合,形成合力,聯動推進,農業部門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在發展河南農業的時,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定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著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河南生態文明建設盡心盡力。

作者:程傳江 單位: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