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的應用
時間:2022-09-17 09:36:25
導語: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當前水產養殖中,淡水養殖已成為重要內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種養殖模式,在整個水產養殖行業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當前淡水養殖中,為了更好地滿足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并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表現出明顯優勢,因而對綠色生態養殖技術進行合理應用也就十分必要?;诖?,結合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簡單分析。
關鍵詞:淡水養殖;綠色生態;養殖技術
隨著環境保護理念的不斷深入,在淡水養殖中對環境保護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傳統養殖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及要求,因而在實際養殖中需要應用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合理應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不但能夠提升養殖效益,還可實現生態環境保護,滿足現代養殖要求,從而促使淡水養殖實現更好的發展。
1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概述
就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市場上大多數水產品均來自于淡水養殖,因而積極發展淡水養殖、創新淡水養殖新模式也就十分必要。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傳統人工養殖模式中有很多問題存在,1)在養殖過程中對于水產品質量的提升缺乏重視,僅僅單純注重水產品數量及規模。2)傳統人工養殖模式效率較低,對于出現的傳統病害缺乏較強的控制力度,對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十分不利。在當前技術改革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養殖業也逐漸實現改革,在確保人們對綠色食品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確保水產養殖行業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這種大背景下,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得以出現,并且實現較快發展,在淡水養殖中逐漸有著越來越廣泛應用。具體而言,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是指模擬水產品野外生存環境,使傳統人工養殖模式得以改變,從而促使水產品能夠更好地生長。在淡水養殖中利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可對養殖業實現科學管理,降低水產疾病發生率,從而培育出無公害自然產品,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增加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可促使水產養殖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人們提供更優質水產品[1]。
2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
2.1科學合理選擇養殖環境。在淡水養殖過程中,水產品生長環境對水產品經濟效益會產生直接影響,因而合理選擇養殖環境也就十分必要。在當前淡水養殖中,通常都是選擇池塘當作養殖環境,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過程中,養殖人員應對水產品養殖環境加強重視,不要選擇存在嚴重污染的區域當作養殖環境,且應當對水產品保鮮加強重視,因而對于養殖地理環境,盡量選擇交通比較便利的一些區域。另外,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應當模擬自然環境,種植水草,從而實現綠色養殖效果,應當注意的一點是,在水草種植中應避免出現大面積種植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在大面積種植水草情況下,往往會導致池塘內含氧量降低,從而對水產品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在水產養殖環境中,應保證其內部益生菌種類及數量,從而確保水產品生長過程中對于水生浮游物需求能夠得到滿足,為使這一目的得以較好實現,在必要情況下可適當應用現代生物技術。2.2合理選擇水產養殖種類及菌種。在應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進行淡水養殖過程中,合理選擇養殖種類及菌種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在選擇養殖種類時,首先應對其原生環境與模擬生態環境實行對比,判斷其是否相似,這一點在綠色生態養殖實現方面屬于基礎內容,在此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生態養殖效益,促使水產品能夠健康快速生長。在選擇品種時,應注意優先選擇具有較強抗病能力且易存活的相關品種,從而減少管理成本,降低養殖成本。除需要對養殖種類進行合理選擇外,還應當合理選擇菌種。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可選擇自然界天然水域中相關菌種,這一點在生態環境模擬方面屬于必要條件,但應注意合理控制菌種數量,若菌種數量過多反而會導致有副作用產生。另外,也可依據養殖水產品特性,適當投放相關種菌,從而促使有益菌實現較好生長,這些菌類對水產品較好生長具有良好促進作用。此外,在購買種菌時,應選擇正規途徑來源相關種菌,并且保證種菌在經過試驗之后能夠得到理想的效果,從而為水產品生長提供數量充足有益菌。2.3合理調節水質及應用飼料。在利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實施淡水養殖過程中,有效調節水質可使水產品養殖數量及養殖質量得到一定程度保證,因而在實際養殖中應注重水質調節。在水質調節過程中,應盡可能運用生物工程有關技術,從而使水質調節有效性得到較好保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將適量活性酵母及沸石粉等生物制劑投入水體中,從而使水質得以凈化,同時可培植有機物,從而使水質綜合治理得以較好實現,還能夠有效控制水體內細菌規模。從而在淡水養殖中營造良好綠色生態環境。此外,在淡水養殖中,飼料也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對養殖質量及養殖規模均會產生一定影響,因而合理選擇飼料也就具有重要作用及意義。在所選擇的飼料中,應當保證不會有抗生素或者激素出現,從而使綠色生態養殖能夠真正得以實現。另外,為使水產品最終品質得到較好保障,也可將一些腐植酸及甜菜堿投入,從而提升水產品肉質,確保水產品養殖得到理想效果。2.4科學合理防治水產品疾病。在淡水養殖中,水產品疾病的發生對養殖效益及養殖產量會產生嚴重影響,這也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因而科學合理防治水產品疾病也就十分必要。在當前水產品疾病防治方面,比較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兩種,1)選擇水產品與植物共生方法。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在養殖環境中通常情況下均為植物及養殖水產品共同生產,并且大多數水生植物在水產品抵抗病害方面均能夠起到積極作用。水產品病害的發生主要就由于糞便中有很多致病因子存在,導致水產品發病率增加,而植物能夠對這些致病因子充分吸收,不但能夠通過光合作用使水環境氧氣含量增加,并且可使水產品抗病能力大大增加。2)選擇混養法預防疾病。在淡水養殖過程中,選擇混養模式可使疾病發生率降低,這主要是因為選擇混養模式可使養殖水體中生物多樣化增加,從而可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這對于養殖水產品發生率降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義,同時選擇混養模式可使養殖水產品數量增加,對養殖效益的提升十分有利,同時這也符合綠色生態養殖要求及特點[2-3]。
3結語
在當前淡水養殖過程中,傳統人工養殖模式及養殖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會對養殖效益的提升及養殖行業發展產生阻礙。因此,在現代淡水養殖中應當結合綠色環保理念應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從而使淡水養殖效益得以提升,為促進水產養殖行業得以更好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提供更好保障。
參考文獻:
[1]紀元.探究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7(21):75.
[2]葛彩霞.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J].漁業致富指南,2016(23):35-36.
[3]彭棟.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方法分析[J].農技服務,2016,33(14):139.
作者:錢光蕓 單位:蕪湖市三山區高安街道辦事處
- 上一篇:水產養殖污染排放量調查評估
- 下一篇:淺談森林采伐木材生產成本核算管理