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影響及對策

時間:2022-08-28 09:08:43

導語: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影響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影響及對策

摘要:自黨的十七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擺在越來越突出的位置,十八大提出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布局,預示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加大投入力度。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這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產生了影響。以湖北省為例,留在農村的以中老年居多,給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帶來諸多不利。本文通過分析湖北省人口老齡化現狀,探究其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提出應對策略,從而為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嘗試性的建議。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老齡化問題出現并不斷加深。湖北省位于中部地區,發展速度較快,農村人口老齡化尤為顯著,“空巢老人”居多,對新時代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產生重大影響。

一、湖北省人口老齡化現狀

湖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03年湖北開始進入老齡社會以來,人口老齡化速度逐步加快。2013年末,全省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592.22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0.21%,比上年提高了0.40個百分點,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提高了1.12個百分點,這是湖北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首次突破10%,表明湖北老齡化已經日趨嚴重了。隨著0-14歲年齡人口的不斷下降,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今后湖北的人口老齡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據預測數據,到2020年湖北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818.3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達到13.79%,比2013年提高3.58個百分點。老年人口的總量不斷增加,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如圖1)。圖一湖北省統計局的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省城鄉老齡化系數的排列順序為鄉村、鎮、市分別占比15.7%、12.3%、10.6%,可見湖北省的老齡化模式中,農村地區的老齡化程度最深。從這一排列順序中能夠看出,在湖北省農村平均6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可見問題比較嚴重[1]。

二、人口老齡化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

(一)導致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人才匱乏。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鄉發展不平衡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大量青壯年由農村前往城市務工,留在農村的老齡人口大多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較低,沒有精力和能力投入生態建設。各地區政策的實施與制度的落實僅靠基層干部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較高能力的村民的配合。農村地區由于各方面限制,思想觀念相對落后,尤其是老年人依然保留著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堅持傳統,拒絕接受新事物。在這種傳統思想的桎梏下,農民更加關注的是個人及家庭的生產生活狀況,對于可能危及公共范圍的生態污染和破壞,只要不影響自己就不去理睬。針對湖北省荊州市、十堰市、恩施市、黃岡市、仙桃市五個地區的54個村生態文明意識調查顯示,受訪者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比達到84%(如圖2),對于“婚嫁喪娶大操大辦的行為”,530位受訪者認為“都這樣做沒辦法”,占比55.1%;116位受訪者堅持“這都是應該的”,占比12%。(如圖3)圖2圖3(二)導致生態文明建設效率低下。美麗鄉村建設提出已五年有余,在“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之下,經過近些年的發展,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成立了專門的部門:湖北省成立環境保護廳,荊州市、黃岡市及下轄諸縣等都成立了環境保護局,而鄉鎮一級成立了環保所。很多農村村委都成立了生態環保保護專項小組,專門負責該村的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也出臺了指示文件:如恩施州政府提出《中共恩施州委恩施州人民政府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意見》;同時還劃撥了專項基金:農村的基礎設施,如垃圾桶、垃圾箱、垃圾車以及垃圾處理廠等,幾乎都來源政府的專項資金支持。然而大量家庭主心骨不在,工作難以開展,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1.生態環境教育宣傳工作。鄉鎮政府不定期組織宣傳隊下鄉宣傳;制作、粘貼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標語、宣傳圖、海報,張拉宣傳橫幅,而留守在農村的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在此次調查的湖北五區受訪者中,小學文化程度有390人,占比41.3%;其次是小學以下文化程度有352人,占比37.2%;初中文化程度有161人,占比17.2%;高中及以上只有40人,僅僅占到了4.2%(見圖4)。有51.19%的人不太關注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或新聞(見圖5),政府宣傳工作效果不佳。圖52.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對于垃圾回收處理設施的建設,發展較好的村中每戶配備一個小型垃圾桶、沿街道或公路按照一定間距擺放大型垃圾箱,條件相對較差的地方修建垃圾池,而很多家庭都把垃圾桶作他用,把垃圾亂堆或扔進河里。對于公共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公共區域硬化或綠化必不可少,國家出資,百姓出力,將鄉間土路按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標準建設成鄉村公路,由于農村勞動力短缺,建設效率較低,長期無人在家的房前屋后就更談不上了。(三)農民整體生態文明意識水平偏低。1.大部分農民依舊缺乏基本的生態常識。如只有極少數的村民不會使用一次性碗筷,極少數村民在購買洗衣粉或洗衣液的時候會優先考慮是否健康。另外,對于諸如“白色污染”“工業三廢”“溫室效應”“ph值”等生態知識,有742位受訪者一個都不知道,占比71.1%,而知道一個及以上的僅有271人,占28.9%(見圖6)。2.農民考慮環境問題更多的是從經濟角度或個人利益出發。絕大多數的村民支持煙花爆竹的燃放,受訪的大部分農民都認為過度燃放煙花爆竹浪費錢財,但傳統習俗還是要傳承和保持(見圖7)。圖6圖73.農民生態法律知識整體極度匱乏。絕大多數村民對涉及生態建設的法律缺乏基本的認識,遇到環境糾紛的時候也極少會尋求正規途徑解決問題。(四)拉大了城鄉生活環境的差距。農村人口老齡化比城市更加嚴重,農村在環境建設、鄉村治理方面缺乏先進的理念,甚至不重視環境與鄉村治理,或者沒有能力建設環境,環境可能會變得更糟糕,這樣會拉大城鄉生活環境的差距[2]。由于靠近城鎮中心,受城鎮中心建設的影響,周邊地區的農村相對于更遠地區的農村更容易獲得財政等方面的支持;而在輻射圈的邊緣地區,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則表現的相對較差。(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改變湖北省處于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平原兼備。山地約占全省總面積55.5%,丘陵和崗地占24.5%,平原湖區占20%,以山地為主。農村人口結構老齡化,使得原有部分耕地趨于荒廢,坡地種植難以實行機械化,所以與平原地區差距越來越大,部分耕地逐漸向林地轉變,響應了國家退耕還林政策,降低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干擾,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山地及坡地的環境壓力。

三、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

(一)實施鄉村振興,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經濟基礎。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強,產業必須強,必須實行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激發經濟發展新動力,發展現代農業,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引進先進生產技術,讓百姓的口袋鼓起來;必須走綠色發展道路,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綠化美化村容村貌,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有農村的產業發展起來,與城市融合在一起,才能吸引廣大勞動力回歸家鄉,為當地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二)有針對性的提升農民的生態文明意識。農民整體生態文明意識較低,包括缺乏生態常識、生態環境意識以及生態法律知識,因為人口老齡化,所以政府的宣傳工作必須有針對性的圍繞中老年群體展開,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低,不識字等客觀原因,政策的宣傳解讀尤為重要,將深奧枯燥的理論知識通俗化,并采用中老年能夠接受的方式加以宣傳,例如開展文藝活動,請戲班子敲鑼打鼓,村民都會前來湊熱鬧,然后圍繞保護環境主題表演節目;也可以由村干部入戶解答相關政策的具體含義,禁燒秸稈、廁所革命等,使得高高掛起的宣傳語真正內化于百姓的心中。(三)充分發揮基層干部的帶頭作用。“眾雁高飛看頭雁”,抓好村黨總支書記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定心丸作用。1.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開展新農村建設。合理規劃土地,分為居住地、產業區、保護區等;景色宜人地區可發展生態旅游業,例如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利用涼爽的天氣開發旅游業,建造避暑山莊,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落實政策的監督管理機制。有力的監督可以使政策更好的得到落實,而監督工作往往又是最容易被忽視。成立監察小組是既要加強對監督人員本身的監督,又要加強對具體事物的監督。例如生態建設資金是否合理等;除此之外,需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走訪發現,“有懲無獎”現象普遍存在,例如“焚燒秸稈罰款兩千元”,而需要適當的獎勵激發農民的熱情。3.建設好生態環保基礎設施。路面硬化、綠地建設、公廁建立等措施需要基層干部帶好頭,提升生態環境建設的能力,為農民做好引路人,為生態文明建設打好基礎。湖北省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改變,但中老年人的整體素質不高,導致農村人才匱乏、生態建設效率低下,拉大了城鄉生活環境的差異。針對這些問題,農村各地區必須在黨的指導下,實行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有針對性的提高農民生態文明意識,促進湖北省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邱敏.湖北省農村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及原因分析[A]綠色科技,2017年

[2]皮曉雯,魏君英.農村人口老齡化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影響[A]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年

[3]廖柳文,高曉路.人口老齡化對鄉村發展影響研究進展與展望,地理科學進展,2018年

[4][5][6].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作者:羅民杰 單位:長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